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啟發式聲樂教學應用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啟發式教學的作用
(一)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習聲樂之前對其擁有一定的興趣才能較好的學習知識,所以學生先需要對聲樂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進行聲樂學習時才能有效的接受所學知識。聲樂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師生之間合理的互動不但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聲樂基礎知識,學生對此產生學習聲樂興趣的同時,學生也可以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二)有助于更容易接受聲樂內容
聲樂所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生動形象的將聲樂知識表達出來,并不能使得學生對于聲樂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準確的掌握。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在聲樂教學里,教師以生動抽象的聲樂語言傳授給學生,把抽象的音樂語言轉變具體化,難理解的內容轉變生動的語言,就可以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的重點難點,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將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啟發式教學注重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恰當的引導學生獨立性思考、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等。這樣既使得學生加強了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性創新思維模式,還讓學生領悟出創新的思考方式。這樣對于學生的聲樂發展及專業技能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益處。
二、啟發式教學在聲樂教學中的專業技能
(一)情境式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生動形象的講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適當引入情境式教學方式,學生在更容易接受聲樂知識的同時,還調動了課堂活躍的氛圍,使得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學習聲樂。無論教師針對聲樂內容進行哪種方面的描述,都可以運用啟發式教學將其內容以最具體的聲樂語言表述出來。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以此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自覺的融入教學主題。教師需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真情實感,描述教學內容或啟發學生時加入自身真實的情感,這樣就會使學生與課堂融為一體。
(二)演示式啟發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利用學校有效教學資源,可以幫助教學的媒體設備,制作相關教學內容課件,以感官的角度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個淺入的了解,教師再借助教學語言針對性進行內容描述,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個最終的理性認識。例如,教師在介紹民族音樂時,應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民族音樂相關的視頻和圖片,然后在講述民族音樂的一些特性,最后介紹不同民族的風俗文化。
三、啟發式教學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氣息訓練
實踐證明,氣息在聲樂訓練中占重要地位。歌唱時不僅需要以呼吸作為支撐點,還要適當調節氣息勻稱,將學生帶入聲樂教學內容情境之中。比如教唱贊美祖國大好河山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想象切實置身壯美河山的感受。切身實地設置在森林、高山時,就會調動想要歌唱的情緒,深呼吸使之貫徹肺腑。想象在這種情形下調整好氣息,學生也容易理解調整氣息的重要性和作用、要領。課堂教學上深呼吸的氣息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聞到花香的感受。在唱歌時,除了鼻子正常呼吸外,還可以用嘴吸氣。這樣就產生疑問:氣息該如何調節?例如,教師可以描述,回家不經意間發現桌上擺放著一束鮮花,這時表情和氣息該是什么樣呢?通常情況下,不經意的會把鼻子深吸氣與嘴深吸氣兩種動作結合起來。這也是在唱歌中經常用的氣息調節法。氣息調節訓練,抽象地講理論、技巧,學生會很難理解,通過啟發式引導進行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音質訓練
音質訓練是聲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發聲技巧的途徑。練習發聲的歌曲多數是單調的旋律,缺少美感,所以使得學生只能不斷反復地做練習,對連音和跳音都不能較好的應用。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在練習發聲時相對引入啟發性內容,讓學生更快的掌握練習技巧。以下用發聲訓練為例進行相關描述。發聲是聲音訓練中重要的一個因素,該怎樣訓練發聲的連貫性?實踐教學中,教師采用“放風箏”啟發式訓練學生。聲音的連貫性需要唱歌時清晰自然的音符過渡。就如同“放風箏”一定要有力道,既要掌控風箏不被吹走,又要慢慢放線。放線的速度要適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歌唱時的氣息逐漸流放出氣息,把握好氣息發出的要領,歌唱表現出流暢、自然音符過渡,這樣就能保持住聲音的連貫性。
(三)字詞清晰度訓練
聲樂練習過程中,對于字、詞的發音都有嚴格的要求,每首歌曲的演唱都是由發聲和語言思想的組合參融個人情感。演唱家在演唱時,不僅對字詞發音要求很嚴格,而且對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投入大量的精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演唱過程中要達到逐字行腔的效果,將發聲的音質靠前發出,咬字詞的重點向前移至軟口蓋和硬口蓋的交壤處,咬字練聲時抬起面頰肌、嘴角和上牙部位,要咬字準確有力。在處理字聲關系,也是有技巧的。如果學生可以掌握這些聲音練習的技巧,那么在演唱時咬字的韻味也會提升。
(四)情感表述訓練
演唱歌曲時要向聽眾展現歌曲中存在的內心思想和情感。通常情況是學生的閱歷尚淺,知識面也缺乏,所以對曲詞表達的情感難以深刻理解。實踐證明,啟發式教學對這一問題可以有效的解決。例如教師在教唱《我愛你,中國》時,先給學生講述作品的創作背景,愛國人士不畏艱難,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沖破困難險阻,最終回到祖國的懷抱。學生在了解相關創作背景之后,在演唱時將個人情感融入到歌曲中,可以更好的展現出歌曲中抒發的愛國情懷。在歌曲前奏部分,簡短的幾句曲中旋律卻延伸得很長,可以想象到上百只百靈鳥不遠萬里,跨越千山萬里回到祖國的懷抱。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象,化作一只百靈鳥,懷揣夢想回到祖國,那么演唱時也能將歌曲中情感展現在聽者面前。啟發式聲樂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聲樂的學習興趣,還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促進了學生聲樂理論基礎和歌唱能力的提升。高等院校還要在聲樂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啟發式教學法范圍性推廣,運用最有效、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聲樂積極的興趣,讓更多的院校都能普及使用,了解啟發式教學帶來的實效作用,從而滿足學生學習聲樂的需求,促進學生聲樂技能上的發展。
作者:王麗春 單位: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