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少兒版畫藝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版畫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美術藝術形式。少兒版畫藝術深受世界各地重視,并在教育領域獲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結合教育實際開展多樣化的版畫教學活動,以便對學生的動手動腦和藝術審美能力進行培養,給學生的創新實踐素質發展拓寬途徑。小學美術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正確把握美術教育改革要求,主動將少兒版畫藝術應用到美術課堂實踐中,讓學生在接觸少兒版畫和進行藝術創造的過程中,推動學生實踐創造能力與美術素養的發展,豐富美術教育內容,給當下的美術教育改革帶來更大的動力。
【關鍵詞】少兒版畫藝術;小學;美術課堂;應用
少兒版畫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憑借靈活生動的構圖方式,多姿多彩的表現方法,各種各樣的材料選擇趣味生動的印制技巧,獲得了學生和教師的青睞,不僅有助于增強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夠促使幼兒手腦協調,實現身心和諧發展。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挖掘少兒版畫藝術的應用價值和教育功能,并將其作為美術教學的核心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版畫教學,讓少兒版畫藝術在美術課堂盡情綻放,給幼兒帶來更加豐富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綜合發展。
一、少兒版畫藝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版畫是一種具備代表性的繪制藝術,起源于中國,超過千年的發展歷史。可以說版畫藝術是擁有豐富藝術成就,值得傳承和發揚的民族藝術。為促進版畫藝術在教育領域的推廣,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年齡選擇合理的版畫藝術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少兒版畫藝術更契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也有助于小學生把握版畫藝術的特色,促進這一藝術的傳承。將少兒版畫藝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融入小學美術課堂,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少兒版畫藝術的學習講求的是實踐操作,要想創作出優秀的版畫作品,要用到各種各樣的工具和材料,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掌握復雜多樣的制作方法。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自覺提高個人的動手操作能力,探究多樣化的制作方法,加強和同伴的互動交流,并感受版畫藝術的獨特魅力。二是培養學生情感表達能力。小學生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不愿意在被束縛的狀態下學習,愿意結合個人主觀意愿進行作品創作,并借助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世界。少兒版畫藝術靈活多樣,正好能夠為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創造良好條件,更能夠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創作出能夠體現個性色彩以及個人情感的優秀作品。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情感表達和藝術表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順利提高學生審美素質。三是促使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版畫藝術起源于中國,在這門藝術的發展過程當中,融合了民族精神與藝術內涵,所以引導學生進行版畫藝術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加豐富的傳統文化,促使學生生成熱愛和弘揚優秀文化的積極品質[1]。
二、少兒版畫藝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一)指導學生手腦并用,促進協調發展
手腦并用是提高學習能力和知識技巧掌握水平的重要方法,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動力。少兒版畫藝術是手工和繪畫有機結合的產物,更是動手和動腦相結合的藝術實踐活動。在少兒版畫的制版之前,先要積極開動腦筋,有效表現畫面內容,順利完成構思構圖以及畫稿這一系列操作。之后需要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把畫稿內容用版畫形式制成版畫底版,之后進行拓印。在制版環節,由于小學生缺少相關的經驗和豐富的技巧,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制作紙版畫時,必須確保畫面層次分明,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完成 …… 這一系列的過程,都要有大腦的思考以及雙手的協助才能夠順利完成。整個實踐活動需要經歷一個先思考再實踐的過程,所以是動腦和動手相結合。雙手的操作活動會對大腦神經活動起到促進作用,當然有了大腦的正確指揮,雙手實踐操作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總而言之,要提高學生的版畫學習質量,切實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必須指導學生掌握手腦協調并用的方法,并給學生提供手腦協調參與的機會,在實踐當中不斷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激勵學生加強合作,密切互動關系
少兒版畫藝術雖然簡化了設計和制作的難度,但是對于剛剛接觸版畫藝術的小學生來說,仍舊是非常困難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但是因為學生欠缺必要的實踐經驗,大腦思維也沒有發展成熟,常常無法在實踐制作當中獲得良好的發揮。如果不能夠有效改變這樣的情況,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動力,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學生單人的力量是比較有限的,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也非常明顯,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長。如果把不同的學生團結起來形成學習小組的話,將會讓學生的任務完成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能夠在這一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增進學生的友誼。例如,在 KT 版畫的制作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在組內共同構思以及合作探討,針對勾圖畫稿等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建議,得到更加豐富的靈感和內容。在具體的制版、拓印環節,小組當中的各個成員可以共同雕刻。特別是滾完油墨之后利用宣紙拓印時要彼此幫忙。因為宣紙非常軟,特別容易粘到版上,也容易發生移位的問題,單人操作無法確保效果,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夠獲得更加優質的學習成果。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可以相互商量,取長補短,培養彼此尊重和謙讓的品質[2]。
(三)聯系學生現實生活,表達藝術情感
少兒版畫藝術融入美術課堂教學中,能夠豐富美術教學內容,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不同藝術的獨特魅力,進而讓學生愛上美術課程,為學生學好美術打下基礎。少兒版畫藝術和生活密切相關,版畫制作當中選用的材料也常常來自現實生活。當然,版畫題材也可以從現實生活當中尋找創作出貼近生活的藝術作品。所以,在兒童版畫藝術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熱愛生活與自然品質的培養,促使學生用藝術作品表達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教師要鼓勵幼兒投身于生活,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尋找生活當中的創作素材,并在這一過程當中增加積累。有的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樹葉是有紋路的,身上有很多血管,有的還長了絨毛;有的學生在觀察生活后發現襪子也是有紋理的,不同材質的襪子擁有不同的紋理。在版畫制作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覺探尋制作材料,學會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生活。
(四)培養學生創造思維,深化美術體驗
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中,任課教師應當注重小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少兒版畫藝術的特點是能夠引導學生的主觀想象意識,通過合理的設計方法和反復的實踐達到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目標。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的視覺感受具有明顯的我向性色彩,這也正是主觀意識思維的主要特征。我向性即為人作為獨立個體根據自身思維模式對外界事物進行的習慣性判斷。故而美術課堂版畫藝術的融合,能夠契合小學生我向性基礎下的理性化進步,能夠基于實踐操作進行檢驗與嘗試。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更多的是引導好小學生的審美體驗,在不斷累積的體驗收獲中形成藝術認知。版畫在理性架構、主觀創造等方面都有優勢,通過不同材料的綜合應用,小學生的組合、拼接、重疊等操作也會形成理性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精美的郵票》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幾張郵票實物以及多媒體文本課件,在同學們傳閱了郵票之后,簡單總結郵票的顏色、圖案、形狀等內容。同時,教師基于課件講解更多關于郵票的具體內容,之后引入到版畫創作環節。安排小學生分組,大膽想象,確定出小組內的設計方案,并在教師幫助下利用吹塑紙完成制作。將不同小組的作品統一張貼在信封上,完成信封“收件人、寄件人”信息填寫后投遞到講臺上的“郵筒”里。整個過程,從對郵票的認識到知識學習,從小組設計到動手制作,小學生鍛煉了思考、合作、動手等多方面的能力。版畫屬于世界性的美術藝術,深受國內外重視,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少兒版畫藝術是小學美術特色課程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少兒藝術才能的有效途徑,在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在當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當中,為了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藝術素養的熏陶,我們教師要確立少兒版畫藝術在教學當中的地位,并將其作為藝術學習的必備課程。我們要通過改善教學條件,以及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版畫學習的積極性,讓少兒版畫藝術在美術課堂上發光發熱,綻放奪目光彩。
作者:王書琴 單位:江蘇省射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