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案例教學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發展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我國新的教育理念提倡美育,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由于美術學科不是高考統考的必考科目,部分學校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方面的培養不夠重視。因此,如何更好地應用案例教學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該文分析當前高中階段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案例教學;美術;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素質教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也更加注重對學生整體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意味著教育思維方式的轉變,從而引發了人們對高中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置方案、知識內容構架、學科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與思考。這一改變,主要表現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不再僅僅注重考試成績,并進一步明確了各類課程的學分比例和功能定位,優化了課程結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課程教育,既滿足了學生高考升學的需要,又讓學生有了多樣化的學科體驗,從而培養他們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其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美術素養是新課標中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指人們對美術的感受、體驗、評價和能動創造的能力,源于人們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與接受。在高中階段,美術教育的任務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與創造力,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在美術課程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美術、愛上美術課,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標高效課堂的推進,很多學校愈加重視美術教學,但部分學校的美術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在部分學校的實地觀摩,參閱相關資料,認為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資力量不足,課堂形式單一
在美術教學中,師資力量、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硬件配置都是影響美術教學實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師個人的美術鑒賞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作品的感受和認知。在高中階段,部分學校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出現了其他任課教師占用美術課堂教學時間、兼任美術教師的現象。這些教師難以把全部精力放到美術課堂教學中,而且術業有專攻,一些非專業美術教師的教學知識儲備量有限,在知識、技法的傳授中,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硬件設施的限制、教師自身水平的差異及其對待工作的態度,導致部分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過于側重對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師生間缺乏互動、討論和交流。以往的教學方式雖然具有一些優勢,在理論知識的傳授上更具備邏輯性且相對高效,但美術課程更多的是感性內容,它重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因此,在以往的授課模式中,部分學生很難從中感受到美術之美,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不高,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也難以得到有效實現。
2.管理者和學生對課程重視不夠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要想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要不斷改革與完善美術教學。案例教學具有開放性和啟發性等特征,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對美術案例教學的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教學的實施。由于美術學科不是高考統考的必考科目,美術課程的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因此,部分學校對學生在美術素養方面的培養投入不夠。而作為美術案例教學的主要參與者,部分學生雖然比較喜歡美術課,但只是認為上美術課比較輕松,難以全身心投入美術學習。
3.缺乏對教師和學生的完整評價體系
教學體系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進步,必須要有相應的衡量標準。但是,部分高中的美術案例教學尚沒有形成較為合理的評價標準。就學生而言,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是依據學生創作的畫作,而僅僅評價一幅畫容易喪失美術作品的多樣性。此外,不同的教師對同一幅畫的評價標準不同,難以客觀、合理地評定學生不同階段的課程水平和綜合能力。對教師而言,一名美術教師怎樣才算上好一節課,一節優秀的美術案例教學課應該具備哪些要素,都需要有相應的評價標準。一些教師認為,只要對相應的教案、說課設計、板書設計、教學方式等模塊圖1各打一個分值,分值高就算是一節成功的課。一些教師精心準備了設計案例,但講課方式比較機械化,這樣的美術課堂也難以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久而久之,部分學生會對美術失去興趣。因此,如果沒有形成客觀、合理的評價標準,只是憑借教師的主觀判定,將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并會阻礙素質教育的發展,讓美術案例教學陷入僵局。
二、案例教學在美術教育中的優勢體現
以往的高中美術課堂以講授法為主,即教師通過語言講授系統的美術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臨摹畫作和寫生;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機械地記憶知識與模仿技法。與之相比,案例教學有著完全不同的模式,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觀性較強
美術案例教學主觀性較強,學生需要通過感知、體驗、想象、分析、判斷等感受教學的全過程。在美術案例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主動參與美術案例學習,可以獲得感受、體驗與思考。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感受探究的過程、在案例分析結束后做出合理的判斷,這是學生作為主體獲得審美感受的過程。這種師生之間的互動鑒析,正是對美術案例教學本質的體現,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順利開展下一步的教學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互動式的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在預設的情境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主張學生自主思考。整個教學以文化理解為主線,以圖像識讀為散發點,以審美態度為核心,以創新能力為目的,最后以美術表現為延伸,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美術知識和技法,而且可以讓學生了解如何欣賞美,并從中領悟美的內涵,提升創新能力。
三、改進高中美術案例教學的主要對策
高中美術案例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阻礙因素,如以往的高中美術教育更側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美術案例教學是對知識與技能的鞏固,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它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教師應該認真審視美術案例教學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為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1.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健全知識結構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知識層面的深度與廣度往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模式應不斷改革與完善,以往的美術教育也必然要轉變為符合當今學生知識結構、學習水平和心理特點的現代美術教育模式。為了加快現代美術教育改革的進程,教師需要轉變思想和態度。在思想上,教師要重視案例教學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開發、設計出更適合現代學生的課堂案例,同時拓寬并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反思和總結教學經驗,最終找到適應現代高中美術教育的高效教學模式,從而在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觀念。第一,教師應做好充分的學情分析。不同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接受能力都有所差異,了解學情才能對課堂教學效果做出合理的預設。對學情的合理分析是開展美術案例教學的前提。第二,教師應適當學習相關學科的知識。如今的教學倡導關聯性,而美術學科又是一門集歷史、文化、實踐、科學等多種因素于一身的學科,其本身就具備很強的關聯性。教師如果能夠有效開展課程之間的關聯教學,那么美術課堂的廣度和深度都會得到很好的拓展,且對學校管理者、學生和家長來說都具有積極的影響。這樣不僅會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且能使學生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實施美術教學的阻礙因素。
2.創新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效率
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然而,以往的高中美術案例教學存在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效率不高等問題。部分教師在課堂中習慣運用講授法開展教學,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講臺下聽課,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學生之間也缺乏交流學習體驗的機會,教師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難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要想改變這一現狀,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勢在必行。良好的教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讓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體驗和思考。師生合作探究可以讓學生由被動聽課變為主動接受,學生的學習觀念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在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中,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新穎而有趣。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畫家的名作,并講授畫家是如何創作的,讓學生自由展開討論,并以此為靈感創作一幅新的畫作(圖1)。為了順應教育的大趨勢,教師要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摒棄以往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了調動學生在美術案例教學中的積極性與參與度,美術教師必須不斷反思自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建設高效課堂的目標。
3.建立系統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學長足發展
系統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促進教育的發展、提高美術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衡量標準應根據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確保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制定相對完善的評價標準。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時,教師可將診斷型評價、過程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學生對美術史論知識的認知和繪畫技法的記憶等表象上。教師要教會學生學以致用、不拘于傳統、發揮想象力、勇于創新。只有這樣,評價體系才能形成相對完整且多樣化的格局,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達到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過程評價往往比結果評價更加重要。
四、結語
案例教學的時代性、基礎性、可選擇性在美術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與創造力,而且為不同興趣和專長的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間;同時,也讓每一位教師更有責任感,使他們在教學中不斷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完成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鄧琳.高中美術鑒賞課課堂情況實踐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2]勝利.案例教學在美術欣賞課中的探索.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郝雅莉.案例教學法在《美術教學論》課程中的理論研究與運用.華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作者:何冕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