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桃花塢年畫民間美術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該文主要以蘇州新桃花塢年畫的教學實踐為例,分析了民間美術的教學問題。該文從誰來教、如何教、教什么以及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研究,以期形成以實踐為突出特征、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的民間美術教學模式。
關鍵詞:
新桃花塢年畫;民間美術;教學研究
蘇州民間美術是蘇州科技大學美術學專業的特色課程,文章以蘇州新桃花塢年畫的教學實踐為例,對民間美術教學模式進行研究。
一、誰來教:“學界+業界”的教學團隊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蘇州民間美術藝苑中的一朵奇葩。“新桃花塢年畫”是相對桃花塢木刻年畫而言的,體現繼承、突出創新。新桃花塢年畫教學涉及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特色要求比較多。因此,筆者將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的專業刻版、印版大師邀請到教學中,組建了一個專業性強、針對性細、分工合理的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展示桃花塢木刻年畫制作的全過程——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創作起稿到分版、刻版再到套色印刷,向學生全方位展現了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創作的知識體系和架構,學生得以全景式地體驗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實際創作過程。
二、教什么: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
筆者圍繞理論知識、創作思維和實踐能力三個方面進行教學,三個方面分別占教學時間的1/4、1/2、1/4。1.知識:理論知識講授筆者將理論知識的比重削減,集中講清楚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古代蘇州套色版畫的發展史,二是古代蘇州套色版畫發展每個階段總的畫風特點、代表作品、受眾群體等。這樣既便于學生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整體知識架構,又使學生具體學習到年畫的各種創作方法。2.意識:創作思維培養民間美術教學需要將藝術的美學原則運用到實踐中。筆者用一半課程學時開展“一看、二聽、三采風”的參與式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思維。具體安排是:一看:現場觀摩創作流程。組織學生前往蘇州桃花塢年畫社調研,學習構圖、刻版、印版等職能分工和協作流程,并組織學生前往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觀摩、研討館藏展品。在現場觀摩的同時,由專業人員講解年畫制作的分工、制作流程、制作要領等。二聽:桃花木刻年畫創作講座。邀請知名年畫創作者為學生舉辦講座,主要內容為桃花塢木刻年畫的構圖、色彩、圖像樣式,以及年畫創作的其他特征和要求等,使學生在年畫創作過程中有的放矢、少走彎路。三采風:蘇州元素主題采風。深入蘇州水鄉、園林、市井等進行采風寫生,圍繞“家在蘇州•德善之城”等活動主題的創作要求,引導學生設計創作小分題,如“我愛蘇州”“生態保護”“和睦家庭”“尊老愛幼”“吉祥祈福”等。3.能力:新桃花年畫創作實踐能力訓練“一次實踐勝過一千打綱領。”筆者運用1/4的課時,請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對桃花塢年畫的理解設定創作主題并完成創作任務。筆者在第一時間進行創作指導,并分享至微信、QQ等平臺,請年畫專業人士幫助提出建議。
三、如何教:理論和實踐的互動教學
1.圖像演示講授
通過具有啟發性的圖像演示和講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更直觀地揭示蘇州套色版畫發展四個分期的基本概念和畫風特征。
2.現場觀摩
組織學生到專業機構觀摩學習,幫助學生現場直觀地感知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具體制作過程、各環節的技術要領和藝術特色,以及各環節間的分工與合作等。
3.寫生采風
組織學生深入蘇州市井街巷和市民生活,走進歷史,融入當代,深刻體悟和收集、提煉蘇州元素用于年畫創作。
4.責任激勵
激勵學生在繼承民間美術優秀精神的基礎上加強創新發展和觀念變革,探索符合時代需求的民間美術新美學風格,努力總結和提煉民間美術創新發展的原則與方法。
5.主題創作
引導學生將寫生采風的收獲與主題創作要求有效結合,牢牢把握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創作特點和要求,進行新桃花塢年畫創作。
6.交流探討
組織學生就新桃花塢年畫創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學生思考、創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四、如何考核:將參加主題創作納入課程考核
探索將學生參加主題創作納入課程考核的方式和辦法。學生最終成績由平時表現、作品呈現、入展三個方面綜合決定,其中,平時分值50分,作品呈現分值40分,入展分值10分。這種考核設計具有較強的創新性。通過該考核模式的實施,學生學習民間美術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不僅積極主動地思考,而且積極將所學知識融入創作實踐。
結語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民間美術的教學“活”起來。在授課時,適逢“家在蘇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塢年畫創作活動舉辦,筆者和學生創作的九幅新桃花塢年畫作品全部入選“家在蘇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塢年畫主題創作暨公益廣告作品展覽,并被編輯、出版,同時被制作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公益廣告。教學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好評。如今,民間美術和傳統工匠精神越來越廣泛地受到重視,高等院校在這一方面理應發揮重要作用,助推民間美術和工匠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基金項目:該文系2016年度蘇州科技大學科研基金項目“新形勢下蘇州文化‘走出去’路徑與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XKR201601)。
作者:吳震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