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近年來,美術教學逐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如何在美術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并有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對美術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中;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一、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美術教學也加入到了教學改革的行列中,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美術教學沒有突出和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失去了美術教學原本的價值和意義。美術課程的設立不僅是為了要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緩解學業的緊張和壓力,更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更好、更全面的素質教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對高中學生進行美術教育,培養高中生的美術素養,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高中生的思想、情感,甚至影響高中生的整個精神世界,這對于還處于成長階段的高中生來說至關重要,對于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同時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復合人才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美術教學的作用不容忽視,而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又是美術教學的重中之重,是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衡量和評價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美術教學也是因為能夠很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在基礎教育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說,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值得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1.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一旦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充滿興趣,他們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發揮各自特點和優勢,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和探索知識。例如色彩教學,有的學生喜歡用厚畫法,有的學生喜歡用薄畫法,有的學生習慣用濕畫法或干畫法,教師應在給學生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興趣選擇,這樣才會激發學生靈感,發揮自己所長,因此,興趣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強大動力和力量源泉,學生只有投入到感興趣學習中,教師才能利用美術的特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的摸索,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案,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選取更加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比如幻燈片,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和生動,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還可以插入一些教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美術教學效果,有利用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教師在美術教學要尊重學生的性格與個性的差異化。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環境都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經驗也不同,就是要求美術教師要進行人性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生活經驗不同進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是教學方式和方法,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例如在素描教學中,在保持畫面整體關系下讓學生嘗試著自由發揮明暗的表現方法,可以用大量排線法來塑造形體,也可用較濃的鉛筆大體分出物體大的黑灰白關系后用紙巾擦柔,再用硬鉛筆在亮灰面塑造形體結構?;蛘咧苯佑猛磕ǚ▽⒋蟮暮诨野钻P系表達出來,再去細致刻畫物體結構,讓學生在實踐中盡量選擇貼近學生性格的最喜愛表達方式,而不是逼著學生用老師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學生學習,這樣的教學內容更加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近年來,美術教學更多的是進行理論學習,而忽視了實踐課程,所謂的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就是要鼓勵學校和教師對實踐課程加以重視。美術教學與其他課程相比,更加注重實踐性,鼓勵教師多多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在實踐中學習,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美術技巧,陶冶情操,豐富創作靈感和生活閱歷,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開放式教學。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為學生創建一個開放式的環境,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對于美術教學的改革,首先要建立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這需要教師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真正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導的引導和啟發式教學模式。比如10個人組成小組合作模式,一班分成5個小組對問題進行探討競賽,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已見,在小組討論中形成統一答案,老師再對每個小組答案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這樣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創造性,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傳統的美術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將知識進行有效的傳播和灌輸,不能引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甚至可能會引起學生反感,對美術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美術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加強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師要學會尊重、關心和鼓勵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與學生像朋友一樣交流,在學習中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在生活中幫助學生耐心的解決遇到的困難。教師的鼓勵和幫助會給學生以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表現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自由發揮,發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來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總結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美術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通過開放式教學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作者:鄭利明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學
參考文獻:
[1]楊中華.淺談高校美術人才的創新教育[J].藝術百家,2001,(02).
[2]陳鵑.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旬),2013,(07):28-29.
[3]陳麗穎.專業型美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