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歌唱的影響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作為一名演唱者,需要具備各種能力,包括把握歌曲的能力,以及更深層次的探究和感知能力。除了這些能力以外,心理素質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整個演唱過程的表現。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激發演唱者的歌唱潛能,使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發揮最佳。因此,研究心理活動對歌唱的影響,找出出現心理障礙的原因,以及找到應對策略,是歌唱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心理;素質;聲樂演唱
一、演唱中的心理素質
(一)意志力。一個人努力克服困難達到某種目的和效果并最終實現目標的信念叫做意志力。在聲樂教學和歌唱中,有必要運用意志力。眾所周知,在正式演唱之前,需要進行聲樂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克服外界的誘惑,專注于練習。意志力是心理素質的一部分,以人類心理活動為指導,最終受到心理活動的影響。意志體現的是內部心理素質的轉變,它調節和規范演唱者的行為。從外在因素的角度來看,意志與唱歌無關,但兩者之間實則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二)演唱者自身感覺。所謂的感覺是一種心理層面的東西,演唱者在歌唱過程中需要有一種感覺。在聲樂訓練中,除了需要教師指導必要的專業知識外,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演唱者要找到歌唱的感覺。在通常的練習中,無論演唱的歌曲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是緩和的還是激進的,演唱者都必須找到感覺并理解歌曲的整體含義,所以要正確地將自身感覺與整首歌的情緒融合在一起,這樣唱歌時就不會有混亂感。演唱者的感覺非常重要,可以影響歌唱是否成功以及效果是否最佳。因此,在通常的練習中,演唱者必須清楚地把握自己的感覺。
(三)演唱者情緒。情緒包含身體的評估和經驗,是一種基于個體行為的心理反應,包括喜悅、憤怒、悲傷和幸福等心理感受。每個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特殊之處,面臨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心理表現,比如同樣的一杯水,有些人覺得還很多,就會感到開心滿足,有些人覺得只剩一點了,就會感到悲傷惱火,他們的情緒和心態是不同的,個人感受也是不同的。演唱者的情緒會對演唱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一位演唱者每天都處于不開心的狀態,那么他的演唱效果就不會好,壞的情緒會影響演唱者的發揮,同樣,好的情緒也會提升演唱效果。
(四)演唱者個性。心理學視野中的個性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外向者更喜歡發現世界、了解世界,以及接觸未知的世界。他們的個性會影響歌唱的效果,他們通常能夠更好地感知世界,這對歌唱非常有利。而內向的人不會那么愿意打開心扉去接觸世界,這對歌唱也是有弊的。藝術是無國界的,演唱者必須與外界藝術接觸、融合。有思想的人在演唱時也更加會讓思想與歌曲融合,因此演唱者的個性在演唱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影響演唱心理素質的幾個主要因素
(一)歌唱的動機。動機是人們開展活動的內在動力。人的活動都是由某些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便激起了演唱者的學習欲望。學習欲望是鼓勵演唱者開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如果喜歡唱歌,那演唱者就會有很強的唱歌意愿。演唱者是被迫唱歌的還是主動唱歌的,唱的是他們喜歡的歌曲還是不喜歡的歌曲,這些都將影響演唱者的歌唱樂趣和歌唱情感,也會因此影響演唱的質量。
(二)歌唱的能力。個體成功完成某項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因素便是能力。能力也是一種心理特征,這種心理特征總是與某些活動的完成有關。例如,作曲家的音樂感受能力、演唱者的歌曲演唱能力、畫家的視覺記憶能力等都是成功完成他們參與的相關活動所需的最基本的能力。缺乏這些能力會影響這些活動的效率,這些能力有助于完成某些活動。歌唱的能力是演唱者精神能量的總和,并且使其能夠勝任音樂活動。精神能量是個人完成音樂活動的基礎和保證。它反映了音樂人的心理潛能,包括遺傳、環境方面的,及其他個人方面的,如知覺、記憶、想象、情感和興趣。心理感受是精神上的功能,它將精神能量轉化為實際操作的能力,直接影響音樂活動的過程。音樂的核心是心靈的表達,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三)表現的欲望。部分演唱者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想主動在觀眾面前唱歌,就是一種表現欲望。有些人興奮地站在舞臺上,想要唱歌,他們表現得非常熱情。例如,演唱者邊唱邊舞,熱情似火,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反思。
(四)對演出現場的反應。觀眾的感受和觀眾的行為對演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觀眾群體有許多類別,例如有中國觀眾和外國觀眾,有自己的領導、朋友或親戚等。如果觀眾群體是演唱者愿意為其演唱并希望滿足其需求的對象,那演唱者就會有強烈的歌唱欲望。場景:露天或禮堂,著名的城市或奇怪的出生地,音樂及燈光,觀眾的聲音、動作等,都會對演唱者的心理產生影響。因此,演唱者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表現的場景。合作:演唱者與樂隊、舞者,以及燈光、音響等的合作,都會對演唱者的心理產生影響,并會影響演唱的表現。
三、如何培養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質
(一)提高演唱技巧。在歌唱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很重要,應該從簡單到復雜逐漸深入,不斷熟悉基礎知識和歌唱技巧。要真正展現出演唱的水平,首先,演唱技巧必須嫻熟。在選擇作品時,應盡量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作品。
(二)增強演唱信心。在演唱時,應該把演唱視為學習新東西的機會。這不僅可以提高演唱技巧,還可以增強演唱信心。在歌唱中,我們必須擁有正確的歌唱態度,消除自卑感,擺脫痛苦、失落的思想負擔。拋開任何消極負面的思想,然后沉浸在歌唱中,進入音樂,進入角色,從而完成作品的演繹。在進行聲樂訓練或唱歌之前,必須深呼吸。當面對觀眾時,必須放松和微笑。即使歌唱中有一些小錯誤,也要盡可能地在不影響作品完整性的情況下,讓觀眾聽完歌曲,讓觀眾產生共鳴,通過歌曲觸動觀眾,讓觀眾進入音樂世界中,充滿喜悅和快樂。
(三)增加演唱實踐。要想提升實踐能力,就要從平常的歌唱活動出發,經常參加不同的舞臺表演等活動,進一步鍛煉歌唱的勇氣和信念,增強歌唱體驗。在歌唱實踐中,面對外在事物和環境的影響,以及悲傷、恐懼、失落等心理上的壓力,我們需要堅強。通過自我控制消除煩惱,使自己能夠安靜而穩定地演唱,并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從而增強實踐能力。
(四)聲樂教學中情緒和情感的調控方法。在聲樂教學中,心理活動有重要作用,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調整心理活動的方法,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克服緊張心理,提高學習效率。1.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圍繞一個“情”字,以自身情緒牽動和激發學生的情緒。正所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教師的神態、語言、動作等都會傳遞出情感信息。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課外發生什么事情,在課堂上都不能把消極的情緒帶給學生,以免影響學生正常的聲樂學習狀態。聲樂教師面帶笑容、親切自然、滿懷信心地出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會使學生心情舒暢、滿懷喜悅地學習和練習。教師還要發揮榜樣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從而強化聲樂教學的情感渲染作用,使教與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促進聲樂教學發展。2.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應從平時的練習做起。要有正確的思想方法,人們常說練習歌唱要用心,這便是指練習歌唱時要自信、愉快、坦然,不被技術方法所嚇退,要相信技術方法并不神秘,自己一定能學好,這樣就能消除緊張心理,做到心情坦然。要經得起困難與挫折,這樣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自然會建立起來。在平時練聲、唱歌時,要學會訴說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抒發內心的情懷,從而避免心理緊張,以聲情并茂地完成演唱。3.用美好的事物激發情緒聲樂作品具備很強的欣賞性,美的事物總能激發人們的情緒。教師通過范唱,帶領同學們進行音樂欣賞,把一些美好的東西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調動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目的地組織學生上小組課,尤其是針對那些不善于表現自己的學生,要讓他們在同學面前演唱,互相聽、互相指出問題、互相鼓勵,給同學們提供一個能經常在眾人面前公開演唱的機會,使他們的意志得到鍛煉,消除雜念。當然,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不是通過某一項活動就能夠實現的,需要在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加以努力。總之,心理素質在聲樂訓練和演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演唱成功的重要保證,而嫻熟的演唱技巧是演唱者增強心理素質和歌唱信心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多種因素組合在一起,才能靈活應對各種情況,才能使演唱獲得圓滿的成功。良好的心理準備有助于歌唱的順利進行。充分的準備,包括全面了解歌曲的含義、捕捉歌曲的情緒。在唱歌過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問題,我們需要及時回應并確保演唱順利進行。因此,優秀的演唱者應具備各種品質,在專業方面要有堅實的基礎,在心理素質方面要能夠經得起考驗,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實踐鍛煉。在人聲表現方面,歌曲的完美呈現取決于嫻熟的歌唱技巧和良好的聲音條件。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消除緊張感,保持平和心態,是樹立自信心和完美完成演唱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杜青芬.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李可燕.詮釋歌唱藝術的二度創作[J].黃河之聲,2013,(1).
[3]劉麗娟.聲樂演唱教學中的協同理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4]汪琪.基于生理實驗測量的大學生應急能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
作者:王曉霞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