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小學美術教學的實效性也在不斷提升。實效性是指實踐活動的預期目標和結果之間的聯系,直接關系到實踐結果能否完成。該文主要分析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
小學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繪畫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基礎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想象空間和繪畫空間,讓學生能夠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體會到美術的魅力。小學生喜歡在美術課堂上開展各種類型的創作活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無拘無束地想象、創新。小學美術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一、更新美術教學理念
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以教師傳授為主,教師的思想意識決定著教育行為。教師只有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上有所進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占主體地位。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引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畫家,而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當中學會實踐,理解不同的文化,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美化自己的生活。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美術技能,而且要從中體會美術的價值與魅力。教師合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斷成長,在美術中獲得真正的快樂。教師在教學生繪畫的時候,不能束縛學生的思想,應該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探索和發現身邊的事物,并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拓展美術教學的資源
小學美術教材的內容比較簡單,需要教師補充美術教學資源。教師應該善于發現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使美術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如,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搜索傳統的名勝古跡、民俗文化等,這些豐富的資料都可以成為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
三、豐富教學方式
教師只有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采取的教學形式要符合教學的規律和原則,要為小學美術教學奠定基礎,還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小學美術教學常規的教學方式有講授法、練習法、演示法以及參觀法等,教師長時間運用這些教學形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美術教學應生動有趣,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可以運用微視頻、動畫片、講故事、聽音樂、模仿秀或者做游戲等方式,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四、創設學習情境
教師要準確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教師只有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習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理想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出生動可感的環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美術蘊含的動態美,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把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把美術教學具象化,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
五、完善教學評價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注重學生美術學習的表現。教師應該保護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美術作業展示的多樣性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以往美術教學單一、枯燥的局面。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教學的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美術。教師在課堂上巡回指導時,針對每名學生作業的優缺點,應及時給予講評,提出建議。對于學生作業的最終評價,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從色彩、造型等方面提出建議,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展示作業的機會,筆者根據不同類型的課程設計不同的作業呈現方式,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藝術成果的平臺。
六、結語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發揚個性、積極想象,讓學生理解不同形式的美,并敢于運用不同的手法表現美,從中體會美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阿松.論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實效性研究分析.劍南文學(下半月),2012(9).
[2]王哲.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實效性分析.美術大觀,2015(1).
作者:倪珮璐 單位:青島普集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