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計算機專業人文教育培訓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人文素質是人才發展的內在精神特征,主要包括文化素質和精神品格兩個方面。而教育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對學生的技能教學也離不開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只有對學生進行相關的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未來的發展。因此,計算機專業的教育中,也應該滲透人文教育,利用人文教育關注學生,更好的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是相關的實踐相對來說還有一些問題,我們應該積極的探索,在現代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實踐中,如何滲透人文教育。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人文教育;培訓策略
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幫助學生進行精神品格的鍛煉,這是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的重要因素,通過這兩個方面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發展自己的心理,幫助學生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以后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更好的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前的計算機教學中,人文教育是有所缺失的,計算機人文教育的缺失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仔細分析,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素養要求,同時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探究問題產生的根源,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好這些問題。
一、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素養要求
總的來說,人文素質的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素質發展水平,包括四個方面,首先是人類的知識,包括關于人文的基本人類知識。其次是支持人文知識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的人文思想。再其次是人文主義方法,人文主義思想中包含的理解方法和實踐方法,表明人文主義思想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學會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與強調準確性和普遍適用性的科學方法不同,人文方法側重于定性,經驗和特定的文化。最后是以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為基礎的人文精神,世界觀和價值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
二、目前計算機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計算機教學,其實更加強調學生的專業技能的掌握,畢竟社會需要高技術人才,強調人才的問題處理能力,所以,當前的計算機教學重技術,輕人文;以強化技術素養的方式發展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片面強調學生對計算機灌輸各種知識和掌握,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忽視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也直接導致學生感到計算機課堂沉悶。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認為計算機操作能力與計算機應用能力相當,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軟件操作實踐,缺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識,缺乏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知識并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社會環境的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各方面都是,因人們對科學技術的依賴很大,也導致計算機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過分專注于專業知識,人文教育受到忽視,一些大學甚至出現在科學技術至上不是人文教育現象;最后,學生自己。外部因素可以影響事物的發展,但內部因素是決定性因素。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學生也更喜歡計算機,不喜歡人文教育。
三、計算機專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
1.提高計算機教師的人文素質。一名好的教師可以培養一個班級的好學生,因此教師的素養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素養,在滲透人文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首先提升教師的素養,確保教師能夠真正的成為學生的領路人,領導學生選擇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們首先要調整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樣教師才能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主動的花費時間對學生進行人文滲透,此外,在進行專業技能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幫助學生探究人文知識,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教師應該樹立起良好的榜樣,自己主動的進行探究,這樣學生才能夠及時的跟進。2.學校營造人文素質的學習環境。由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活動都是在學校進行的,因此有必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學生思維活動的每一個時刻都在校園環境中,對于培養禮儀和人文修養,校園環境有其獨特的教學功能。同時,學校應該為計算機教學提供網絡平臺,并利用該平臺積極推動道德等內容,組織學生參與人文素質提升發展活動。3.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文素質評價體系。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同樣能夠為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因為評價體系最重要的一個價值就是引導的作用,評價通過自己的相關權威性,引導學生重視某一方面的能力的發展,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監督和約束學生,所以,我們應該嘗試構建一個科學的人文素養評價體系,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基礎的情況下,探索對學生的人文評價,比如說,從民族精神,民主精神和自由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等,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
四、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人文素質教育不是單一的課程,而是一個龐大的教育教學項目,是一項系統科學的終身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探索,如何真正的做好人文教育。
參考文獻:
[1]宋雨欣.芻議大學計算機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教育,2016(7):60.
作者:歐婷婷 伍有才 單位:廣州商學院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