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茶文化下應用技術型“三生教育”現狀,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在開展“三生教育”過程中將茶文化元素滲透其中成為教育素材,使學生在學習生命、生活以及生存知識的同時接受茶文化的洗禮,這不僅能夠深化“三生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還有利于在應用技術型大學生群體中傳承和發展中國茶文化。為了提高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擬從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結合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現狀,來探究了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提升路徑。
關鍵詞:茶文化;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現狀;提升路徑
1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生命誠可貴”,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作為應用技術型大學生,他們不僅要在有限的生命力努力學習、不懈奮斗,同時還要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應用技術型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之一,不僅承擔著教書的重任,更承載著育人的夢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共同組成了“三生教育”。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有更多的中學生有了步入大學進行深造的機會,這一方面對提高國民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但與此同時也增加了應用技術型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與中學階段不同,大學生活更自由、更開放,在這里往往沒有老師的鞭策,也沒有家長的督促,所以這在給大學生創造充分自由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有關大學生自殺的事件時有報道,這就意味著當前應用技術型大學的人才培養重點已經發生轉變,讓單一的智育逐漸向“三生教育”等德育方向轉變,從而保障青年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通過“生命教育”,有助于學生可以更深入地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從而讓他們不僅要學會愛自己,同時還要學會愛家人、愛身邊的人:通過“生活教育”,學生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生活,并在了解更多生活常識的同時掌握生活技能,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他們才能樹立更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通過“生存教育”,學生可以學習生存知識,從而保護珍惜生態環境,關心社會和自然,強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我國正處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階段,而應用技術型大學作為高等院校的典型代表,其更要在原有的教育教學基礎上開展“三生”教育,把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當成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和重心,這樣才能更好地表現出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教育優勢。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發展茶文化,并將茶飲品推向全世界。而應用技術型大學在開展“三生教育”過程中可以有選擇性地將茶文化當成是教育的素材,使學生在學習生命、生活以及生存知識的同時接受茶文化的洗禮。這不僅能夠深化“三生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還有利于在應用技術型大學生群體中傳承和發展中國茶文化。
2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智育”已經不能滿足應用技術型大學生未來發展需要,“智育+德育”的雙重教育才是建設“一流高校”、“一流學科”的必然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很多應用技術型大學開展了各種各樣的“三生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知識的同時不僅感受到了“生命誠可貴”的真諦,也有了更明確的生活目標,并學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生存知識。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只有通過“三生教育”,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他們才能在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從而為迎接更多艱難的挑戰做好準備。然而,由于我國應用技術型大學開展“三生教育”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很多工作仍然不盡人意,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三生教育”作用的發揮。
2.1“三生教育”流于形式
“三生教育”是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德育”的重要體現。我們知道,當前應用技術型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時代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真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對和思考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三生教育”的開展與實施,對于引導和樹立大學生的人生觀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不僅很多應用技術型大學沒有認識到開展“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部分教師甚至是大學生自己都沒有認識到“三生教育”的價值和作用,導致“三生教育”逐漸流于形式,根本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能。更有一部分應用技術型大學,其喜歡高喊口號,但是卻根本沒有將足夠的人力和物力應用到“三生教育”工作中。“三生教育”流于形式不僅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產生很多不利影響,而且還影響到了學校自身未來發展前景。
2.2缺乏專業的指導教師
與專業文化課程不同,“三生教育”更傾向于一種課外教育,所以在師資方面捉襟見肘。雖然有些應用技術型大學會要求班主任、輔導員等教職員工負責學生的“三生教育”工作,但很明顯絕大多數的班主任以及輔導員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培養培訓,所以很可能并不能勝任該教育活動。沒有專業的指導教師,學生很難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有些輔導員和班主任為了完成學校安排的“三生教育”任務,就會從網上隨意下載一些資料并在課上播放給學生看。但坦白來講,輔導員、班主任等人對這些網上的資源了解的并不深入、全面,所以根本不能對學生有效指導。事實上,“三生教育”并不需要像專業課程教育那樣要有一套專門的授課方式,所以其教學方式應該更靈活、更開放。比如,輔導員以及班主任可以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與班、團、隊活動和專題講座、小組學習、個人自學等結合的有效形式,這樣更有利于實現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校園生活與家庭生活目標的達成。但很明顯,由于這些教師并不具備這樣的教育素養,所以未能達到“三生教育”的要求。
2.3未能將茶文化融入其中
茶文化是中國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茶文化不僅是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在國際上影響力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增強國民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應用技術型大學生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繁重的學業壓力已經讓很多青年大學生逐漸產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所以這就意味著加強對學生的“三生教育”刻不容緩。傳統的“三生教育”內容比較枯燥無味,而且教育形式也比較單一,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生教育”缺乏趣味性讓很多學生養成了不文明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打游戲、睡覺等等。中國茶文化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不乏一些比較有趣味和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茶文化融入到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工作中不但有利于提高“三生教育”有效性和趣味性,同時有利于青年大學生繼承和發展中國茶文化。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應用技術型大學在開展“三生教育”工作時并沒有將茶文化融入其中,僅僅是沒有目的、沒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無關緊要的基礎內容介紹給學生,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三生教育”是對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教育,所以“填鴨式”教育根本就不能達到“三生教育”的最終效果,甚至還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身心帶來負面影響。
3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提升路徑
在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加強對大學生的“三生教育”不但有利于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且還有利于和諧校園風氣的形成。懂得生活的人才會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的生命才更有價值。“三生教育”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生活的美好,從而讓他們燃起新的希望。與給學生灌“心靈雞湯”不同,“三生教育”是實實在在地為學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能夠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一個的權利,而只有當大學生對美好生活有一種向往,他們才會立足于當下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從這里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對應用技術型大學生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為了提高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有效性,學校必須要從自身做起,加強“三生教育”改革。
3.1嚴格落實“三生教育”標準
雖然我國應用技術型大學開展“三生教育”的時間并不長,但已經取得的成效卻極大地增加了學校進一步加強“三生教育”改革的信心。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他們都應該認識到嚴格落實“三生教育”標準的重要性,不僅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要全心全意為學生著想,把“三生教育”提高到應有的高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做出努力。首先,學校要加強對教師落實“三生教育”情況的考察,并指定考察項目,從細節入手確保每個教師,尤其是輔導員和班主任能利用便利條件為學生開展“三生教育”;其次,教師之間也要相互學習,并深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那些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伸出援助之手,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拉進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感恩的心理;最后,學校應該將“三生教育”納入績效考核環節,督促每個教師都承擔起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
3.2加強對輔導員、班主任的培養培訓
與其他任課教師相比,由于輔導員與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頻繁,所以學生往往更信任他們,并愿意跟他們進行交流。但由于輔導員以及班主任缺乏相關方面的知識儲備和教育經驗,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并加強對輔導員以及班主任的培養培訓,使他們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當然,除此以外輔導員和班主任也應該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但培養培訓環節。為了更好地發揮出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輔導員和班主任應該利用微信等聊天工具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并定期給家長匯報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家長發揮出自己的作用,通過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共同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3.3將茶文化應用到“三生教育”中
將茶文化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三生教育”工作中是應用技術型大學“德育”的一種發展趨勢,同時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方式。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將茶文化應用到“三生教育”工作中是教師打破傳統“三生教育”模式的大膽嘗試,遵循將理論聯系實際為根本,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基礎的教育原則,所以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比更具有實效性和有效性。“三生教育”講究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知行統一,德育的效果才能最大程度上地表現出來。教師在選擇茶文化時要具有目標性,不能盲目選擇否則必然會使茶文化的應用效果不盡人意。
綜上所述,從當前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現狀來看,由于我國應用技術型大學開展“三生教育”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很多工作仍然不盡人意,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三生教育”作用的發揮。為了提高茶文化背景下應用技術型大學“三生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必須要針對其存在的問題,加強“三生教育”改革。
作者:袁巖 陳薇薇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