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跨文化商務英語口譯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語言翻譯中最有難度的問題就是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口譯人員不僅僅需要將本國文化用另外一種語言進行簡單的詮釋,更重要的是不能出現口譯的錯誤從而引發不必要的誤會??谧g和筆譯人員是商務英語的主要人員,筆譯人員在進行詞匯、意境的翻譯時有時間進行思考和解釋,然而口譯人員受到場合以及時間的限制,就要求口譯者不僅要有扎實的英語知識,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這也是當前商務英語口譯中的難點問題。
一、跨文化含義
跨文化的含義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定義區分,從學理的角度上來看,在不同國度的人員交流中,交流的人員對彼此的文化和語言進行了解和學習;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跨文化實際是對各國文化的認同和接納,它具有和本國文化不同的特征,交流人員對這些文化進行學習,跨越了同種語言的交流方式。因此,從以上兩個定義來看,跨文化也成為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
語用失誤也可以稱之為語用違例(pragmaticviolation),這一說法是英國學者所提出的,在早期文化交流當中,各國人員不了解他國的文化,造成經濟、社會交流阻礙,各國人員就像身在牢籠中,不習慣與外國人交流。語用失誤分成pragmalinguisticfailure(語言)andsociopragmaticfailure(社會語用)這兩種不同的形式。
三、跨文化中商務英語口譯口誤的原因
(一)跨文化的背景差異、英漢翻譯相互對應
漢語語言和英語語言具有本質上的區別,一些口譯人員將文化差異劃為等同,直接翻譯。就以中西方打招呼為例,在正常情況下,中國人傳統的打招呼方式是很有禮貌的,當兩國企業代表人員初次見面,自我介紹時,中國人往往拿出打印好的名片,說一些“請互相關照”、“如有不周,請見諒”等話語。在商務口譯人員進行翻譯時,翻譯成如:“Pleasetakecareofeachother”、“Ifyouhavebad,pleaseforgiveme”,這樣的翻譯雖直接表達出了其中的含義,但是外國的人員就會感覺十分怪異,為何第一次見面就要互相關照。為此,要避免這種尷尬,口譯人員可直接遵照外國人的方式翻譯成“Nicetomeetyou”,簡單易懂。另外,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就是,像一些模糊的詞匯比如sometime、maybe等詞語應較少使用,中國人的含蓄內斂相對于外國人的坦白、率真并不合適。
(二)口譯人員對各國的禮貌用語了解不足
我國一貫招待客人的方式是較為謙虛,即使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宴也會說是家常便飯,但在坦白直率的外國人眼中,這樣的謙虛會使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外國人招待客人時,往往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口譯人員要極為重視這一點。另外,當對中國人致謝時,往往習慣說“不足掛齒”,但如果直接口譯出來表達的則是“childrensplay”,外國客人就會理解為“小孩子也可以辦到的事情”。所以,在進行口譯的過程中就要用外國人也能理解的語言進行詮釋。
(三)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區別
中國人在進行商務會談時,更為注重他人的感受和人際關系,而外國人更為注重的則是辦事能力,一般情況下,當我方接待外國客人時,首先會帶其四處參觀,介紹當地最為特色的美食和風景,再切入正題,進行商務交際,以此增進雙方的感情。但是外國客人就直接進行商務會談,將我國的客人安排到會談地點,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雙方的商務口譯人員掌握時機,將各國的文化差異相互融合,而不是直接使用本國的形式進行交談。
(四)語用習慣上的不同
每個國家的歷史社會發展期限不同,都有著屬于自己國家的發展特色,在發展期間,國家所發生的故事、背景都有所不同,我們國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諺語、成語層出不窮,如果口譯人員沒有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含義則會導致交流的誤會發生,從而影響雙方的會談,另外,在外國英語詞匯中,有時一種名詞有兩個不同的意思。所以,口譯人員要掌握各國的語言文化,了解外國詞匯中一個單詞的不同表達意思,最大程度避免口譯失誤。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以跨文化角度為領域下的商務英語口譯失誤解決的方法為:①口譯人員重點掌握各國人打招呼的方式和習慣,務必保證雙方的會談能在和諧的氛圍下進行。②商務口譯人員要不斷地學習和鞏固英語知識,并且對我國的歷史文化進行學習。③口譯人員要掌握好翻譯的形式和方法,不能逐字逐句直接翻譯,少使用外國客人不喜歡的詞匯。商務英語口譯具有靈活性,因此,口譯人員要在尊重我國文化基礎上,掌握好以上幾個要點,真正地促進文化交流。
作者:儲小慧 單位: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