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區慢性病管理在老年高血壓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壓管理中使用社區慢性病管理的臨床作用。方法:選取同一社區內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使用常規管理方法和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改善狀況和管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改善狀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管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高血壓疾病管理中,使用社區慢性病管理方式的臨床效果極佳,有利于患者改善自身血壓狀況,提高管理滿意度。
【關鍵詞】社區慢性病管理;老年高血壓
高血壓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主要特征為舒張壓、收縮壓增高[1]。本文選取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與常規管理方法進行對比,探究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在老年高血壓管理中的臨床效果,具體研究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同一社區內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后確診為老年高血壓疾病,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評判標準。對照組50例,高血壓病史1~3年,平均病史(1.5±0.2)年。其中男29例,年齡66~72歲,平均年齡(68.4±0.5)歲;女21例,年齡65~73歲,平均年齡(69.1±0.9)歲。觀察組50例,高血壓病史1~3年,平均病史(1.6±0.1)年。其中男28例,年齡66~71歲,平均年齡(68.1±0.6)歲;女22例,年齡65~73歲,平均年齡(69.3±0.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男女比例、病史方面對比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管理方法,患者診斷時,密切觀測記錄患者的血壓狀況,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配合醫囑進行常規治療,對無法前來診測的患者進行電話詢問,了解患者自測血壓等常規檢測數據。觀察組使用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具體管理模式如下:①健康教育:發放《中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標準手冊》,組織專門的醫師團隊定期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有關知識宣傳教育,并在現場對前來聽講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和檢測。②飲食管理:發放飲食注意手冊,指導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飲食,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不得暴飲暴食和食用油膩、辛辣類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多飲用水、牛奶等。③血壓監測:除在宣傳教育會上對前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測量外,組織專門的護理人員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高血壓自測方法普及,如有異常狀況隨時聯系管理人員。另管理人員定期上門對患者進行血壓檢測、記錄。④運動指導:叮囑患者禁煙禁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活動,加強自身體育鍛煉,呼吸外界新鮮空氣,以此增強自身的體質。⑤信息系統:建立高血壓患者檔案庫,記錄每一位患者的性別、年齡、家庭地址、家屬信息等,保持與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聯系不中斷,并將每次診斷血壓的測量結果記錄在檔案庫內,以方便觀測對比。⑥建立全面的管理系統:建立健全高速有效的管理團隊,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對突發狀況有著快速對癥處理的能力,成員由專門的醫師和管理人員擔任。⑦社區管理:在社區之中建設專門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活動中心[2],定期對中心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體檢,派遣專門的管理人員對中心內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基本狀況進行了解,預防危險因素。⑧服務系統完善:針對每位患者不同的血壓狀況,將患者進行等級區分,并從管理團隊之中挑選出專門的管理人員,形成具體負責各個等級的管理人員安排,進行各等級管理人員和相應等級患者之間的交流會議,加強患者和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充分利用院內、院外資源,對相應等級患者進行合理的指導。⑨成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組:在服務系統內將患者分等級的基礎上,將各等級內的患者進行組織化,公平挑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帶領同等級內的各位患者進行《中國高血壓自我管理標準手冊》具體培訓,并定期舉行一次小組交流會,進行小組成員之間病情情況和標準執行度交流,相互促進和監督[3]。⑩患者心理幫助: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針對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撫慰,心理問題嚴重者可采用精神狀況改善藥物和心理醫生輔導,保證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順利進行。
1.3評判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改善狀況和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由管理結束后專門發放的滿意度調查問卷為準,納入:滿意、一般、不滿意三種標準,總滿意度=滿意+一般。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由SPSS22.0系統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使用(_x±s)表示,分別采用卡方檢驗比較和t檢驗比較,P<0.05。
2結果
2.1舒張壓、收縮壓
觀察組患者管理后舒張壓、收縮壓降低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管理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作為臨床醫學里常見的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增長迅猛,成為了對人類身體健康發展最大的威脅之一,到目前為止,醫學上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治愈高血壓疾病,唯有不間斷的使用藥物和患者加強自身的體育鍛煉來進行降壓,若不及早治療,高血壓還會引起諸多疾病的產生,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等,會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為此,諸多學者在積極的探索有效控制和降低高血壓的方法,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因此誕生。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慢性病的發病原因60.0%是因為人類的生活方式,其中膳食不合理、身體活動不足、煙草和飲酒是更是慢性病發病的四大主要原因。我國高血壓綜合防治結果也表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個人健康知識教育、加強體魄鍛煉、合理的膳食行為等生活方式的轉變,可以有效的控制、降低患者的血壓。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便是針對患者的個人生活方式作出全面系統科學的管理,以此來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強健患者的體魄,達到控制、降低患者血壓的效果。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是一種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管理方法,與其他疾病管理方法不同的是,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著重強調主治醫生在整個管理流程之中的作用,特別是主治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聯系。通過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主治醫生必須加強自身與患者之間的聯系,并且針對不同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不同的具體管理方法,這對主治醫生的要求就很高,因此,主治醫生必須保持一定的責任心和積極態度,方能完善的去管理自己負責的那一批老年高血壓患者。且在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實施過程中,管理人員和老年高血壓患者都擁有著一定的自主性,管理人員不必時刻關注患者,患者也不必時刻和管理人員待在一起,在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有著一定的自由,大大的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同時,管理人員也會向患者及其家屬普及血壓自測等關于高血壓疾病方面的知識,且定期上門隨訪,增強了管理人員和老年高血壓患者之間的聯系[4]。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的使用,最大的益處便是在于增強了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健康意識,不管是在管理中還是在管理后的后續生活之中,患者都可以繼續運用自己在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中的所學繼續對自己加強管理,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保健和疾病預防能力[5],這也是對高血壓管理方法的一種延伸和擴充。在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老年高血壓疾病管理中,使用慢性病社區管理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血壓參數,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還能提高患者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被大力的推廣以及應用。綜上所述,社區慢性病管理方法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管理是極其有效的,可以有效的控制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患者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形成,值得被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囡囡.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現狀及家庭護理需求調查[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3):100-102.
[2]曹叢,郭秀君.我國社區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8):54-57.
[3]呂雄,董杰,張旭.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8):152-155.
[4]謝雨露,孫文茜,靳英輝,等.社區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7):549-552.
[5]吳俊,顧平,王東霞,等.社區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3):326-328.
作者:于京明 韓梅 單位: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