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藝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內容摘要】隨著人們對傳統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視度的提高,工藝美術教育也逐漸受到重視。工藝美術是傳統文化精髓的體現,在當代社會更需要保護和傳承,從而使工藝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得到突顯。文章首先介紹了工藝美術的發展歷程,然后闡述了工藝美術高等教育體系,最后從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和提升學生人文素質三個角度論述了工藝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工藝美術;高等教育;傳承
在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傳統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開始重視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技藝。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工藝美術在高校中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工藝美術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
一、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
工藝美術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與發展,工藝美術教育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現代社會生活,進入到大眾高等美術教育中。針對當前我國高等美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工藝美術教育向大眾化高等教育轉型是當前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19世紀末期,清政府設立了實業教育,可以說是我國現代工藝美術教育的起源,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工藝美術從實用美術向商業美術轉型以緊跟時代的步伐,滿足社會發展需求;20世紀30年代,工藝美術引入我國高等教育,被稱為手工課程和圖案專業;到50年代,工藝美術向裝潢設計和染指設計兩大方向發展,符合當時社會大力發展建筑和紡織業的需求;70年代,社會對工藝美術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工藝美術增加了工業造型、室內設計和服裝設計等方向發展,形成了綜合性學科,并逐漸與國際接軌,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進入90年代,高校對專業目錄設置進行了調整,藝術設計取代工藝美術,保留部分工藝美術專業課程,而工藝美術則以專業方向的形式存續。20世紀末尾,擁有50年辦學歷史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清華大學,并正式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象征著工藝美術教育逐漸發展成綜合性的美術院系;進入21世紀,工藝美術完成了從實用主義向現代設計的轉變,反映時代特征,并與國際化接軌,展現文化多樣性。目前,國內僅有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一所本科院系和幾所工藝美術高職高專院系,教育體系較為薄弱。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重新命名為工藝美術,突出強調工藝的特征和重要性,開設燒造、鍛冶、染織、編扎、金工、髹漆等課程,保護和傳承傳統手工藝,促進工藝美術教育專項。由此,更多的學校開設工藝美術專業,培養專業化人才,推動工藝美術教育改革。
二、工藝美術高等教育體系
我國工藝美術高等教育體系可分為專業型和普及型,前者是教授與工藝美術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專業型人才,后者是指高校非美術和設計類專業開設的人文課程,培養人文知識,兩種教育體系面向的群體不同,教學目標和成果均有所不同。
(一)專業型教育
專業型教育是指專業進行工藝美術教育的高等教育,是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工藝的主要途徑。早期我國高等工藝美術教育注重技能培訓,培養從事專業生產的人才,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改革開放后,國內引進和吸收西方現代化教學內容,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民族傳統工藝美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工藝美術課程從邊緣性狀態向核心課程發展,并有一定的創新。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始思考符合時展的中國工藝美術教學方法,促進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推動教學改革創新,深入高校教育改革。
(二)普及型教育
隨著專業型教育的深化改革,工藝美術的普及型教育也逐漸受到重視。普及型教育與專業型教育同等重要,是復興中華民族文化,重建工藝文化的重要舉措。只有大眾了解工藝美術,才能對其感興趣,產生熱情,參與到民族文化復興工程中。普及型教育是傳統文化普及和傳播的重要手段。高校普及型教育是將工藝美術從專業院系擴展到非專業院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普及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知識,輔以主題活動和專家講座,提升學生人文修養和素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傳統工藝美術的認知和理解,影響其審美和消費,進而帶動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的市場增長,使融合民族元素的現代設計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從而建立起全面的工藝美術教育體系,推動我國傳統工藝文化產業發展。
三、工藝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工藝美術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傳承和發展傳統手工藝品的重要途徑,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經之路,更是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手段。
(一)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
工藝美術作為造型藝術,結合創作與美,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起到美化生活環境的作用。工藝美術強調以美術技巧制作出具有審美性的實用工藝品,既是物質產品,又具有審美性。工藝美術與生活息息相關,工藝美術教育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專業體系,在各個專業體系發展的同時,更應注重工藝美術本身特征的保護和傳承,讓更多的人了解工藝美術的本質。為此,我國政府出臺了多項法規,以推動工藝美術的傳承,如《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1997年),加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保護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傳承和發展工藝美術。此外,我國建立起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級四級的傳統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間保護體系,包含傳統(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等;而且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成立,象征著工藝美術民間組織的發展與壯大,組織開展編纂《中國工藝美術全集》文化工程,發掘和搶救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傳統手工藝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耕社會經濟的產物,凝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保護傳統手工藝就是保護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手工藝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識,高等教育擔負著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職責。高等教育應當發揮其人才優勢,結合傳統手工藝教學方法和手段,融合應用型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理念,保持工藝美術的活力,在新時代保護、傳承和發展工藝美術。
(二)建設文化強國
近10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明顯增強。人們在滿足于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對文化的消費逐漸增強。藝術品收藏的火熱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文化市場的繁榮。我國藝術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對生活品質和精致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藝術品是藝術家原創作品,不同于大規模生產的商品,每件作品都凝結了創作者的智慧,獨具匠心,個性化十足。工藝品不同于昂貴的藝術品,價格不高,能夠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審美性,符合大眾消費需求。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美觀、實用、經濟的工藝品將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美化生活環境,陶冶情操,帶動工藝品產業的發展。政府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為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文化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從而推動了工藝美術教育的改革,以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責任,應當認識到社會的新需求,改革教學,為工藝美術教育和工藝美術創作帶來更廣闊的前景。
(三)提升學生人文素質
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闡述了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學要求,要求學生掌握多種傳統手工藝,保留傳統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保護傳統文化的精髓,學習相關理論和知識,接受基本訓練,掌握專業領域的設計制作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藝技能,以培養具備審美和創造力的工藝美術人才為目標,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和鑒賞能力。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的文明歷史,農耕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工藝美術的發展,誕生了種類多樣、造型獨特、用料考究、造型精美、工藝精湛的工藝美術品,反映了各歷史時期的最高生產力和民族審美觀念,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知識講授和技能教授,組織學生閱讀文獻或參觀博物館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提高其審美能力。藝術來源于民間,民間藝術為工藝美術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民間藝術以傳統的民間生活和審美為出發點,大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將普通材料經過精湛的技藝和創新制作出美觀大方的工藝品,造型獨特,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為當代工藝美術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工藝美術作為本土藝術,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燦爛文化。如今,全球化發展迅速,工藝美術作為民族文化的代表,是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工藝美術教育應當進入國際化視野,并將最新的設計理念、新材料、新觀念、新工藝融入到工藝美術的創作中,促進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工藝美術教育不僅是培養專業型人才,而且要培養具有人文素質的人才,通過他們將工藝美術推向世界,促進工藝美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發揚光大。可見,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是工藝美術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具備深厚的人文素質,才能更好地理解工藝美術,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動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
四、結語
工藝美術品以其美觀、實用和經濟著稱,體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雖然我國工藝美術教育經過10余年的發展,形成了綜合性的教學體系,但是保護和傳承工藝美術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工藝美術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傳承和發展傳統手工藝品的重要途徑,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經之路,更是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手段。工藝美術教育需要國家、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符合市場需求,展現時代特征,以高校教學改革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福文.全球化背景下的傳統工藝美術教育[J].藝術教育,2013(10).
[2]許奮.當前辦好高等工藝美術教育的對策思考[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5(1).
[3]孫井義.試論工藝美術教育的當代價值及發展方向[J].藝術科技,2016(4).
[4]龍辰.論工藝美術教育審美素質的培養[J].藝術科技,2016(4).
[5]楊林.現代設計教育體系下的工藝美術教育改革[J].美術大觀,2012(10).
[6]劉語.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教育對當代藝術設計教育的啟迪[J].藝術教育,2012(8).
[7]劉茂大.基礎美術教育中工藝美術教育的構成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2).
[8]黃媛媛.有關中國當代工藝美術教育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5(17).
作者:肖宏 單位:蘇州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