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職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堅持教學方法的多元化發展
傳統的應試教育實行多年對如今的課堂教學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導致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際出現了脫節的現象。學生在上思想政治課的時候總是覺得不能做到專心聽講,無法很好配合教師的教學。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相較于普通高中的學生偏低,學習基礎差、學習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差、學習態度不認真等原因,就更增加了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難度。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教師要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這種教學方式錯將教師作為了教育的主體。素質教育注重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講究的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學習,要求師生之間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而不是“填鴨式”的灌輸教學。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中職學校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興趣教學法就要求教師要用各種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再感覺學習是一種巨大的負擔,而是能感受到獲得成功的一種喜悅,是對自我進行的一種肯定。案例教學法也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思想政治課的案例教學主要是通過學習案例素材,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者是學生進行搜集到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然后最終對其進行解決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到的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不但充滿趣味性又可以學到知識,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教學方式。
二、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要回歸到學生的生活,突出學生在知識建構中的主體地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就可以很好地體現這一點,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很多中職的思想政治教師就往往忽視了其重要性,這有礙中職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針對職業教育和中職學生的特點,思想政治課教學就要緊緊圍繞職業教育這個中心,將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素養作為教育的重點,突出培養社會勞動者的目標。通過教學創新將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等加入到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將教材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培養出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在教材出版方面,中職思想政治課教材的理論性內容較多,難度也很大,原本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材料主要包含《法律基礎》《哲學常識》《政治經濟學》等,這些教材大部分都是很早出的版本,普遍存在理論性較強的現象,已經不適合現代的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從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出發,將一些相對深奧難懂的內容進行適當刪減,從而突出教學的方向,即職業素質的教育。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增加比較有實用性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科目進行增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選擇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教材。自從2009年教育部頒發了《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與教學安排的意見》后,筆者根據自己班級的學生情況做了相關嘗試,在原有的教材里增加了《心理健康》《人際溝通與禮儀》以及《就業指導》等內容,效果很好。因此,教材的多元化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目標,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廣大的中職思想政治教師們要以此為契機,將學科內容進行整合,從而達到提高中職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
三、小結
綜上所述,筆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后,認為只要中職思想政治教師們能夠認真發掘學生的特點,大膽假設,勇敢嘗試、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可以很好地提高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效果。
作者:馬軍 禹崇香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民族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