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急診科實習護士情景教學法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在我院急診科實習的84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名實習護士。這兩組實習護士的年齡、學歷、實習時間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為對照組
42名實習護士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進行崗位培訓,由專人按照科室統一制定的培訓計劃對實習護士進行培訓,其中包括定期組織實習護士進行集中授課。
1.2.2為觀察組
42名實習護士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崗位培訓。具體的培訓方法是:在實習的初期,由專人對實習護士進行帶教,由護士長擬定模擬急救案例,要求實習護士在進行模擬急救時扮演患者或護士,在設定好的情景下進行模擬急救演練,例如,設定“急診科有患者因病猝死”的情景。在進行模擬急救的過程中先由扮演患者的實習護士描述猝死的臨床癥狀,然后由扮演急診科護士的實習護士根據患者當時的情況進行相關的處置。如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電除顫、建立人工氣道采用氧氣療法、吸痰術等措施進行急救等,同時護士長或帶教老師可結合患者當時的情況提出各種問題要求實習護士回答。模擬急救完成后由護士長或帶教老師當場對實習護士在模擬急救過程中的表現進行點評,例如實習護士對患者心跳驟停判斷是否準確、對患者實施的急救措施是否及時得當、對患者進行急救的程序是否合理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的深度及頻率是否符合要求等。對實習護士在進行模擬急救過程中的不足當場進行糾正。在實習的中期,可選擇相對更為復雜的模擬急救案例對實習護士進行崗位培訓,以不斷提高其在急救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團隊合作意識。在實習的后期,可安排實習護士參與到對危重患者的實際急救中,使其能鞏固之前學到的急救知識并能熟練運用各項急救技能及治療設備。護士長或帶教老師應在整個崗位培訓的過程中不斷對實習護士的急救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以便讓實習護士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
1.3評價方法
對比兩組實習護士入科及出科的考試成績,及兩組實習護士的崗位培訓結果。
1.4統計學處理
我們采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數據應用正負標準差(xs)表示,組間對比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實習護士入科考試成績對比
觀察組實習護士入科理論考試成績為(65.8±7.8)分,其操作考試成績為(67.7±9.9)分,其綜合能力考評成績為(68.2±10.1)分。對照組實習護士入科后理論考試成績為(65.2±6.8)分,其操作考試成績為(65.8±8.5)分,其綜合能力考評成績為(70.8±14.2)分。兩組實習護士入科的考試成績,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
2.2兩組實習護士出科考試成績對比
觀察組實習護士出科理論考試成績為(86.5±5.5)分,其操作考試成績為(87.2±3.5)分,其綜合能力考評成績為(87.9±6.1)分。對照組實習護士出科理論考試成績為(76.9±6.3)分,其操作考試成績為(82.3±12.1)分,其綜合能力考評成績為(80.1±6.2)分。觀察組實習護士出科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實習護士,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使用情景教學法進行崗位培訓在增強急診科實習護士的自信心、提高其急救能力及綜合能力等方面優于使用傳統教學法。使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模擬急救演練,不僅能使急診科實習護士很快掌握急診科的操作技術,而且能緩解其對患者進行急救時的恐懼心理。情景教學法是讓實習護士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提升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對急診科實習護士進行崗位培訓的過程中實施情景教學法可有效地提高其學習興趣,加深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本次研究的結果證明,對在急診科實習護士實施情景教學法能有效地提高實習護士的急救能力,此法值得在對實習護士進行崗位培訓時推廣使用。
作者:陳莉 單位:重慶市榮昌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