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借助圖片、音頻等方式,強化學生聽覺、視覺方面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為最大限度地發揮情景教學法的作用,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創設情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改變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欠佳、教學思想有偏差、情景教學開展不當等現狀,并通過開展情景劇、游戲、朗讀、演說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師生交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主動性
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實際運用時,可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情景融入學生的課堂學習中,促使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以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而且在情景的帶入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會得到強化,對語文的理解、掌握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旨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完善的品格。但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復述課本內容,不了解學生真正需要學習的是什么,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1]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2.教學方法欠佳。合理的教法是小學語文教學高效的重要保證,所以教師要合理選擇教法。但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多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一味地將書本知識灌輸給學生,并沒有對知識進行整理和篩選,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以及負擔,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2]3.教學思想存在偏差。在教學中,教師僅是一個組織者,而非權威的統治者。但是部分教師常常以自己為課堂主導,[3]認為學生處于從屬地位,要聽從自己的安排。這種教學思想會影響師生之間的平等溝通,導致課堂氛圍沉悶,進而會抑制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因此,教師要主動調整自身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4.情景教學未合理運用。部分教師還是堅持傳統的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形式僵化、無趣,既沒有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法,也沒有對教學資源進行豐富和拓展,因此無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法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小學生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在課堂學習中難以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不利于提升教學效率。而將情景教學法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利用各種形式與各類道具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開展學習。2.增強師生的交流。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主動親近教師,并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讓師生之間交流變得更加順暢。在運用情景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淵博的學識與學生展開交流,增強溝通效果。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學習中,教師偏愛利用“搶答”的形式開展教學,這不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與合作能力的提升。而情景教學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完成一些任務。例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對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交流,或者是進行情景劇表演,增加學生的合作機會,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4.提升語言與情感表達能力。在情景教學中,學生可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也就是說,學生不再只是一味地聽教師講,而是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且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習環境有著客觀要求,所以教師要注重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充分融入其中,提升教學效率。在創設教學環境的過程中,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運用合理的情景開展教學。另外,運用情景教學法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情景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內容和主題。同時,情景還應具備良好的可行性,能獲得直觀的效果,從而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1.情景劇。小學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的記敘文,而記敘文中有豐富的人物動作以及語言描寫,教師可以此作為開展情景劇的腳本,促使學生完成情景劇表演,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促使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感以及用意,進而實現情感上的共鳴。利用情景劇開展情景教學,不僅能使參與情景表演的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也可使欣賞情景劇的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以《草船借箭》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中的人物進行演繹,在演繹過程中加深對諸葛亮神機妙算和對周瑜足智多謀的感知。這種情景表演方式運用廣泛,且十分有效。2.游戲實踐。游戲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游戲讓學生展開競爭或合作,實現自主探究,提升競爭與合作意識,進而提高自主實踐與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一文時,教師可以劃分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玩一玩“烏鴉喝水”游戲,看誰能最快喝到水。這個游戲能在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思維。3.朗誦。朗誦也是一種情景教學的方式,其對發音以及語調等有一定的要求。文章的朗讀是循序漸進的,需要學生先對文章做到通順閱讀,然后在此基礎上充分掌握和理解文章的內容,接著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以朗誦的方式表達自身的認知和見解。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配合音樂開展朗誦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朗誦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感情,實現學生對自身的表達。4.演說。演說是對文章的延伸,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會對文章形成自己的理解,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梳理自己的想法并進行演說,闡述自己的思想。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演說情景,如充分利用教學場地和設備,營造舞臺環境,讓學生演說更投入。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完課文后,詳細解讀每個段落,分析主人公的內心想法,并進行自由演說,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柯麗春.弘揚傳統文化使語文課堂綻放光彩———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名師在線,2019,(25):16-17.
[2]陳興棟.小學語文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研究———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一課教學為例[J].名師在線,2019,(19):54-55.
[3]王芳,翟元玲.體驗閱讀課堂豐富學生情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情感體驗的提升[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111-112.
作者:單嘉莉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光遠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