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數字化時代美術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數字化技術給美術教育帶來的影響
1.調整美術教育師資力量結構
以往,由于科學技術的限制,很多美術教師和美術專家只能局限于某個學校或者某個地區授課,學生對于外界的美術發展也沒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而數字化時代的主要特點就是信息的共享和通訊的即時化,如此一來,學校可以不定期地聘用國內外優秀的美術專家教授對學生進行網絡授課,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美術修養,學生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了解更多的美術信息,欣賞更多的優秀美術作品。總體來說,數字化時代的美術教育師資力量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教師隊伍的建設更加合理。
2.催生美術教學內容的創新
一般來說,美術教育主要包括美術專業知識、美術專業技能、美術創意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在數字化時代,雖然教師的知識傳授仍然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專業技能和創意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此外,學生知識信息的來源更加廣泛,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必須時時刻刻更新教學內容,補充教學資料,否則教師的知識信息將有可能落后于學生。該將哪些知識通過在線授課傳授給學生,又該將哪些內容作為課題授課的重點,也是值得每一位美術教師研究思考的。數字化時代帶來的不僅僅是授課方式的變化,其更促使授課內容朝著網絡授課和課堂授課兩個方向發展。
3.帶來更為廣闊的教學資源
如今,美術教師已經不再抱著畫筆、畫板和課案來回奔波,開始更多地使用數字化技術產品——多媒體設施進行授課,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媒體設施具有聯網的優勢,可以讓教師隨時調動全球優秀藝術大師的作品供學生欣賞,使教學資源不再局限于課堂之內。如,以往講授歐美印象派的相關美術作品時,教師只能通過文字讓學生感受其美術作品的特點或者準備一些照片讓學生觀察,但在數字化時代,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搜索該畫派的著名作品,可以通過網絡即時與學生交流。另外,現在很多藝術館都有自己的網絡平臺,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平臺了解最新的藝術動向,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可以說,數字化時代的教學資源使得美術教育擺脫了閉門造車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利用全球的教學資源促進美術教育的發展。
4.促進美術教學形式的改革
目前,美術教育以班級教育為主,但是由于美術教育的特點,師徒傳授在美術教育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從本質上來說,師徒傳授對于培養優秀的美術人才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這種教育方式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師徒傳授和班級教學完美結合的可能性出現了,使用數字化產品,可以在發揮班級授課的信息交流優勢的同時,突出個別化培養藝術個性的特點。如網絡論壇組織上的討論交流、電子郵件的作業修改等,這些方式既保留了班級授課的優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學形式,使學生更加具有自己的藝術個性。
二、數字化時代美術教育的社會責任
1.倡導精英文化的建設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一個重要的建設內容就是要提高廣大人民的審美能力,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物質生活條件極大滿足的今天,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發現生活之美,挖掘生活之美的精神文化內涵,而這些都需要藝術作為基礎,因為在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但又是難以發現的,如黃金分割、色彩的對比、色彩的情感等都是藝術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因此,美術教育并不是單純地培養優秀的美術人才,而要放眼整個社會,為社會審美能力的培養提供豐厚的土壤,使美術教育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
2.構建藝術化的社會環境
培養美術人才、使美術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藝術修養是現代美術教育的主要目標。隨著美術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與各種最新的數字化產品應用于美術教育,一些人迷失于先進的科技當中,忽略了藝術的本質。之所以出現這種思想,主要原因在于藝術和科技之間本身存在一道鴻溝,藝術具有高雅的屬性,而科技從本質上來說是人類追求物質生活的一種體現,是屬于世俗的,二者的結合固然使得美術教育出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是其固有的矛盾也使得美術教育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就要求當下的美術教育以學校專業教育為基礎,以提高全民的藝術修養為目標,構建一個藝術化的社會環境,實現藝術與科技的共同發展。
3.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生活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雖然給美術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但是也給美術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數字化時代帶來的信息浪潮。海量的信息在給美術教育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師生難以從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對于這種情況,當下的美術教育者不能將目光局限于美術專業知識的傳授,更要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新的知識,掌握科技的發展動向,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在畢業之后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生活,才能保證學生能夠深刻地領會和運用現代設計思想、設計手段和設計方法。
三、數字化時代的美術教育
1.充分認識數字化技術的優勢
在過去,無論美術教育如何變革,畫板、畫筆和顏料都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美術教師還是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都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有時候辛苦了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一幅作品,受到一點外在因素的影響便毀于一旦,這并不僅僅是繪畫作品的損失,更是美術教育的一次中斷。而數字化時代的美術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以鼠標和屏幕取代了傳統的畫筆和畫板,通過在電腦上進行繪畫不僅不易造成畫面的污損,還可以根據需要對繪畫作品進行復制并進行大規模的傳播,從而提高了繪畫作品的藝術宣傳效果,這也是數字化技術的最大優勢。
2.借助數字化技術提高美術素養
提高美術素養是一個難度大、耗時長的過程。在美術教育期間內,學生不僅要學會相關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更要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毫無疑問,這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無論是美術技能水平還是美術素養的提高,都需要經過長期的繪畫實踐,這就需要大量的時間,有時候一幅繪畫作品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夠完成,而在繪畫的過程中,繪畫所花費的時間可能還沒有顏料調色等工作花費的多。借助數字化技術,學生就可以擺脫反復的繪畫練習過程,將顏料調色等耗時費力的工作交給電腦完成,自己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畫面的構圖與造型技巧的鍛煉上,如此一來,學生的專業美術技能就會得到很好的強化。同時,由于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很多繪畫軟件不斷完善,學生可以通過繪畫軟件完成許多大師的技巧,這可以使學生通過模仿繪畫大師,從而提高其美術素養。
3.數字化教學與傳統教學并重
值得注意的是,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美術教育并不意味著對美術教育的顛覆,也不意味著學生要拋棄傳統的繪畫技術。我們必須時刻認識到數字化技術只是美術教育的一個輔助手段,是對美術教育不足之處的補充,不能將數字化技術視為美術教育的主體,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更簡單的學習創造藝術之美,可以為學生在色彩、線條、空間、明暗以及構圖上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提高美術教育的效率。而傳統的繪畫藝術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美的氣息,這是數字化技術所不能達到的。由此可見,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美術技能水平,傳統的繪畫技術與數字化技術同樣重要,在美術教育中二者應該同步進行。
作者:崔文新 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