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留學生體育課程改革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留學生體育課程定位不夠準確
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定位不夠準確主要體現在:一、體育課程功能定位模糊。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沒有明確的留學生體育教學指導思想。體育課程的功能定位不明確,尚不能明確地知道體育課程對于留學生的具體作用和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二、體育課程目標定位不清楚。留學生體育課程目標是什么?體育課程實施過程中應樹立怎樣的價值取向不是很明晰。體育課程目標是課程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它是體育課程建設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體育課程目標定位模糊會造成體育課程建設的無序與混亂,同時,也會使課程目標與留學生體育學習現實需要脫節,很難達到體育課程教學的理想效果。
1.2留學生體育課程內容比較單一
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比較單調,主要體現在:一、課堂教學內容主要以傳統的武術套路(包括長拳、太極拳、刀術、劍術、棍術、導引)、散打術以及氣功為主,并沒有過多地將時尚體育內容設置其中,這樣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留學生對多元體育文化的現實需求。二、課余體育活動內容不夠豐富。留學生課余體育內容主要以體育欣賞、現代舞蹈、體育藝術等為主。而現實中來自五湖四海,對體育文化有不同層次需求的留學生,他們需要的是豐富的教學內容。他們既有體育實踐的需要,同時,也有對體育文化的需求。因此,單調的體育課程內容既不能有效滿足留學生體育實踐的需要,也不能滿足他們對體育文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會使他們對體育課程學習產生厭倦。
1.3留學生體育課程規范管理缺乏
體育課程管理是體育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良好的體育課程管理會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反之,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將難以保證。我國高校留學生分布很不均衡,一些高校留學生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甚至上千人,人數差異較大,這給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管理帶來難度。我國一些高校暴露出留學生體育課程規范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體育教學大綱制定不規范,體育課程教學監管不到位、師資隊伍建設滯后以及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不科學等,這些問題反映出我國留學生體育課程管理不到位。
1.4留學生體育課程發展指向不明
我國每年有約30萬左右的來華留學生要接受體育課程的學習。這對于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如何通過體育課程建設,讓更多的留學生了解、接受和傳播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挑戰在于如何建設留學生體育課程,滿足龐大留學生群體多元化的體育學習需求。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既要把握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趨勢,同時還要順應國際教育的新潮流。當前,我國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思路不明確,主要以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為課程開設內容,觀念陳舊、視野不夠寬廣,缺乏前瞻性和全球化視野,不適合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文化多樣性發展。
2我國留學生體育課程改革的主要困惑
2.1留學生體育課程目標的差異化不好體現
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主要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全面提高體能水平和環境適應能力,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讓他們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并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留學生體育課程目標和我國高校學生體育課程目標有相似的地方,但因學生的地域差異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體育課程目標也應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相似的體育課程目標是學生通過體育學習促進其身心以及提升體質健康水平。其留學生體育課程目標還應包括加深對中國體育文化的了解,從而使身心得到陶冶,促進地域以及民族體育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但是,這些差異化的體育課程目標如何體現并具體實施?是當前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困惑。
2.2體育課程內容設置的合理性不好把握
留學生體育課程內容設置合理性不好把握,主要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留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現實中我國留學生體育課程內容設置與學生學習鍛煉需求會有一定的差距。調查顯示:就留學生喜愛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調研,留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不僅僅是我國的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他們還對國際流行的體育時尚項目感興趣,比如:棒球、壘球、飛盤、橄欖球等項目。如此以來,豐富的留學生體育課程內容不應局限在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應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內容。但是,每個接受留學生的高校體育教育條件不同,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要合理把握體育課程的內容設置就比較困難。
2.3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不好確定
我國高校留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體質差異較大,各自的體育興趣和愛好十分廣泛。在這樣的前提下構建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困難較大。主要體現在:是以體育學習過程評價為主?還是以體育學習結果評價為主?或者是二者的結合。是以定性評價為主?還是以定量評價為主?這些評價方式如何體現尊重留學生的體質差異、文化差異等。西方國家體育教學倡導的是自由教學,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而我國體育教學則是“填鴨式”教學,在規定的框架和模式下開展。基于此,更不好構建科學合理的留學生體育課程評價體系。
3我國留學生體育課程改革的對策建議
3.1明確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目的以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習慣,切實增強他們的體質水平,豐富他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即:有目的、有計劃地向留學生傳授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使他們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體育文化,使體育課程成為中外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體育教師組織留學生參與各種運動項目體育實踐活動,充分調動留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留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體育生活方式,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終身體育意識。要樹立以學生參與性、鍛煉過程為主,以運動技術、技能訓練為輔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愉悅留學生的身心、豐富他們的校園文化生活、增進文化交流、促進留學生心理健康。
3.2完善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大綱
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大綱是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就是要以綱要形式編寫留學生各運動項目教學內容,并以指導性文件形式規范和約束體育課程教學的實施與管理。各高校應編寫《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大綱》,在大綱中明確留學生體育課的性質、目的及基本任務。各高校要制定留學生體育課程教學計劃,確定體育課程授課對象和課程內容。例如: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內容確定、學制和學時安排等。體育課的類型要明確,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要構建留學生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在課程考試內容、學習成績評定計算方法方面,要有具體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要認真選編體育教學內容,吸收體育學科領域新知識,及時補充、更新教材內容,選擇正規權威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留學生體育教材。
3.3不斷豐富留學生體育課程內容
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設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即課程內容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內容的競技性與健身性相結合、內容的傳統化與現代化相結合。體育課程內容只有不斷地創新和豐富,才能滿足留學生多元化的體育學習需求。因此,新時期,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就是要不斷創新和豐富體育課程內容。首先,從廣大留學生的體育興趣出發,合理設置體育課程內容。內容設置主要以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為主兼顧考慮流行體育項目。其次,要為留學生提供可選擇的體育課內容“菜單”。比如: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類;時尚體育項目類;身體素質拓展項目類等,讓留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自由選擇。最后,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開設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課程內容,來滿足不同體質層次、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地域學生的多元化體育學習需求。
3.4明確留學生體育課程發展方向
我國高校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需要明確發展方向。首先,要明確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的總體思路。留學生體育課程建設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滿足不同留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多元化需求,落腳點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教學內容達到上述目的。其次,要有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建設規劃。分年級制定體育課程建設目標和內容。針對留學生的特點合理規劃體育課程建設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課程建設規劃要著眼長遠,貼近現實。從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出發,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規劃和建設體育課程。最后,要制定有力的措施來促進體育課程建設。在課程內容設置、課程資源開發、教學大綱編寫以及教學目標管理等環節,制定細化的措施來促進體育課程建設,使留學生體育課程體系建設更加完善。
作者:范占江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