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技術和美術教學的有效融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對于初中美術教學而言,不再是美術基礎知識講解等初級層次的學習,而是注重對學生的審美、創新等更高層次的能力素養進行鍛煉和培養。對于學生今后的學業發展、走向社會都具有諸多有益的幫助。因此,只有不斷改進美術教學方法和提升美術教學質量,才能確保初中美術教學的價值功能得到應有的體現。近年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能夠豐富教學手段,更好地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認真深入的探究,從而為促進學生學習知識提供了支持和便利。而初中美術教學也應當借助信息技術來有力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讓學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美術教學。
關鍵詞:初中美術;信息技術;美術教學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促進教學事業發展與變革的重要技術工具。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巧妙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是美術教師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美術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信息技術憑借著強大豐富的資源和功能,可以將抽象的美術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有效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從而有助于美術教學功能的充分體現。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美術教學融合的作用和意義
(一)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美術學科知識具有典型的創新性和個性化特點,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與素養。讓學生接收美術專業知識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讓學生能夠對事物進行獨特深刻的認知與理解,最后將自身認知理念運用美術知識方法進行個性的創作與表達。但是,初中美術教學存在著一定得抽象難懂的知識,教師在此類知識的教學中可以依托信息技術的運用將知識進行生動直觀的轉化,這樣便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理解難度,有利于其對美術知識的正確理解與掌握。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美術知識的講解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可以將作品的背景、作者創作歷程等素材向學生們進行形象生動的講解,從而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造有利的條件。另外,信息技術所具備的上述教學功能可以讓學生從書本中解放出來,有助于對書本知識的靈活創新理解,這樣一來,也有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通過三維動畫軟件的應用,將教材中的作品動態化、立體化地展現給學生,這對于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有著較大幫助。
(二)提高教學質量
在網絡信息時代,人們可以高效便捷地獲取到想要的知識資源,并且還有著豐富多樣的工具軟件。教師將這些資源工具合理地進行整合運用,能夠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促進學生深刻認識透視原理是重要的教學目標,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收集有代表性的立體建筑圖片,然后通過專業軟件的操作運用來展示其動態化的旋轉過程,這樣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以此來優化學生的立體建筑結構等知識的學習理解效果。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具有顯著的幫助。與此同時,依托強大的資源內容,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快速收集到想要的教學資源,結合課程教學來進行有針對性地運用,這對于滿足教學需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幫助。
(三)讓美術課堂更加精彩紛呈
事實上,不同的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的天賦、基礎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也導致其在欣賞同一幅美術作品時,產生的理解和認知也具有明顯的差異。尤其是接受過專業系統的美術知識訓練的學生而言,由于其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也有著較為扎實的基礎,此類學生在美術課堂的教學中往往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并且學習效果也會更好。而美術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由于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往往較低,進而在學習效果方面也得不到有效保證,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有效地引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來,可以改變以往美術教學枯燥乏味的模式,通過圖片、視頻、培養等多種教學資源,將美術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促進學生的知識吸收與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且依托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形象生動的知識轉化與講解功能,能夠營造濃厚的教學互動氛圍,在促進學生美術知識的深刻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有著諸多優異的作用和效果,從而為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與保障。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的融合策略
從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性質、特點與要求來看,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并且初中生已經處于知識文化、思想認識、審美等能力素質的成熟發展時期,因此必須要以信息技術為有力抓手,推動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發展,確保美術教學的價值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一)將信息技術巧妙應用到美術賞析教學中
美術是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其中美術賞析教學占了較大的課程比例。美術賞析雖然與一個人的秉性天賦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更講求后天的有效開發和訓練。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術賞析教學的效果將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審美能力素質是否得到健康有效地培養與發展,促進其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對美的事物具備良好的感知理解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教學理念、技術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導致該項課程教學創造出的實際效果也不太理想。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教師均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結合各種教材圖片,運用口頭講解的方法來開展美術賞析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雖然也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卻抑制了學生學習自主性、積極性的提高,導致教學質量無法獲得質的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較大地豐富了美術賞析的教學手段,能夠為教師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教學提供可靠便利的技術工具保證。例如,教師在對某個美術作品開展賞析教學時,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將其進行碎片化處理,讓學生自己思考和動手,將碎圖拼接還原成原來的模樣。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思考,學生會更加熟悉了解作品內容和結構,從而加深了其對作品的印象和理解。與此同時,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加生動真實地去感受美術作品的內涵和魅力,這樣一來,也會逐漸對美術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自覺按照教師的引導去認真學習美術知識,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將信息技術巧妙應用到美術設計教學中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設計應用課程能夠對學生的美術設計意識、實踐動手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與培養。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知識、文化思想的發展使其普遍喜歡手工制作、圖案設計等美工知識的學習,并且在該階段學生也具備了較為優秀的想象和發散思維。如果教師能夠進一步增強這些美術知識的趣味性,就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積極認真地學習,從美術知識的學習中感受到無限的樂趣。通過大量的實踐表明,信息技術的運用讓中學生的自我表現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促進其應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創造獨特新穎的學習成果,贏得教師和同學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從而有效地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以往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來看,部分教師依賴口頭講解、親自示范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想象,對其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的培養是較為不利的。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能夠有效克服上述的不足,讓美術設計應用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有著更加可靠的保障。例如,在開展《動漫藝術》單元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普遍喜歡的動漫人物作為教學素材,通過視頻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介紹這些動漫人物的設計從構思到生產制作的過程,通過視頻的講解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了解不同動漫人物的設計手法和技巧,引導學生站在設計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設計受人廣泛喜愛的動漫作品,在這個思考過程中,其對美術設計應當遵循的原則,運用的知識、方法等便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學生的設計創意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培養,從而為其美術知識素養的提升提供了堅實保障。
(三)將信息技術巧妙應用到美術造型教學中
造型表現是美術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衡量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標準。學生對美術造型知識技巧的學習,能夠讓其審美能力素養得到有效的發展與鍛煉,從而對事物的美學認知能力有著明顯的發展和進步。在美術造型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敢于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來創新開展教學,帶給學生新穎獨特的學習體驗,以此來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例如,在《春天的暢想》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整理經典的描繪春天景色的圖片和視頻,增強學生對春天蘊含的色彩、風景、氣息的認知理解,這樣可以讓其對春天的色彩表達應當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和水準有著更加深刻的領悟。與此同時,美術造型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色彩表達應用能力。這時,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學生對色彩變化的規律等知識點進行生動直觀的學習,這樣學生便對顏色變化的規律有著更加牢固的記憶,為其從事此方面美術作品的創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初中美術教材中設置的造型表現課程,對今后學生從事藝術設計、美學設計等方面知識技能的學習有著較大幫助。因此,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美術造型能力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美學場景,讓其嘗試思考別有新意的廣告設計創意,長此以往,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能力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四)將信息技術巧妙應用到美術綜合教學中
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是考查學生學習能力與素養的根本標準。不管是任何學科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實踐學習中也是鞏固和提升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有效途徑。由此可以看出,在引導學生從事課程知識的學習中,需要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來鞏固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初中美術教學而言,同樣有必要開展實踐學習活動。眾所周知,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術作為藝術領域的重要知識門類,也應當緊貼生活,著重培養學生深入認識生活、感知生活的意識能力,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善于運用具備探索性的教學素材,這對于優化學生的美術知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較大的幫助。根據近些年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實效來看,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剪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先收集一些關于剪紙的經典作品,然后再運用視頻等方式向學生進行生動細致的講解,這樣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可以讓學生先行構思自己的剪紙作品,然后帶領學生到學校的微機室,教授學生操作使用繪圖軟件來制作出真實的效果圖,然后按照效果圖來動手制作真實的剪紙作品。當學生的剪紙創作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讓學生們分享和交流創作成果和體會,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共同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美術教學實踐中,對促進美術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具有較大的幫助。信息技術憑借著強大豐富的資源和功能,可以將抽象的美術知識形象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深刻感受到美術知識的魅力和樂趣。當然,信息技術在美術知識教學中的應用,同樣需要教師創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來提供支持與保障。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來精心整理教學資源,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進行正確有效的鍛煉,收獲顯著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穩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譚琳 單位:山東省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