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藝術課程教學與相關文化課程教學一樣,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學是藝術教學的一個分支,需要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會審美,進行審美。經過較多審美活動的開展,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奠實藝術審美的基礎。
關鍵詞: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人們多在學生的畫畫、涂涂上思考,之所以僅在這方面進行思考,是因為多以學生為主體,貫穿于美術教學的全過程。多以為給小學生美術學習的多畫畫、涂涂,那學生即可在比較自娛自樂的畫畫、涂涂、塌塌上提高美術能力。其實,這樣的思考不僅僅不符合美術教學的要求,也不符合學生接受美術教育教學的需求。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應當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充實學生的審美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需教師肩負審美職責
從相關意義上說,一個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那所教的學生當會接受到相當理想的教育。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最為明顯的體現是肩負起自身教育教學的職責,那所實施的教育教學多是比較全面的,也是比較實在的,更是比較完美的。由此,美術教師要肩負起審美培養的職責。現在的美術教材內容都比較豐富,它不僅僅需要學生去畫畫、涂涂,更需要學生在審美的基礎上去畫畫、涂涂,進而實現審美意義上的畫畫、涂涂。如和學生一起學習四年級下冊第一課的《色彩的對比與和諧》時,如果不讓學生進行比較理想的審美學習活動,學生沒有去欣賞大自然中小鳥如翠鳥的顏色鮮艷,學生沒有去欣賞大自然中花朵的姹紫嫣紅的鮮艷色彩,學生則不太可能對色彩產生一些特殊意義上的喜悅感。人們可以去做出這樣的設想,學生不能對小鳥和花朵外觀鮮艷色彩產生喜悅,那學生則完全不可能有興趣將相關于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的事物畫畫、涂涂的比較理想,甚至就是相當理想的。所以,在具體教學這部分內容時,給學生以欣賞事物的機會,學生則從事物的欣賞中發現繪畫也好,生活中的用品也好,都會與色彩發生比較緊密的聯系,有的體現出色彩的對比,有的體現出色彩的和諧;有的和諧中增加著對比,有的對比中增加著和諧。當學生在有所發現的基礎上,用水粉色去畫畫、涂涂時,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就近于相關意義上的統一和生動。
二、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需教師給予審美時空
可以比較夸張一點的說,世間萬物都是比較美的,甚至就是相當的美。世間萬物的美,有的體現在世間萬物的色彩上,有的體現在世間萬物的形態上;世間萬物的美有的體現在單一上,也有的就體現在整體上;世間萬物的美,有的體現在靜止形態上,有的體現在動態發展變化上。世間萬物的美,有的可以是比較長時間地予以呈現,有的則如同“曇花一現”。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需要培養學生審美的功夫,而且就是某些意義上的硬功夫。建立學生審美意義上的硬功夫,不是一蹴而就,從相關意義上說,小學生審美的習慣都不為怎樣的理想,不管如何美麗的形態、色彩和變化,往往都是那樣的過眼云煙,都不去進行比較仔細的端詳。從這個角度說,學生欣賞的過眼云煙,是獲取不到欣賞效果的,也不可能獲取美術教學之審美價值和意義的。所以,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需教師多給學生以審美時空。學生審美時空的多給予,需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欲望,如果學生沒有審美的欲望,再多給其以時空,學生也是不可能去利用起來的。激發學生的審美欲望,可以圍繞相關的美麗,引導學生換個角度進行欣賞,讓學生在換個角度進行欣賞的基礎上產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覺。學生產生的感覺不一樣了,審美的情趣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變化多是向著審美理想情趣方向發展的。
三、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需教師促進審美實踐
小學生對充滿動態意義上的玩是勁頭十足。但如果讓其專門去欣賞美術教材的畫圖,有時則顯得有的惰性。為什么小學生對美術教材中的畫圖沒有興趣呢?因為小學生的欣賞能力與美術教材中的具體畫面存有較大的距離。如美術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唐代婦女發飾”,這是“穿穿編編”中的學生觀察欣賞的內容。小學生對“唐代婦女發飾”能夠欣賞出什么?從相關教學的實踐看,小學生多沒有能夠欣賞出什么子丑寅卯來。應當說如此的欣賞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針對這樣的情形,教師需要對此進行思考,以覓尋到比較良好的審美實踐的途徑和策略。就說對“唐代婦女發飾”的審美意義上的欣賞,引導學生從“發飾”的角度去欣賞,引導學生從距今幾千年的角度進行欣賞,從唐代婦女在“發飾”的角度去追求美的角度去欣賞。讓學生能夠產生這樣的感覺:愛美之心,古往今來,人皆有之。唐代婦女發飾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十分追求美,我們則應當通過自己的欣賞去發現古代勞動人民在穿穿編編上的應用,在穿穿編編方面的創造。這不僅僅讓學生去發現勞動人民的創造美,還發現勞動人民的勤勞美。這也不僅僅讓學生去發現,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一種穿穿編編的實踐意識,產生一種穿穿編編表現自身生活的強烈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教師促進學生審美實踐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相當迫在眉睫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岳麓書社,2007
作者:朱春弟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莘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