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社會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教師重視高中歷史的教學,是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現代的歷史高考中也越來越重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考查。因為這樣不但可以體現中國豐富、悠久的民族文化特色,還可以有效促進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轉變自己教學的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開展歷史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本文就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學展開了探究,希望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歷史傳統文化的水平。
關鍵詞:高中歷史;傳統文化;教育教學
中國有著非常深厚、悠久的傳統文化。對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隨著當代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沖擊,特別在青少年身上可以體現出來。所以,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從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來看,教師的教學通常局限于歷史教材,一般很少會有教師把教學的內容和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緊密的結合,致使學生也沒有很高的傳統文化意識。所以,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提升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一、深入挖掘歷史教材,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歷史教材作為課堂主要的載體,是歷史教學中的很重要的教學工具,教師對歷史的教學不能單單局限在教材。教材往往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我國歷史的知識結構編制而成的,教師要深入挖掘歷史教材,在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時,不要只是給學生傳統理論方面的知識,要結合教材里的史料內容一起教學,這樣才可以加強歷史教學的說服力,從而有效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3第一單元中關于“百家爭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材,以荀子的觀點作為例子來給學生進行講解。在教材中往往會穿插一些與知識點有關的史料內容,或者有一些著作,教師要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整合來促進學生的理解與吸收。教師可以把荀子在《榮辱》里有代表性的觀點找出來,特別是“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這一句很好地代表了荀子的觀點。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荀子的觀點,也進一步掌握了儒家傳統的文化。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通過“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歷史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非常單一,學生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認真地聽講,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厭煩的心理,消磨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做成多媒體課件,在上課時播放給學生看。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歷史的知識點,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比如,在對高中歷史必修中“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小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把“孔子”作為例子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進行講解,提前搜集有關“孔子”的圖像和影視作品,或者是一些文化作品,在課堂上給學生觀看。學生就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到當時的社會風俗與習慣,在文字中要體現出“孔子”的各種觀點,幫助學生學習儒家思想的提出和產生的深遠影響,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學習的印象。
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般高中文科生的學習任務比較沉重,如果教師總是讓學生通讀歷史教材,學生就會對教材中繁多的文字失去耐心,不愿意進行通讀,嚴重的就會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根據教學的內容積極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創造出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的學習歷史知識。比如,在學習第一單元第三課“宋明理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做游戲,讓學生搶答自己所了解的歷史故事。學生就可以在愉悅的游戲中學到了歷史知識?;蛘呤亲寣W生對“儒家幾位代表人物的觀點”在游戲中進行競答,可以充分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歷史課堂的參與度。
四、結束語
教師要認識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學的重要性,運用各種方法來提升我國傳統文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課堂地位,結合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深入挖掘歷史教材,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傳統文化的興趣,營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從而有效提升歷史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了解與掌握我國傳統的文化,把我國的歷史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曉芳.試論如何通過高中歷史教學傳承民族文化,延續民族性格[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05-106.
作者:夏西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