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醫學人文教育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醫學人文素質是成為優秀臨床醫師不可或缺的成分。目前我國“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側重臨床應用而缺乏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不利于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和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F就醫學人文教育的現狀,提出存在的問題并探討需要改進的方向。
關鍵詞:醫學人文教育;“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教育的改革,自2010年以來,我國逐漸開展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對醫學人文教育的認識不足,教育缺失或弱化是普遍現象。醫療實踐作為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之一,時刻伴隨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并和政治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關系密不可分。醫學人文概念可以納入哲學范疇,醫學內在的人文性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醫學人文教育主要彰顯醫療實踐過程中醫學內在的人文性,挖掘人類從事醫療活動的精神追求和意志動力。醫學人文教育是對醫療實踐過程中醫學內在的人文性以及醫學對人類發展的意義和價值等根本問題的研討。醫學人文教育涉及醫患溝通、醫學倫理、醫學心理、醫學哲學、衛生法學、醫學史等方面,是培養優秀醫生職業精神的鑰匙。“雙軌合一”研究生臨床學習任務重,并面對科研、經濟、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當前醫療環境下,醫患矛盾日益嚴重,醫學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得“雙軌合一”研究生職業精神欠缺,畢業后在工作中面臨更大的困難,甚至難以進入工作崗位,使得醫學人文教育的加強迫在眉睫。
一、醫學人文教育現狀
1.醫學人文教育的缺失或弱化
研究生階段的課程設置偏重于臨床應用及科學研究教育,對于醫學人文教育尚未成體系,部分高校的醫學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甚至未接受過醫學人文教育。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的缺乏。醫學研究生人文課程的教師大都從本科生人文課程教師中選取,他們對臨床實際工作缺乏了解,教學內容易沿用本科生教學,使研究生課程體驗欠佳。與我國不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醫學人文教育不僅在課時數、課程設計原則、教育模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改進,而且重視醫學人文教育系統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國家不但重視在醫學生中人文教育的開展,還注重對高校教師、臨床醫師等從事醫療活動和醫學教育者醫學人文思想的灌輸,為醫學人文教育創造更好的環境,使其成為醫學生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內容與臨床工作實踐脫節
現今醫學研究生課程設置多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學生尚未接觸臨床工作,就已經接受了人文教育,其教學內容生硬,不利于人文素質的培養。在研究生進入臨床工作后,面對實際的醫患溝通、人文關懷、臨床思維等實際問題時,方才顯現出人文素養的不足。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醫學生人文教育過程中多注重讓學生作為社會一員參與進醫療活動,授課地點不拘泥于課堂和臨床,鼓勵學生走進社區,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服務活動,通過自身參與接觸多種患者,培養廣大醫學生對醫療活動中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分析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作為醫務工作者所需要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
二、西方醫學人文教育現狀
美國等西方醫科學校為提高醫學生人文素養,對醫學課程進行相關改革。將臨床醫學相關的倫理學和行為科學融合進入課程體系,形成涵蓋文史哲、藝術、法律、倫理、宗教等學科,醫學專科和醫學人文教育相交叉的綜合課程,注重醫學和人文科學相融合,開設了大量“臨終關懷”“醫患溝通的藝術”等醫學人文課程。在醫學生臨床實踐過程中注重以患者為中心,授課時增加了與患者醫療安全有關的教學內容,指導醫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決策和判斷,綜合課程既能體現醫學的人性屬性,又能體現醫學的社會性屬性。在臨床實踐過程中,融入醫學人文素養的培養,不單純教授臨床技能和疾病診治能力,更注重醫德品質培養和人格塑造。讓學生充分了解醫學和社會的關系,在培養學生的醫學人文素養方面,能夠快速提高醫學生溝通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使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能夠對醫學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人性思考,能夠設身處地的考慮患者的處境和困苦,從而加深對疾病本身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提高臨床能力。
三、醫學人文教育對“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的意義
1.醫學人文素養是培養醫學研究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者時統君等提出,醫學生與醫務工作者可以用應然和理想的標準考量自身的行為語言,對現實行為做出理性的人文評判,指導自我行為向人文要求的至善方向前進。“雙軌合一”研究生的培養,是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住院醫師。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臨床工作者,不僅需要扎實的臨床基本功,更要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人文關懷精神、醫患溝通技巧等。醫學人文教育涉及醫患溝通、醫學倫理、醫學心理、醫學哲學、衛生法學、醫學史等方面,貫穿醫學生及醫務工作者的整個職業生涯。
2.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
現今醫療形式向以患者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型不斷轉化,醫患關系愈發緊張,傷醫事件頻發。在這種形勢下,醫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培養優秀的醫德醫風,掌握醫患溝通技巧,才能更高效地為患者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研究表明,加強人文教育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滿意率,更有利于開展醫療工作,促進醫患關系更加和諧發展。
四、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的方法
1.增設醫學人文教育課程
在“雙軌合一”研究生的培養計劃中加入醫患溝通、醫學倫理、醫學心理、醫學哲學、衛生法學、醫學史等醫學人文課程作為必修課和選修課。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不僅要依托課堂,更要強化學生實習醫院在人文素質培養中的作用,在研究生科室輪轉、疾病診療、教學查房等臨床規范化培訓的過程中完成。學校講授課程,在醫院實踐工作中滲透,協同構建完整的醫學人文教育體系。積極尋求政策支持。盡管改變政策法規遠遠超出了醫學院校力所能及,且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但醫學教育工作者也應積極響應。例如可以嘗試增加臨床醫學人文表現在畢業綜合成績中的考核比例。
2.重視導師在研究生醫學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與專業研究生培養不同,“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的主要職責不僅包括對研究生的理論知識及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指導,還包括臨床帶教及培養受訓學員的臨床實踐能力。導師參與研究生的整個培養過程,在研究生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雖然導師不具備專業醫學人文教育的資格與能力,但在臨床實踐工作中可給予學生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學生醫學人文教育。通過將人文教育作為對導師考核的內容,激勵導師們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3.加強“慕課”(MOOC)在醫學人文教育中的應用
傳統的醫學人文教育依靠授課老師在課堂講授,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老舊,與臨床實踐脫節,限制學生思維,難以引起學生興趣,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簡稱“慕課”)迅速開展,醫學教育更加便捷、富有自主性及個性化。不同于醫學本科生,“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已開始接觸臨床實踐工作,對于醫生的定位及職業精神等產生了自己的見解。讓學生以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導向,自主進行“慕課”學習,有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的主體,提升教育質量。
4.建立人文素質的評價指標
在“雙軌合一”研究生的臨床實踐中,不僅要關心學生的理論及臨床操作能力,還要使用患者滿意度、誠信記錄、臨床考核等人文方面的因素對其進行綜合評價。
5.醫學人文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實施醫學人文教育時應注意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
6.醫學人文教育對學生的要求
醫學人文教育的成功實施,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從準備資料開始,就要結合提綱、病例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積極與其他同學交流溝通,大家同心協力得出最佳結論。針對學校與醫院對研究生管理存在一定脫節的現象,要優化學習考核評價體系。研究生出科的時候,應由每個帶教老師按照量化表對自己帶教的研究生進行評分考核。醫學是一門極其復雜的學科,其本質具有人性化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醫學正朝著整合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加兼顧醫學的科學性和人文性,掌握醫學的發展規律,才能更好地促進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隨著患者對維護自身權益意識的不斷增強和就醫體驗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們在從事醫療活動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診療過程中對于患者醫學人文關懷的需求將更加強烈。重視醫學人文教育在“雙軌合一”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精神,構建醫患和諧的醫療局面,對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英花,趙海燕,孔祥金.醫學研究生對醫學人文教育認知的調查研究[J].醫學與哲學(A),2016
[2]時統君,吳永平.論醫學人文教育的超越意義[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
[3]楊荊,周竹,樊文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中人文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繼續醫學教育,2019
[4]史曉普,崔文香,程麗楠,崔香淑.“慕課”(MOOC)在醫學人文教育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6
[5]顏汝平,平秦榕,梁劍偉,韋海榮,左毅剛,陳戩,柯昌興,王斌,王劍松.“雙軌合一”模式下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J].醫學與哲學(B),2019
[6]賈文妍,景惠榮,趙桂秋,田曉峰,李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醫學人文教育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A),2014
[7]孫鵬.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研究[D].第三軍醫大學,2012
作者:曹雷雨 張莉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