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考體育加試足球繞桿訓練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以中考體育加試足球項目的訓練方法為研究對象,采用配對實驗法,通過樣本差異性檢驗,得出用腳弓運球技術結合桿間節奏的訓練方法比傳統足球訓練方法效果好,并對其原因進行剖析。針對中學生的特點,提出簡單實用的專項訓練方法。
關鍵詞:足球繞桿;訓練
一、現狀分析
初中體育加試在我國各省、市已經被推廣,已經受到學校和家長重視。各省在加試時基本采用加試3項內容:耐力跑為必測項,自選2項。在選測項目的設置上這幾年也呈現多樣化,目前已有8項之多,如籃球、足球、排球、1分鐘仰臥起坐、實心球等。北京、安徽從2016年開始已經將足球繞桿納入了中考體育選考范圍。因體育加試執行時間不長,在各項目的科學訓練方面,目前國內專家學者們探討還較少。初中學生學習任務較重,課余鍛煉時間少;現代孩子生活條件優越,動手能力差、惰性強、吃苦耐勞精神品質欠缺;存在身體素質差、肥胖的學生多等現象。故中學生不可能也不愿意花費過多的時間去鍛煉,想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各體育項目的成績,教授簡單而實用的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許多中、小學體育課程不被重視,各校體育條件、設施差異較大,體育教師配備缺乏等現象,直接影響到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尤其在偏遠的農村學校體育設施和專職體育教師缺乏的情況,科學的項目訓練方法尤為重要。
二、中考足球繞桿測試的條件及要求
足球繞桿測試場地應在堅實、平整場地上進行,測試用球規格為5號足球。測試方法目前有兩種:1.測試距離長30米,設5根標志桿,各桿間距5米。2.測試區域長20米,設8根標志桿,起點至第一桿距離為4米,各桿間距2米。標志桿高均在1.2米以上, 每人測試兩次,取較好一次成績。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測試過程中出現以下現象均屬犯規行為,取消當次成績:出發時搶跑、漏繞標志桿、碰倒標志桿、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線等。
三、足球繞桿訓練方法分析
(一)足球測試項目特點的分析
足球繞桿項目主要測試學生的速度和控球能力。故在項目考核時,需要在低重心S型路線跑動中較好地控制球速和方向,才能獲得好成績。20米8個障礙測試,要求在跑動中觸碰球用力的大小、方向及桿間節奏的把控能力要求較高。30米5個障礙則對人跑動的速度要求較高,對足球運球的技巧相對弱些。
(二)足球測試項目訓練方法的剖析
由于中學生學習任務重、身體素質差異較大,讓學生掌握簡單有效的項目訓練方法尤為重要。筆者在中考項目教學和培訓中經過多年的總結,發現該項目訓練時只要方法對了,相對其它項目比較還是容易掌握,只需要5~8次課訓練就可以拿到高分。現提出一套簡單易學的訓練方法,供廣大師生參考。
1.20米8個障礙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①低重心,采用純腳弓左右磕、擋球的方式運球。②桿間節奏感強,且人比球速更快(人在球兩邊向內踢,球在桿間繞,球速始終在人的控制中)。③足球盡量貼著障礙桿運行。④球運行至障礙桿時就為變向的時機。⑤全程速度分配:最后沖刺最快,起點的速度次之,桿間相對最慢。⑥起點很重要,需多加練習,養成人球一起快速啟動的習慣。優點分析:純腳弓運球觸碰球時接觸面較大,對球速和方向的把控較好,失誤較少,且技術簡單易學;桿間3步跑節奏,步數固定,步幅的大小在桿間2米的空間內相對男女生都比較合適。球盡量貼桿、到桿就變可以很大幅度減少跑動的距離。訓練內容安排:首先左右腳弓來回控球練習(1課時);3步節奏練習,強調人比球速更快,球在中間繞(1~2課時),人在兩邊跑;繞桿練習(2~3課時);起點專門練習(2課時);全程練習(2~4課時)。
2.30米5個障礙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與上不同之處:后者主要是對速度要求更快,因為只要繞3個障礙就可,桿間節奏感要求較弱。訓練時采用單腳控球、運球,人去追著球跑動;桿間球盡量貼著桿運行,球運行至障礙桿時就要變向,全程速度分配與前者一樣。訓練時多加強低重心快速啟動、變向能力的訓練,球技以練習左右腳弓和外腳背運球為主。
參考文獻:
[1]楊雯婧.體育中考現狀與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01期
[2]李曉晨.中考體育考試項目的建議[J],2010年9期
[3]劉洪亮.提高初中生耐久跑成績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24期
作者:王賀文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