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術教學提升學生能動性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非常重要,因為美術能力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來發現,若學生只是一味的被動接受知識,是難以有所發現與創新的。因此小學美術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要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本文指出了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能動性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能動性,僅供交流使用。
關鍵詞:
美術 教學 能動性
一、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能動性的必要性
在小學教學中,學生主觀意識想要學習與被動的學習所達到的教學效果顯然有很大的不同。我國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師會將所有的知識點都告知學生,基本上不需要學生提前預習,也不要學生提問,這就養成了學生依靠教師的心理習慣,而這種習慣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起著消極作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這種習慣的存在也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難以讓學生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因此美術教師要重點對學生的能動性進行培養。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綜合實力已然成為小學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美術教學作為學生必學的一項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創新能力、藝術鑒賞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學主講理論,而后在黑板上作畫,學生在聽完理論講解之后,跟著教師繪畫的步驟,開始臨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主要是看臨摹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局面,很多小學生原本對美術繪畫非常感興趣,愿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去作畫,但是教師給予的評價卻很低,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對于美術學科都抱著可有可無的狀態,逐漸失去學習興趣。事實上,當前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目標是依靠學生自我發掘、自我創新,充分發揮出自我主觀能動性來實現的,而目前教師并沒有提供給學生這樣的空間,有些教師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極大的影響了小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能動性的方法
1.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程度,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在小學教育階段,美術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課堂之上只有讓學生融入其中,才能夠使其有所領悟,否則一切都只是浮于表面。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可以加以引導,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操作,而后讓學生自行發揮想象隨意操作,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此保證教學有效性。比如教師在講解“閃光的煙花”時,首先告知學生繪畫“煙花”的基本技巧,要求學生預先準備好各項工具,比如畫筆、涂料等。而后就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繪畫自己生活中見到的各種煙花,或者是自己想象中的煙花,不拘一格。這就給予了學生充分的信任,讓學生自由發揮,最大程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一些經典的、著名的有關煙花的畫作進行講解,深入剖析繪畫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便為學生日后學習創作指明方向。最后學生相互點評,教師點評,給予學生支持與鼓勵,以此讓學生真正的對美術感興趣。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任何一個畫作,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就能理解出不同的內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可以針對某一個帶有爭議的畫作進行討論,也可以針對某一個話題進行討論,來讓學生各抒己見,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會進一步加深對美術的了解,而且這是讓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最好方式之一。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到學生認識美術的水平,這對日后的教學設計、教案安排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最為重要的是,討論往往會帶動課堂氣氛,使得課堂整體氛圍既緊張又輕松,而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因材施教,強化學生創新能力。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也是教師應有的教學理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有意識地因材施教,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受到鼓勵與啟發,讓每一個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能動性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創作靈感受到更多啟發。例如《萬綠從中一點紅》是和生活實際聯系較為緊密的一節教學內容,很多小學生都見到過大自然中綠葉襯托花朵的現象。為了加強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大家在課堂上展開自由創作,讓大家隨意表達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些花園景觀。教師在批改小學生作業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同一命題,學生所繪出的美術作品皆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更需要善于觀察學生美術作品中展現藝術才智的“亮點”。例如,有的學生在運用色彩方面表現得更為和諧,有的學生在構圖比例上更加出色等,在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后,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地發揮這一方面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推動學生個性與創新意識的形成。教師只有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們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才能夠進一步得到發展與深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能動性,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也并不復雜,只需要教師預先作出更多的努力,精心的設計教學方案,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等,久而久之,相信美術教師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主動能動性。
作者: 劉洋 單位: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正源鄉中心小學校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木魚鎮幼兒園
參考文獻:
[1]王珊珊.情感體驗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的擴展[J].新教育,2010(02).
[2]葉琦.從學生畢業創作反思美術教育[J].新教育,2010(02).
[3]周冬蕾.兒童美術教育問題及對策探討[J].新教育,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