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術教育課程后置學習單設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學習單的特點
第一,由于學習單的特性,其可以使課程不受局限,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更機動靈活。第二,后置學習單都是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完成的,這樣便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第三,學習單的設計一般都是由游戲和問題展開,答案一般為開放性答案,減少對學生的約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意。第四,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親子共同學習。第五,學習單的反饋和交流的作用。學習單正是具備這些特點,才能滿足社區課程的需要。當然,課程設置和完成課程的手段都在不斷變化,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由于學習單本身的靈活性,更能適應這種變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學生頻繁地帶到學校以外的地方是很不安全且不容易實現的,面對豐富而生動的社區課程,要實現將社區資源納入課程,建立社區與學校、社區與學生的聯系,學習單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如何搭起橋梁
第一,尋找聯系點,通過資料的收集、篩選,確定課程主題(該主題能夠體現該社區的特色,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獨特性),以主題為核心搜尋可以利用的校外課程資源,通過學習單的設計與使用,使其建立緊密聯系。第二,學習單的設計應該注意課堂教學和校外學習單之間的聯系。第三,學習單之間也應有聯系。社區取向美術教育課程是由一個聯系點建立起來的跨學科的統整系列課程,因此在設計學習單時,不僅要注意課堂內外的聯系,還應注意課與課之間的聯系。第四,校外學習單和其他學習單、導覽單等建立聯系。校外資源實際上也包括一些場館或者展覽的導覽單、講解單等,充分利用已有的學習單,使之相互聯系,不僅能使自身自然地融入社區,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第五,建立各學科之間的聯系。社區取向美術教育課程一般都是統整課程,也就是說會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學科融入一個課程,要協調這些學科之間的壁壘和矛盾,可以同參與該課程的各科教師進行協商后制作出新的學習單,這便充分體現了學習單的靈活性。學習單的形式多種多樣,根據一般的課程設置,學習單可以按時間劃分為前置型學習單、課堂學習單和后置型學習單。三種學習單不僅使用的時間不同,還各自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方式,達到不一樣的目的。在社區取向的美術教育課程中,后置型學習單起到重要的作用。社區取向美術課程的最大特點是讓課堂延展到以學校為中心的社區中。這一方面是一種對本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另一方面在情感上,通過課程能夠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因此,學習單的重要任務就是加強社區與課堂的聯系。要加強這種聯系,更多的要靠使用學習單來發放任務,將在課堂上不能實現或者效果不好的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單的方式來完成。學習單可以充當學生的參考資料,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習單的設計來實現教學,即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夠通過學習單的指導完成學習。如,在“浣花溪公園”一課中,由于浣花溪公園緊鄰學校,歷史悠久,極具地方特色,是課程重要的一部分,而如何讓學生熟悉這個地方,并且能夠在沒有教師引導的情況下有目的、有步驟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單的設計能夠完全達成。為了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和喜愛浣花溪公園,并進行相關的美術創作,筆者特別設計了與浣花溪公園相關的學習單,設定的內容為通過“找一找”和“你知道嗎”這兩根主線,引導學生游覽整個浣花溪公園。因為學習單中需要學生找的景點分布在公園的各個地方,若要找到每一個景點并回答問題,即使有地圖也必須走完整個公園才能完成。在設計時,筆者希望將這個學習任務安排得更加有趣,要求學生由家長帶領,這樣的安排不僅有利于完成學習任務,還能夠增進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感情;通過巧妙設計的問題,也能夠使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并收獲比在傳統課堂上更好的學習效果。
作者:劉慧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