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大力發展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實現老年人在其周邊、身邊和床邊“三邊”就近享受運動健康服務,對于實現健康老齡化和健康中國戰略具有重大意義。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就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的概念、內容與屬性進行了探討,在對其發展背景及主要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老年人;居家養老;運動服務;健康服務
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劇,老齡人口日益增多,并呈現出速度快、基數大、空巢化、高齡化、失能化等特征,使得老年人照料、醫療、福利負擔愈加沉重。居家養老符合國情和人情,是社會和老年人的首選養老方式,我國逐漸形成“9073”“9064”的養老服務格局,即90%居家養老、6%-7%社區養老、3%-4%機構養老。基于我國居家養老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實現老年人在其周邊、身邊和床邊“三邊”就近享受運動健康服務,對于實現健康老齡化和健康中國戰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1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概述
1.1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概念
現在學術界還沒有針對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的明確定義。本文結合居家養老服務、健康服務、體育服務等相關概念和內容,將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定義為“政府和社會依托社區,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體育運動為手段,滿足老年人運動健康服務需求的一種服務形式”。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僅指上門入戶服務,廣義的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包括入戶和戶外服務[1]。其服務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運動健康服務,二是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社區老年運動健康促進中心等社區體育、養老服務場所,為老年人提供運動健康服務。
1.2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內容
凡是老年人在運動健康方面的需求都應成為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的內容。具體內容包括:運動健康指導、運動處方制定、體質監測、運動康復訓練、養生保健指導、知識講座、休閑娛樂、運動環境適老化改造、運動器材選購指導等,能夠提供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的機構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老年運動健康促進中心、社區市民健身(健康)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健身(健康)管理公司、康復保健機構、養老企業、志愿者服務機構等。
1.3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屬性
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屬于混合型服務產品,既具有公共服務產品屬性又包含私人服務產品屬性。一方面,公共服務可以分為純公共服務和準公共服務,純公共服務由政府供給,準公共服務由政府、社會組織、市場、社區等主體供給或者聯合供給。另一方面,政府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包攬所有老年人的運動健康服務,不可能滿足每位老人的個性化需求,尤其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和專業需求,那么這部分服務就屬于“私有”,主要由市場主體來承擔,老年人或其家庭成員直接在市場上購買所需服務。
2我國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發展背景
2.1老年人身心需要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持續發展,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7歲,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超過1.8億老年人罹患一種及以上的慢性病,比例高達75%,超過4900萬老年人失能失智,相當多慢病、失能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是以較低成本取得較高健康績效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2-4],運動健康服務有助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健康,從生理方面重在阻止及延緩身體機能的衰退,保持身體功能,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從心理方面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積極心態,改善孤獨感、提升幸福感,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從社會方面能夠維持和增強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和交往能力。
2.2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
截止到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4億人,占總人口的18.1%。我國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前20年快速老齡化,隨后是30年的加速老齡化,其后的5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將呈現超大規模,超快速度,超高水平、超級穩定狀態,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5.2億人,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達到39%[5]。快速老齡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不容小覷,預計2015年至2050年,全社會用于養老、醫療、照料、福利與設施等方面的費用占GDP的比例將由7.33%增長到26.24%,增長18.91個百分點[6]。老齡化導致老年人疾病經濟負擔加大,預計到2050年將達13萬億人民幣[7]。
2.3養老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人口老齡化背后蘊藏著龐大的老年群體對養老服務的巨大需求空間,為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8]。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將達22萬億,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經濟的支柱點[9]。根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預測,2014年至205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從8%增長到33%[10],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老年運動健康服務行業是養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10月,國家發改委頒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體育健身”列為鼓勵發展行業,2020年2月,國家統計局頒布《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其中包含老年體育健身服務、老年養生保健服務、老年體育產品制造銷售租賃等多種類別,為老年運動健康服務市場打開了創新發展的天地。
3我國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主要模式
3.1社區平臺模式
一是社區老年運動健康促進中心模式。以上海社區“樂活空間”為代表,由政府提供場地、購買體育公共服務,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參與投入管理,政府與市場深度合作。中心配備專業適老化健身器材,由運動健康管理師、康復治療師等專業指導人員,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體質測試、器械練習、團操課程、運動處方、慢病運動干預、知識講座、文娛社交等個性化、精準化健康服務。二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模式主要有二種:社區居委會管理運營(公辦公營)、專業化社會組織或企業運營(公建民營或民辦公助),目前中心由養老護理員、康復治療人員、醫護人員、社會工作者和健康管家等服務人員,通過組織體育活動、康復保健、娛樂休閑、知識講座等方式為居家老年人開展運動健康服務。
3.2企業運營模式
以老年運動康復企業、養老服務企業為代表,老年人或其家庭直接向企業購買老年運動健康服務。如熠騰健康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直營(在社區自租場地開設運動康復訓練課程)和入駐(與部分養老機構、社區中心合作實現課程進駐),針對中輕度失能老人,由運動指導師、康復理療師等專業人員提供運動康復服務。又如青松康復護理集團、北京慈愛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福壽康(上海)醫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針對失能失智、病后術后康復期、慢病及高齡等老年群體,由專業康復人員提供上門的運動康復服務。
3.3智慧服務模式
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開展信息化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一是以“虛擬養老院”為代表,由政府統籌指導,企業進行運營,通過智慧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建立的服務體系,實現對各類服務機構資源整合,由服務企業或機構派出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進行運動健康服務。二是以社區“智慧健康小屋”、“智慧康養小屋”為代表,如上海市衛健委、市體育局聯合推進的“智慧健康小屋”,委托公辦社區健康服務機構或第三方社會機構運營,由具有健康服務技能的醫務人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員,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提供針對老年人的體質測試、健康指導與宣教(包括開具運動處方,提供體育鍛煉方法和指導視頻,提供健身技能培訓)等運動健康服務。再如江蘇常州“智慧康養小屋”,以租賃方式或購買服務方式交給社區或機構運營,引用康復三級預防理論和智聯網概念,將云系統、康復設備與用戶智能互聯,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運動康復、認知康復訓練、康復理療等運動健康服務。
4我國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發展思路
供需匹配是構建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體系的關鍵,亟須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促進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市場健康、快速發展。
4.1構建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多元主體供給體系
完善政府、社會組織、市場、社區緊密協作的多元化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供給主體,同時精確區分各主體之間的服務權限和職責范圍。第一,政府起保障和引導支持作用,一方面,保障所有居家老年人都能享有最基本的運動健康服務。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制定、財政支持和服務監管等方面進行引導支持和規范限制,為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的發展“保駕護航”。第二,社會組織,包括非營利組織、專業社會工作機構以及志愿者團隊等,作為重要支撐來源,要彌補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體現出志愿性和社會互惠的價值。第三,企業等市場主體要發揮資源配置高效的優勢,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提供多樣化、多層次、有針對性、可選擇的服務產品。第四,社區是老齡服務的重要載體和平臺,起著組織者、協調者和聯絡者作用,除提供基本公共必要支持,還要進一步集結和優化多主體的資源,為社會多元主體提供服務平臺。
4.2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員的有效服務需求
一方面,加強對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健康養老消費觀念的引導。這是提高其對居家運動健康服務有效需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國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運用媒體宣傳、志愿服務、環境渲染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運動是良醫”、“花錢買健康”理念,引導老年人樹立健康的體育觀,提高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健康消費主動性。高度重視以孝文化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設,增進家庭贍養撫養老年人的道德認知,引導家庭成員從經濟、時間和精神上支持老年人體育鍛煉。面向全社會開展系統化的老齡化國情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老年運動健康服務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提高老年人消費支付能力。一是完善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福利及保險制度,持續提高老年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二是降低老年居家運動健康服務成本。采取購買服務、稅費優惠、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措施,著力解決機構和企業經營成本過高的問題。三是降低老年人體育鍛煉成本。通過向老年人發放補貼或體育消費劵、建設老年人身邊的公益性體育設施、公辦民辦體育設施免費向老年人開放等方式,減少老年人在體育鍛煉的花費,促進老年人更廣泛地體育參與和主動健康消費。
作者:李霞 單位: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