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歷史教學學生非智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學習動機的刺激與引發
經、史、子、集是古人學習的主要科目,史排在第二位,可見古人對歷史的重視,其原因非常簡單,古代帝王將相用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世。而我們學生則可以通過學習歷史中的各種人物來給自己將來的發展做定位、做榜樣。在歷史課中我相信每位學生肯定愿意去做精忠報國的岳飛、遠洋航海的鄭和、收復失土的鄭成功、虎門銷煙的林則徐。而對那些惡名遠揚、賣國求榮的大奸臣們都會避而遠之。有了榜樣型的動機后就會確定學習發展的方向,有了正確的方向就不會出現南轅北轍的事情了。
1.重視學習目的的教育
學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在歷史教學中尤為突出,要啟發學生將來有一天會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參加工作,那么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是每個學生都要面對的環節,而我們歷史課中的人物、事件等正是教我們怎么去做事做人的。
2.創設“問題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歷史課中的著名人物、事件、戰爭等都是學習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而對此問題教師可以創設情景,如,古代戰爭的兵器、戰場中的地形等。通過故事的形式將知識融入,讓學生聽起來如歷史再現,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歷史課產生興趣時就會主動學習,并積極地尋求相關的課外知識閱讀,這樣學習效率必然會大幅度的提高,那如何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呢?除上文所述的“目的教育”“問題情景”外還可以輔之以下措施。
1.轉變觀念,更新思想
歷史課的乏味是每個師生的共識,因為它們沒有化學課實驗的“娛樂”,也沒有在數學課中解出難題時的“成就”,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死記硬背,越硬背越乏味,越乏味越硬背,最終便形成了將興趣變為零的惡性循環了,要想提高學習的效率就必須將這種惡性循環打破,因此我們必須讓師生轉變觀念,更新思想。在教學中多利用歷史課中的人物戰爭特色將學生融入進來,這樣的教學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法新穎,激起興趣
讀史以明智,這是學習歷史的最簡單理由,這種智不僅僅是小聰明,更重要的是大智慧,我相信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智慧。有了這種理由做前提,再配合其他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歷史場景再現,教學會變得更加生動,這樣的歷史課還會出現學生厭學的現象嗎?
三、學生情感的調動與培養
教學中只有學生有了愉悅、信心、熱情等積極的情感,才能帶來教學效果。可以說,情感是教學中的潤滑劑、催化劑。如何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呢?
1.熱愛學生,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身為教師應首先以師德為重,要熱愛自己的每位學生,同時要在人品方面作為學生的榜樣,要做到如天空中的一輪太陽,要讓在課堂中上學習的每位學生感到溫暖,達到讓學生喜歡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對教師所傳授的教程效率就會大大的提高。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煥發學生的學習情緒
美好的天氣會帶來舒暢的心情,舒暢的心情同時會帶來學習效率的提高。而活躍的教學氣氛同樣也會得到同樣的效果,要想營造活躍的氣氛就必須從情感中與學生調動。
四、結語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本人深深體會到:正確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學習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歷史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我們要牢固確立素質教育的觀點,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得到和諧的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作者:張林芳 單位: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