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術資源在初中美術教學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地方美術資源指的是在該區域內經過人們逐步傳承下來的一種美術資源和文化資源,更是人們生活集體智慧的成果,這種美術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獨特的風貌。德州地方美術資源是指在改地域內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資源,是德州地區人們長期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的過程。它包含了該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傳統,德州地區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美術文化資源。
傳統美術教學在初中課程中只是一門輔助課程,學校和家長都不十分重視美術課程,只有一些愛好美術的學生才認真學習,美術課程在傳統教學中沒有體現出真正的價值,更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進步和國外新的教學模式的融入,我國加大了改革教學的力度和方式,全面貫徹深化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因此新的教學大綱對初中生的美術課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一)老師對美術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夠全面
國家為了培養中小學生的審美觀、想像力以及創造力,規定在中小學課程中開展美術教育,隨著國家教育的不斷改革,美術教育早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州市作為三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處于中等水平,與一線的發達城市相比,教育資源相對落后,特別是作為不列入考試內容的美術課程,老師更是缺乏創新的教育方式,傳統的教育理念阻礙了該地區美術資源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對于德州市區的中學老師來講,老師基本能夠按照國家教學的規定,利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學生學習,開發智力,將美術課程融入到大自然和歷史文化中;二是對于處于農村的中學老師來講,仍然按照傳統的教育方式,不重視學生的美術課程,更不能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美術資源與美術課程結合起來,美術課程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美術課程教學急需進一步改革。
(二)初中美術課程教學方法不夠創新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展的時期,他們善于探索和發現身邊的新事物。因此,這一階段應以培養廣大學生發現美和創造美的審美觀念,盡可能的將美的東西與教學資源相結合,陶冶學生的情操,積極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創造生活以及感受生活的興趣。然而,目前很多老師只是把美術課程當成了一門基礎的選修課,仍沒有發現適合中學生成長的教學方法,沒有提升課堂的教學目標。
三、德州地方美術資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將地方美術資源融入美術課程,對于地方美術課程教學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在現階段,中學老師可以廣泛關注國家教育改革的方向,積極引導學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例如在當前保護環境的重要時期,老師可以引入環保美術工藝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本文選取其中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美術資源-德州梁子黑陶文化作為分析的對象進行分析。德州梁子黑陶文化在2014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文化在德州的發展已經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黑陶的制作工藝從成型到燒制再到雕刻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與美術緊密結合,特別是在雕刻環節,雕刻大師更是將中國傳統美術文化的影雕、素描以及浮雕等藝術與黑陶文化融合在一起,體現了我國黑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黑陶的制作原料主要是泥巴,因此將德州梁子黑陶文化與該地區初中美術教學資源相結合,讓學生在動手玩泥巴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和了解我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感受文化帶來的樂趣,寓教于樂,更能激發學生求知的心理。
(二)將地方美術資源融入美術課程,開拓學生的思維
當地的美術資源是一種文化的代表,更是該地區勞動人們生活習慣、生活環境以及心里愿望的表現。老師再讓學生感受黑陶制作的每一個環節,學生都能體會到藝術的靈魂。例如,在制作黑陶時,要將泥巴不停地轉動才能成型,藝術成型的過程體現了制作者心里的思維,然后,學生可以感受在自己制作的工藝品上用不同的工具雕刻成不同的圖案,學生看到栩栩如生的動物、人物以及圖騰出自自己的手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老師相互溝通和幫助,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開拓了自己的思維,提高了動手實踐的能力。因此,積極挖掘地方美術資源,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的美術資源,將地方特色美術文化和當地的美術課程相結合,不僅可以豐富中學生的課程教學,更能將我國具有優良的傳統文化、民間深層次的文化藝術以及歷史文化傳承下來,同時這也是學校積極開發、探索以及實踐的過程。
四、結束語
我國對素質教育的發展和研究越來越深入,為了培養新一代的人才,社會各個階層都十分重視中學生美術課程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了學生的潛力,活躍課堂氣氛,也更加提高了學生創造力、動手能力。將地方美術資源與美術課程相結合,已經成為我國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發展趨勢。
作者:王娜 單位:德州學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