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師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通過問卷法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現狀進行調查了解,發現學生入學時繪畫基礎比較薄弱、教學方式方法較為單一、美術教學內容尚需要貼近專業及職業實際等問題。立足于衡水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現狀,提出有計劃的提高學生的美術基礎、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創新、教學內容緊密貼近社會需求等建議。美術是培養學生文化藝術修養的一門學科,2011年隨著教育部頒布《教師教育課程標準》,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被推上了日程。而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是運用美術活動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如何使美術課程成為培養學生美感、美術技能的陣地,如何建立一支具有較高鑒賞能力、美術技能及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等,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施提出新問題。為改善高師學前美術教師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衡水學院為例,對其進行真實調查,發現存在問題,進而提出改進意見。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修訂《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現狀的調查問卷》,分層隨機選取135位在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135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為89%。為了彌補問卷調查不足,以訪談法為輔,隨機選取3位作答同學進行深度訪談。
二、結論建議
(一)問題分析
1.學生入學時美術基礎比較薄弱
調查結果可知,入學時80%學生從沒有學過繪畫和手工,僅有10%入學時有學過一年及以上時間,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大學前很少接觸系統的美術學習,導致學生美術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對于國內外的畫家的作品非常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僅占2.5%,大多數人不大了解作品及如何對美術作品鑒賞。學生美術基本功影響到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看法,將近35%的人覺得美術課尤其繪畫比較困難或者很困難,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繪畫的自信心。
2.教學方式方法較為單一
調查顯示,62.5%的學生表示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示范,學生臨摹;76.6%認為美術教學中教師沒有帶學生到校外寫生。美術教學方式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在教學中大多采用講解法和示范法,教學中很少寫生、情境體驗等多樣化教學方法。
3.美術教學內容尚需要貼近專業及職業實際
美術課程是系列課程,雖然根據不同的年級設定不同內容及要求,但是傳統的構圖、色彩、素描、水粉、水彩、簡筆畫等教學內容,既不能培養出學前教育專業的畫師,也滿足不了學生未來從業需要。
(二)建議
1.有計劃的提高學生的美術基礎
一方面,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首先要提升自身對美術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督促自身在入學后勤奮練習美術繪畫、手工等技能,多涉獵美術作品基本常識,以彌補入學前美術基本功較薄弱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師要要充分考慮學生不同的美術功底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根據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盡可能提高他們的繪畫、手工水平。通過有效的方式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在美術鑒賞課中,對畫家的作品進行分析時,給予引導,可以以小組的形式,演講形式等等有效的增強對國內外畫家作品的了解。也可設置獎賞機制,挖掘學生存在的潛能,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致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繪畫、手工技能。
2.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創新
首先,應在美術課堂中注重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創新出多樣的教學方式。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種美術館、博物館等,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知識探索的欲望。教師也可以帶著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在室外課堂中寫生等,能夠培養同學們的濃厚的藝術興趣,這將使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走向室外。其次,綜合采用實地參觀法、情境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不僅能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不是讓學生只是機械的模仿,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與合作,讓學生抒發自己的觀點,參與進課堂的實踐。學生也可以辦畫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相互觀摩與借鑒。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
3.教學內容緊密貼近社會需求
美術教學內容決定美術教學目標的實現,影響美術課程實施。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緊密圍繞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而選定,需要根據當前《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及幼兒園教師美工需求以及教育對象——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確定。隨著當代科技的發展,學前專業美術課程教學內容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滿足當前兒童的發展需要,以及將來的工作需求。教師應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加強技能的訓練,豐富理論知識,加深內容深度,教學中既不能過于偏向于理論,也不能過于偏向于技能,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
作者:李永霞 周華燕 曹金蓮 單位: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