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學專業學生人文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問卷設計與錄入
問卷采用自編的醫學專業學生(以下簡稱醫學生)人文素質調查問卷,分別考量了醫學生的人文素養、醫學生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以及醫學生對人文教育的滿意度情況.在調查問卷設計、預調查與現場調查,資料整理與錄入環節認真進行質量控制,確保數據準確、真實有效.問卷調查結果數據用SPSSl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2調查結果
2.1醫學生對高校人文教育的態度
(1)對人文素質重要性的認識.調查顯示,對人文素質的重要性,67.5%認為非常重要,29.9%的同學認為比較重要,認為毫不重要的占1.1%,無所謂的占1.5%.(2)對選修人文課程目的:有74.1%的同學選擇是為了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多維知識;68.2%的同學選擇了養成健全高品位人格;64.3%的同學選擇了追求人生真諦;60.9%的同學選擇了陶冶高尚情操;19.6%的同學選擇了僅僅為了修滿學分.(3)對學校人文教育情況的調查.對學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情況的調查顯示,滿意的占13.3%,比較滿意的占36.2%,一般的占44.2%,不滿意的占6.3%;對學校人文課程設置情況,滿意的占8.9%,比較滿意的占33.7%,一般的占49.9%,不滿意的占7.4%;對學校人文課程的教學方法,滿意的占10.3%,比較滿意的占32.8%,一般的占51.7%,不滿意的占8.7%.(4)制約醫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因素.在制約醫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最主要因素調查中,38.3%的學生認為是“社會主流導向,造成醫學生忽視自身人文素質的提升”;23.0%的學生認為“學校措施乏力,無法吸引大量同學參與其中”;27.7%的學生認為“課業負擔較重,影響了在人文素質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5.1%的學生認為是“家庭氛圍的影響,造成從小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也有6%的學生興趣不大,不喜歡在人文素養方面花費時間和精力.
2.2醫學生對自身人文知識的學習情況
(1)醫學生對自身人文知識滿意度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生對自身人文知識非常滿意的占9.1%,比較滿意的占33.7%,一般的占52.6%,不滿意的占4.6%.(2)醫學生獲取人文社科知識的主要途徑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醫學生獲取人文社科知識的主要途徑有閱讀人文書籍和刊物(42.2%)、電視和廣播(24.6%)、網絡(25.7%)和教師傳授(7.6%)等.其中,對醫學生人文書籍和刊物的閱讀情況調查結果顯示,能做到”經常閱讀人文書籍和書刊的”只有17.5%,“偶爾閱讀的”占到71.5%,“對人文書籍和書刊不感興趣的”占了7.4%“,覺得浪費時間”的同學占3.6%.
2.3醫學生價值觀的調查
對于問及學醫的目的時,選擇“做一名合格的醫生,治病救人”的占38.2%,選擇“醫生職業比較穩定”33.3%;選擇“醫生職業社會地位和收入比較高”的占11.3%;有15.9%的醫學生選擇了“學醫并非本人意愿”;選擇其他的占1.4%.對醫生收受紅包的態度,有9.3%的同學認為“醫生那么辛苦,收紅包也可以理解”;34.6%的同學認為“病人及其家屬送紅包一方面是出于感激,另一方面也是買個放心”;44.5%的同學認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所在,道德上不允許收紅包”;也有11.5%的同學認為醫院有明文規定不能收受紅包,醫生應該遵守規定.
3分析與討論
3.1醫學生能夠認識到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但現實中重視不夠
人文知識的積累是醫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基礎,人文實踐是醫學生將人文精神內化為自身的人文行為的具體體現.通過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同學能認識到醫學生人文素養非常重要,但從制約醫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影響因素和醫學生人文知識閱讀量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醫學生對人文知識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人文書籍的閱讀也比較欠缺,主動學習人文知識的時間不足.因此,醫學生想提升人文素養的愿望是強烈的,積極的.但是由于課程壓力和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投入到人文知識學習和實踐中的精力不夠,這也是導致醫學生人文素養欠缺的重要原因.
3.2醫學生對學校開展人文教育的滿意度不高
開展醫學生人文教育的主體是學校,學校的措施是否得力對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十分重要.調查顯示,有23.0%的學生認為學校措施乏力,無法吸引同學參與人文課程的學習和提升;在高等醫學院校開展人文教育的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醫學生的滿意度不高.在對醫學生職業道德影響因素的調查中發現,有69.4%的醫學生認為教師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但是“對學校教師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情況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出非常滿意的比例只占13.3%,比較滿意的占36.2%,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所占調查人數的比例仍不足50%,可見,教師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夠.
3.3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價值觀教育發生偏差
上述的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生對醫生的認識已經發生變化,醫學生的價值觀比較功利,容易受到金錢和物質的誘惑,醫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缺乏.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亟待加強.
4建議與對策
4.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認識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等醫學教育有其專業的特殊性,醫學生將來面對的是一個個特殊的群體,這就要求醫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當前,高等醫學院校對醫學生開展人文教育的重視不夠,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探索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是新時期醫學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高等醫學院校要充分認識到人文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認識到人文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作用,使全校師生員工,附屬教學醫院和實習基地的帶教老師,深刻領會人文素質教育對于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意義,從而把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平時教學、管理和臨床實踐之中.要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文課程體系,科學合理設置人文課程的比例,發揮專業教師在醫學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讓人文精神在醫學科學知識的傳授中和醫學的實踐中,體現出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4.2在專業教學中融入人文教學
專業課在醫學生的學習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發揮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平臺.要充分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絕不單純是人文社科教師的事情,醫學專業教師更應擔負起重要的責任.因此,專業教師要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學優勢,抓住課堂這個主渠道,運用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知識和人文情懷,闡述醫學的人道主義精神,用強烈的責任感、崇高的敬業精神,感染和教育學生,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4.3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西方發達國家積極推進醫學教學改革,教學中采取了以問題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病例為中心(case—basedlearning,CBL)及以任務為中心(task-basedlearning,TBL)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判斷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在國內,也有部分高校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并也取得了可喜成績.如中山大學醫學院在醫學人文教育過程中采用了理論教學-調查研究-撰寫總結相結合的三段式教學模式,把學生自學、專題講座、師生討論、社會調研等教學方法融入到醫學人文教育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部分高校,如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在探索開展“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學方式,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較國內和國外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出,在醫學人文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應該在講授的基礎上廣泛采用包括學術研討、課外閱讀、情景模擬等教學模式,并積極探索“基于案例的學習”以及“基于問題的學習”等先進的教學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人文素質教育的質量.
4.4多渠道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教師在學校的教學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教師人文素養的高低對于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至關重要.一名優秀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教師,必須兼備深厚的人文素養和豐富的醫學素養,從而實現在教學中將醫學和人文相互融合;一名優秀的醫學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醫學知識和豐富的醫學經驗,也要具備高尚的職業情操,從而把人文精神融入到專業課的教學之中.只有通過專業教師和人文社科教師的共同努力,人文教育才能取得實效.當然,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也需要一定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引培并舉“,充實學校人文師資隊伍:一是要結合學校的特點,建立人文教育培訓機構,分層次、分階段地對校內人文教育專職教師和醫學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國內外知名的人文教師,不斷提升學校的人文學科實力;三是要充分發揮各附屬醫院中醫德高尚、臨床經驗豐富醫師們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優勢,打造具有醫學特點的人文師資隊伍;四是要積極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激勵教師提升自身素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良好的校園人文教學氛圍.
4.5搭建醫學院人文學習的平臺,增強醫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高等醫學院校應該進一步加強人文平臺建設,積極打造人文知識學習的活動平臺和網絡平臺;通過開展人文書籍閱讀月等活動,引導醫學生投入到人文知識的學習中,積累自身的人文素質;通過建設網絡平臺等形式,為醫學生學習人文知識提供便利平臺.同時,要進一步加大人文閱讀和社會實踐活動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的權重,為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政策導向.
作者:于寧波 周亞夫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