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課改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教師應改變教學策略,深入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培育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體驗,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水平,尤其是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必須改變固有的問題,關注學生的成長、關注學生的進步,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表現,加強核心素養的培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一、核心素養的培育意義
高中歷史教學的體系正不斷完善,為了讓學生健康成長、快樂發展,培養出新時代祖國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師應不斷調整核心素養的培育方式,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在學習、應用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能站在正確的角度思考問題,使未來的教育工作開展得到足夠的保障。核心素養的培育模式、方法旨在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同學們在自我鍛煉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挖掘歷史學習的興趣點,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同學們在歷史知識的應用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核心素養的培育,還可以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端正學生的三觀,讓他們在歷史的學習中獲得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而不是單純只為了考試。核心素養的培育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大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針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新內容確定全新的教育方法、路徑,對未來的教學工作做出系統化的調整、創新,再不能憑陳舊的教學經驗完成全新的教學,否則一定不能得到優良的教育教學成果。
二、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教學案例應用較少
現代化的高中歷史教學引起了教師的高度關注,很多教師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習慣于通過灌輸式方法展開教學,看起來教學過程完美無缺,實際上并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造成許多問題、留下許多漏洞、缺少合理的思考。在教學案例較少的情況下,無法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導致同學們對歷史失去了興趣,在學習、思考方面也沒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綜合能力。新課程、新高考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中歷史教師要充分運用案例教學,積極轉變教學策略,采用合理的新穎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取得滿意的教學成果。
(二)現代化教學技術運用不充分
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歷史能力,但在現代化教學體系不健全、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不充分的情況下,不能給學生帶來較高的學習收益,也影響了日常的教學。例如,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完全按照固定的套路實施,只注重課內資源的使用,對課外資源沒有進行有效的融合,課堂教學便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高中歷史教學的很多場景得不到良好的展現,各類教學任務的實施始終無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技術也沒有得到有效應用,在多種問題共同影響下,高中歷史教學便產生了許多問題。教師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樹立現代化教學的意識,合理充分應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為教學提供可靠、可行的現代化教學體系和手段保障。
(三)教學氣氛枯燥
隨著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學氣氛的營造也成為影響課題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師不注重課堂教學氣氛的營造,沒有使用趣味性的方法去推進課堂教學。例如,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師都在強調考試的重要性,沒有把握好各類歷史知識的多元化、情境化、劇情化呈現,課堂氣氛枯燥,很難帶領學生走進歷史、體味歷史、進而感知歷史,更難以提高學生的素養能力。而且,教學氣氛枯燥的情況下,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加大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弱化了課堂互動的效果,降低了教育教學效果。
(四)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高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抱守陳舊的經驗教學,不去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要求。新課程、新課改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教育模式雖然應用了很長時間,但與新時期的教育要求已不相符合。高中歷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知識、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做到理念常新,方法常新,效果常好。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應用教學案例
高中歷史教學的初期階段,應加強核心素養的滲透,通過不同的教學案例,帶領學生融入歷史情境,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增強歷史的趣味性、直觀性,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電視劇《孝莊太后》的片段,當劇中演員說出“我是孝莊太后”這句臺詞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這句話錯在哪里,學生定會好奇心頓生,隨后教師告訴學生:“孝莊太后是謚號,謚號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稱號,謚號在生前是不能由本人說出的。”這樣學生對謚號這個名詞一定會有深刻的理解和明確的認識。總之,通過借助案例進行教學,能夠應用多媒體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在直觀歷史場景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二)科學運用創新性教學方式與技術
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方式、方法要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也要不斷更新,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技術的運用必須加強。例如,在《三國至隋唐的文化》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讓學生從展示的具體歷史圖片、器物中了解歷史的真相,觀察時代的變遷,物質生產的發展、認識的進步對文化的影響。通過對具體歷史文化現象的展示,讓學生對課程的知識點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比如對楷書書體進行多媒體展示,學生就能明確地把握楷書筆畫詳備、結構形體嚴整的書寫特點。與此同時,創新性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還可將不同時期的文化現象進行呈現、對比,便于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容易混淆、理解模糊的歷史事件加以澄清。
(三)活躍課堂氛圍
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思考、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例如,《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這一節,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剪輯比較貼合歷史史實的影視劇片段進行教學,讓同學們在歷史學習中獲得直觀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就可減少傳統講授教學的枯燥與乏味,從而也就改善了煩悶死寂的教學課堂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也在輕松愉悅中獲得了知識和關鍵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能力,有效落實了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
(四)不斷提升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
核心素養的要求下,高中歷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一是要不斷學習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做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文章。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為祖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二是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歷史專業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尤其是掌握歷史研究最前沿的知識,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和前進方向,以史為鑒,開拓創新。三是加深對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并自覺在教學中貫徹落實,引領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觀點,樹立學習歷史的時空觀念,增強歷史的理解與闡釋能力,培育愛國、愛黨、愛家的家國情懷。
四、總結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體系日趨完善,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落地生根,教育教學方法日新月異,教育教學成果日益顯著的當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準確把握現行高中歷史教學的問題與不足,遵循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立足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立足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不斷調整教育教學的方法與策略,在教育教學的大道上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徐小燕.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J].求學,2021(36):67-68.
[2]薛鋒.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Python的教學思考[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07):3-4.
[3]劉金玉.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高中歷史單元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2021(20):59-60.
作者:樊有杲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