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數學課堂教學核心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教育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主旨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變革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實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文章對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核心素養;態度;課堂教學;實踐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第1版在2018年1月發行,“數學核心素養”貫穿于新課程標準的始終。然而,以數學核心素養為統領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并沒有引起部分數學教育者的高度重視。由此,加緊對教師進行新一輪的新課程標準培訓,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工作刻不容緩。
一、教師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問題
1.少數教師無知
少數教師無課改意識,不關注教育發展的新變化、新動態,對目前教育界流行的熱詞“核心素養”漠不關心,對數學核心素養更是充耳不聞,他們的教學“信條”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做題、會做題。這類教師的教學研究僅停留在“解題術”上,不注重自身專業成長的規劃是“無知”的根源。
2.個別教師冷眼
個別教師對待教育教學改革持懷疑心態,缺少“21世紀核心素養”中的“積極改變”。“從社會到時代,再到國家,無一例外地處在改變之中,改變誕生創新,創新領跑改變,二者是時代的主題。改變是適應社會的主動態勢,促進著社會進步。”所以,惰于改變的教師很難使學生“學會改變”,也就培養不出學生“學會改變”的品質。教師的冷眼導致教學過程中“無人”,教育失去了以人為本的情懷,匱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土壤。
3.個別教師旁觀
有些數學教師對“核心素養”仍沒有學習、研究、領會,處于旁觀者地位。在學校層面,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尚未真正開始;對數學教師而言,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實踐有待啟程。因此,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實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
進入21世紀,教育變革的周期在縮短,速度在加快。目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全球基礎教育共同關注的焦點,而課程則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
1.轉變教育觀念:“知識為本”走向“核心素養為本”
國家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是每一次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宏觀上,我國數學課程改革大致經歷了由“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現如今的“核心素養”的過程,是一個遞進式的發展與超越的進程,每一次改革都是在上一次基礎上的躍進和提升,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基于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突出變化如下。第一,由“雙基”到“四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2003年版)(以下簡稱“實驗稿”)中指出,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是“雙基”的內涵。《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簡稱“四基”。第二,由“三能”到“四能”。實驗稿的課程目標中要求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把“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稱“四能”。第三,由“五大能力”到“六大素養”。實驗稿的課程目標中要求“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變為“發展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等數學核心素養”。第四,由“三維目標”到“三會用”的佳境。實驗稿的目標要求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中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佳境是“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
2.變革教學模式:“講練結合”轉向“問題解決”
第一,問題:知識轉化為數學核心素養的橋梁。“問題”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階梯。“問題化學習”重在設計學生學的方式,以問題引領學習過程并組織活動。“在對問題鏈的追尋中,潛移默化為知識結構———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從本學科的內部到跨學科的綜合結構,從知識到現實”。數學教師應設計有思維梯度與深度的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在師生、生生的思維碰撞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第二,情境:知識轉化為數學核心素養的途徑。數學教學過程中,情境與問題相伴相隨,在情境中發現、提出問題,問題的解決又依據情境的信息提供。數學教師要整體把握探究的教學過程,設計適宜的問題情境。數學問題情境有三種形態:從數學內部提出的問題情境,從現實生活引入的問題情境,從具體數學問題解決切入的問題情境。第三,跨學科:知識轉化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合力。學科課程與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是學校的兩種課程。學科課程更加凸顯本學科的邏輯體系,以讓學生掌握間接經驗為目的。跨學科課程充分彰顯直接經驗的獲得過程,給學生面對現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所學書本知識,有助于學生完整地認識世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核心素養的整體性和融通性決定了課程實施應是整合的。
3.改變學習方式:“接受模仿”奔向“探究合作”
第一,自主: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反應堆”。數學教師要給學生獨立探究的空間,促進學生自主質疑、自主探究,養成自主學習、敢于質疑的習慣。還應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審辯式思維、合作問題解決等關鍵能力的形成。第二,合作: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催化劑”。數學課堂進行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理念的“環形圍坐”,便于學生離開座位自由移動,促進合作、互動和分享信息;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化手段開創資源共享平臺,用豐富的學習實踐和環境來支持教與學;師生、生生保持溝通,建設合作交流的教學文化,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第三,活動: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加速器”。數學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并與數學知識建立聯系。數學活動要體現教育性、主體性和經驗性。在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下,教師應結合數學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數學活動經驗的獲得來重構數學知識網絡,形成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三、結語
當然,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除了關注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外,還要進行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改革,從強調應試應考轉向關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重視學生信念、價值觀、探索創新精神、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在數學課堂活動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評價,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成尚榮.核心素養:開啟素質教育新階段[N].中國教育報,2016-05-18.
[2]尹后慶.核心素養要落地,學習方式必須變[N].中國教育報,2016-09-14.
[3]田一,李美娟.統整推進管理改革,保障核心素養落實[N].中國教育報,2016-09-21.
[4]張振兵.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課堂的華麗轉身———以蘇教版必修二“空間幾何體”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
[5]吳顯標.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高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4).
[6]林軒.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探究[J].福建中學數學,2017(12).
作者:張建橋 單位:江蘇省東海縣白塔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