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交禮儀課程情景教學模式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社交禮儀課程知識容易理解,有著較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在教學中可采用情景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案例分析導入情景、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演示創(chuàng)設情景等具體的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社交禮儀的技能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社交禮儀;情景教學模式;教學設計
社交禮儀是高校許多專業(yè)的必選課程之一。這門課程知識容易理解,有著較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溝通能力強、適應社會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作為目標,不斷總結經驗、更新教學方法。這門課程采用傳統(tǒng)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沒有學習的激情,達不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作為授課教師,我針對社交禮儀理論性、實踐性、應用型于一體的學科特點,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行改革,運用情景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情景教學模式的內涵
“情景學習就是在真實的情景中通過參與、合作、互動、反思、協(xié)商和建構知識的意義和學習者身份的過程。”[1]情景教學模式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社交禮儀的技能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承擔一定的角色,通過行動來理解角色在情景中的地位,教師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問題、理解問題。情景教學模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營造一種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社交禮儀課程具有知識容易理解,操作性、實用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可采用這一方法。”
二、情景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
(一)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
在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中,加入恰當的音頻、視頻材料,利用多媒體聲像俱佳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教學方法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社交禮儀抽象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情景中,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社交禮儀的技能技巧,也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服飾禮儀”一節(jié)中,教師通過圖片展示出工作場合、社交場合、休閑場合的著裝,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不同場合著裝的特征和款式,生動地詮釋了服裝的“TOP原則”。教師通過展示職業(yè)裝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了男士西裝的“三色法則”“三一定律”,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在練習儀態(tài)禮儀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時,利用攝像機把學生的動作拍下來,教師把視頻材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播給學生們看。這種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給學生們帶來了直觀的感受,學生們對自己的“銀幕形象”非常感興趣,緩解了學生的疲勞感和厭倦感,學生們學得快、練得刻苦,動作糾正得也快,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分析導入情景
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多設置一些貼近或者高于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經典案例,引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讓課堂充滿活力,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講授“公共禮儀”一章時,以“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為例,讓學生互相討論,自由發(fā)言,盡可能使學生都參與進來,最后由教師來點評。學生在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同時,明白了什么是“公共場所感”,也激發(fā)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思想的引導者和點撥者,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眾多研究表明,討論式教學方式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學生批判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
(三)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景
角色扮演型是在設定的場景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和感受掌握一定的禮儀知識和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被動聽課轉變成主動參與,鍛煉了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的技能。教師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素材,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產生疑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親自參與、親自體驗;同時,教師也要適時指導,及時指出學生在實踐中的不足并提出意見。例如在講授“握手禮儀”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設置三種不同的握手情景:情景1:年輕女士(張小姐)和年輕男士(高先生)在社交場合初次見面,握手時應該誰先伸手?情景2:年輕女士(張秘書)和年長男士(高經理)在商務場合初次見面,握手時應該誰先伸手?情景3:主人和客人,握手時應該誰先伸手?教師指導學生進入角色,體會不同情景下不同角色的心態(tài)。在社交場合,大家一起玩,不講職務,不講頭銜,從尊重女士的角度上講,就是女士的地位高,雙方握手,女士應先伸手;在商務交往中,男士(高經理)的地位高,那握手的話,男士先伸手,不再考慮女士優(yōu)先了;主人和客人握手的情況比較特殊,禮儀規(guī)則是:客人到達時,主人先伸手,表達對客人的一種歡迎。客人告辭的時候,情景則顛倒過來了,應該是客人先伸手,表示感謝主人熱情的款待以及再見。如果客人告辭時,主人先伸手就有逐客之意,有種趕人的感覺。在上述過程中,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角色都會導致握手時伸手先后順序不同。在模擬場景教學中,要讓學生對禮儀知識的掌握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培養(yǎng)、提高實踐應用型技能。
(四)模擬演示創(chuàng)設情景
模擬演示型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們的學習由被動轉變?yōu)橹鲃印I缃欢Y儀這門課程操作性強、實用性強,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力圖提高大學生的情商,提高人際交往、為人處事、接人待物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為將來的職業(yè)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講授“求職面試禮儀”一章時,教師會采用面試模擬演示的方式。要求10人一組,5人做考官,1人做記分員,1人做報分員,3人做考生,按國家公務員或某家企業(yè)的面試程序模擬,考生從敲門開始,所有言行皆在考查范圍內。應聘求職是每一個大學生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同時求職面試禮儀也是所學的禮儀知識的一個總結。面試模擬結束后,學生們互相討論,運用禮儀知識進行評價。最后教師做總結,肯定成績、指出問題。面試模擬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們積極參與。在面試模擬中,從服飾到舉止行為,從眼神到笑容,從儀容禮儀、握手禮儀到稱呼禮儀、談吐禮儀……學生們把所學的禮儀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掌握了禮儀知識運用的技巧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模擬中,學生們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三、社交禮儀課程情景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一)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情景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課前準備,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學生確定哪些教學內容適合采用情景教學方法。在講授社交禮儀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自己的服裝、表情、行為舉止都要符合禮儀的要求。教師運用自己的語言,通過示范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去影響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禮儀、運用禮儀。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思想的指導者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者。
(二)改革課程的考試考核方式
“考試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考試考核方式必須與教學模式相適應。”[4]要改進傳統(tǒng)的一張考卷定成績的方式。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講授社交禮儀課程,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xiàn)和實踐能力,加大平時實踐環(huán)節(jié)所占的比重,采用面試和筆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這種考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積極地參與學習的過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徐慧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的《社交禮儀>課程改革[J].濱州學院學報,2012(8):112-115.
[2]徐柯健.“社交禮儀”課程情景模擬教學法研究[J].石油教育,2009(4):92-94.
[3]德雷克+博克,侯定凱等譯.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M].上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田芳.“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6):96-97.
作者:張帆 單位:濱州學院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