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礎教學心理學與美術教學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美術課是學生提升美學意識的主要途徑。針對農村中學中普遍存在學不學美術都一樣、興趣不大的現象,提出老師應換位思考掌握學生心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得新知。該文從心理學入手,從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性、增強課堂親和力、打動學生童趣心4個方面進行闡述,是美術教學的一個具體生動實踐,頗具借鑒意義。
關鍵詞:
認知心理學;興趣;學習動機;課堂教學
心理學在美術基礎教學中的運用無處不在。認知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生最直接意識到的學習動機,沒有興趣,一切便無從談起。教師的教學必須充分注意到這一點,通過各種途徑,整合洪荒之力,調動學生情緒走向,用細節的變化,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把學生的精神力和意識聚攏,提升其課堂參與積極性。
1把握興趣點調動積極性
實踐告訴我們,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快樂地學習,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在美術課堂中將枯燥的知識重新設計一些小情節,有意識地錯亂程序,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視野,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在心理上感到極大的滿足,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有一次,在講授人體比例時,筆者課堂這樣安排,先讓學生了解人體比例一些基本常識,學生聽起來一知半解,滿頭霧水,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明白,教師接著請一位膽大、比例協調的男生上臺演示,模仿課本做動作擺造型,對于這些細節安排學生比較陌生,覺得蠻有意思,一下子課堂就有了活力,全體學生都來了精神,就連那些平時上課愛睡覺、搞小動作、不愛學習的“差生”也能睜大眼睛,這時筆者把握時機,趁機把人體比劃在學生的模特兒上,現說現賣,學生模特兒立正時人體比例線是平衡的,稍微一傾斜人體的動態就變了,透視線就有了交角,學生一下子豁然開朗,比例的秘密也就解開了,學生也明白了,課堂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2調整腦思路培養主動性
在農村美術教學中,筆者發現有很多學生存在學不學美術無關緊要的意識,當美術教師的人也很頭痛。面對這種現實問題,教師就應該調整腦思路,改變一下方式方法,不能停在只教學生畫畫,而是要充當一位洗腦專家。就如電腦有了病毒我們要及時殺毒,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耐性。對于思想普遍消極、進取心弱,索性“破罐子破摔”的這類學生,教師應該給他們說人生哲理、古人典故、歷史教訓、現實事例、身邊的人物和故事等,如齊白石27歲拜師學畫感人故事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維。不要吝嗇美麗的語言,適度贊美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性。筆者在給學生上校園寫生時,很多學生說不會畫,教師示范是少不了的,筆者就鼓勵學生哪怕是亂畫,也要拿出生平的能力,想盡一切辦法畫好就是好學生;完成時一張張評價,發現那些平時不出色的學生今天反而畫得非常好,筆者請他拿著自己的畫站在講臺上,這時教師就應該表揚了,比如:“有畫家風范”“線用非常有力度”“畫畫天賦不同凡響”“進步可大啦”。這些話使學生心里美滋滋的。下一節課他就變乖巧了,愛畫畫了,他可能一輩子就記住了,原來他也可以這么厲害過。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適當的贊美言辭是滋潤他們心靈的雨露。
3喚起能動性增強親和力
教師上課前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力求課堂教學生多一些,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單純憑教材上課容易使學生乏味,提不起精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懂得喚起學生聽課的興趣,增強教學的親和力,他們會帶著渴望的心情希望老師趕緊說下去,學生有這樣的心情上課是師生配合默契的前提條件。筆者覺得上欣賞課時,應該深入了解作者生平事跡,了解作者的個好才能很好地了解作品,學生聽起來也比較有意思。筆者教學生欣賞凡高的《播種者》時,在電腦中插入凡高生平事跡資料:凡高的人生卑微而平凡,只求作品賣出的價格能抵上作畫顏料的費用;他期望有一個溫馨的家,有妻子兒女相伴。這種狀況在其作品《四個鳥巢》《食薯者》等中均有體現。如在作品《食薯者》中,貧苦的一家人圍在昏黃的燈光下共餐,溫馨感人;畫面中左邊男主人所坐椅子的靠背上赫然有文生•凡高的簽名字跡,這是否可視為畫家對家的渴盼之不經意表白呢?其愛情與友情均遭挫折——其個性善良、質樸,但表達方式強烈,近乎宗教狂,并要求友人也如此熱情地對待自己。這樣回報的心理,卻往往令友人經受不起。例如他唯一相處較久的好友高更,在“割耳事件”之后離開亞爾,即是一例。當老師說完這些時,再讓學生欣賞《播種者》分析凡高用色大膽熱情,激動熱情的性格在哪些跳躍的筆觸和鮮艷的色彩表露無疑,畫面上播種者大踏步積極播種,可以看出凡高積極人生的一面,更可以看出他內心澎湃,心里極不平靜,造成他人生悲劇的一方面。也許老師幾句平凡的總結會讓學生佩服得五體投地,說美術老師真有水準,他們就會希望你繼續說說其他的作品。這樣我們教師講課就像講故事一樣輕松,學生的思維完全掌握在我們手掌之中,何樂而不為。
4整合洪荒力打動童趣心
在美術教學中,不單單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打動學生的童趣心。在短短的45min讓學生畫出一張畫,時間是夠緊張的。要讓學生對課題產生興趣,還要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真要下一番功夫,認真備課少不了,還要制造一些氣氛,活躍課堂。學生對多媒體上課普遍喜歡,放一段FLASH就更喜歡,順便再放一些輕松的音樂,學生上課就會覺得很有意思,注意力就會被老師吸引。把心理學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去,是靈魂的回頭,是頓悟的藝術。創新美術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地研究探索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獨特的心理學美術教學是美術課堂生活的創造力。讓每個學生在歡樂中學習,在自由中健康發展,讓他們成為有新時代氣息的有用人才,是創新美術教學的一個有益實踐,筆者將樂此不疲。
作者:劉建蘭 單位:永安市洪田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博才網.談美術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EB/OL].
[2]何菁.工程生活實踐智慧的道德哲學闡釋[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1-18.
[3]倪紅旗.剪紙藝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0(13):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