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傳統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財富,其歷史悠久、類容豐富。種類繁多。而其中的思想情感和偉大的思有很多都體現在藝術之中,最近這幾年,小學的美術課堂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和傳統文化有關的類容,教師們開始在課堂上運用傳統民族文化像同學們傳輸教導我們自己的藝術,讓同學們明白我們自己藝術的內涵價值。在這種藝術教學中,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民族文化情感的理解,實現傳統藝術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美術;傳統文化;文化傳承
美術課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讓學生去理解和認識我們的傳統藝術,進而提高他們的審美鑒賞能力,這樣還可以適當的增強他們的文化意識。教育改革后,教育部規定要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加強學生的自主意識,所以,這就更需要教師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美術教學的課堂之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化內涵,讓學生明白美的含義和真諦。同時美術課堂也不能完全拘泥于傳統文化,現代文化也是相當精彩的,要學會將傳統與現實相結合,才能吐故納新,增強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一、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拿來主義,要有篩選,有所選擇
1.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小學美術教育的過程和內容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與傳統文化有著本質的聯系,兩者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相關的,因此完全可以在小學推廣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各種藝術技能,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指導,在指引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要拘泥于古板,要學會創新的將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行,不然是難以達到教師理想的效果的。傳統文化是根,沒有傳統文化,是不可能有現代文化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并行使用,才能達到最大效果。這樣做的話還有效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質和高尚道德,有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綜合素質。
2.有利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高美術對社會生活的貢獻度
為了防止現代教育和現代文化脫節,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與美術教學結合起來。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了解中國文化的獨特性,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此外,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他自己說欣賞說喜愛的東西,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小學美術教師需要主動承擔起這份責任,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工作,提高美術對他們現在以及未來生活的影響。
二、小學美術教育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可以幫助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1.挖掘美術的民族特征,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
將藝術系課程融合進和文化課程,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觀賞和發現美的機會。在學校里,學生可以在藝術中觀察自然、社會和生活,通過這些觀察能幫助學生理解美的真諦,并逐漸使其產生自己對于美的理解。此外,我們民族的精神藝術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了解本民族藝術和我們自己的情感文化,在提高學生技能的同時,還能極大提高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認同感,對我們自己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2.將中國民族藝術和文化融入到美術教室
(1)分類優秀文化,使學生能夠了解和學習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和深厚的,那么中華文化的藝術也是一樣。但藝術只是一個總稱,有不止一種類型。如捏泥人、撿彩紙、刺繡等許多種類,這些種類有很多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些藝術種類都是我們的祖先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創造發明的藝術形式。在小學美術課中,教師不必堅持理論教育,其實完全可以與學生互動,親自帶領學生進入傳統文化藝術的殿堂之中。如在班上帶領學生一起捏粘土,組團帶領學生到美術館參觀中國畫并請專業的導游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傳統文化的深刻性,增強民族自豪感。
(2)要將民間藝術與藝術教學的完美的結合起來,豐富美術教學的教育形式
教師可以在地方政府和學校同意的情況下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教學,引導學生在藝術作品中接觸到盡可能多的優秀民間藝術。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對民間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這思考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相關的傳統文化。此外,學生在選拔過程和物質實踐中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會對學生產生微妙的影響。
3.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教導大家畫國畫,畫之前當然是要欣賞,欣賞國畫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同學們會慢慢沉浸其中,逐漸接受這種思想觀念。學會如何去欣賞,從那個角度欣賞等。欣賞完畢之后就是畫畫了,教師可以從眾多國畫中挑選出一副比較簡單易于臨摹的畫讓學生畫,并設置一定的獎勵,激發學生畫畫的動力,首先讓學生自己探索應該如何去畫,讓他們看看看上去十分簡單的國畫,實際畫起來會如何。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和感悟,最后由教師收尾,親自上手,現場臨摹,并一邊臨摹一邊講述其中的細節,其中的美感,其中的注意事項等,這節課結束后,還可以布置類似的家庭作業回去讓學生自己畫一幅試試,讓他們在學習之后也可以進行探索,這樣體會得會更深,也會記憶良久,同時,對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4.不要將美術與生活分開,要讓同學們懂得:美術即是生活,生活也是美術
要加深人們對民俗文化的認識,將當地的藝術資源適當的引入到小學中來,教師可以把社會上的一些藝術資源引入課堂,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直觀地體會到傳統文化帶來的魅力,教師還可以結合本地特色,增加各種實踐活動和開發實用課程,這樣可以為學生可以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豐富課堂教育內容,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當地的藝術類別。當同學們在熟悉的藝術環境中成長起來后,這些記憶會激發學生的文化認同,從而接受傳統文化也會變得更容易,還能激勵他繼續鉆研探索。此外,在學生吸收了傳統的民族民俗文化后,又因為其自身的現代屬性,能夠對傳統文化進行一定的現代化,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依舊徐徐生輝,光彩依舊。現代小學教育不能與傳統的教育一樣,只是為了教導學生知識而教導,而應該是為了教導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而教導,因此,學生與老師之間不應該是上下級關系而有所隔閡,而應該是做朋友。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這種教學氛圍,不能只是一味的講課,要講更多空間讓給學生們,并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懂得學習的真諦,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這樣他們才會記得更深,體會更加強烈。教師不僅要注意在課堂上使用傳統的上課方式,更要注意引進現代化的教育體制。如上課給學生們放幻燈片、放紀錄片等,這樣可以讓學生不在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課本只有看和讀這兩種功能,而且比較枯燥乏味,網絡就不一樣了,聽說讀寫樣樣俱全,教師上課可以放一些經過篩選的對學生有益的視頻,讓學生在看電視的成功中不知不覺的體會到文化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教導學生一些現代化的工具,以方便學生能更好的去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藝術,讓傳統文化迸發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芮鵬媛.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傳承傳統文化———以蘇少版小學美術《皮影戲》為例[J].藝術科技,2015,(11).
[2]周月紅.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精髓———談民族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160.
[3]王文彥.在小學美術教育中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J].華夏教師,2018,(10):90.
作者:馬愛明 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