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構造地質學課程改革研究

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構造地質學課程改革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構造地質學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構造地質學是地學三大核心課程之一,涉及地學領域的院校均有開設。在海洋科學專業背景下的海洋地質方向,構造地質學應體現出地學與海洋學的交叉,與傳統的構造地質學在課程教學內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傾向。結合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海洋地質方向的實際情況,對構造地質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在傳統構造地質學基礎上進行合理地調整與改革嘗試,使其與海洋科學海洋地質研究方向更加吻合。

[關鍵詞]構造地質學;海洋科學;課程體系;實驗教學

海洋科學是一門研究海洋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主要內容包括對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和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海上軍事活動等的應用研究。海洋科學專業是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及地質學的背景下,融合形成了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質學等專業方向。海洋科學是一個多系統、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科體系,需要我們培養參與海洋科學發展研究的各類復合型人才[1]。“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是近年來各高校實施“通才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2]?;谶@種模式,廣東海洋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海洋與氣象學院在海洋科學專業大類招生本科生三個班,二年級開始分別按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地質三個方向培養。構造地質學是地球科學系統中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早有學者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討論了課程設計、課堂教學、實驗實踐教學、野外實習等環節,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3-5]。然而,不同專業對構造地質學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在教學體系中應當考慮專業特色的要求[6]。在海洋科學專業海洋地質方向上,構造地質學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手段上與傳統的地學專業有明顯差異,傳統的構造地質學教學模式在海洋科學海洋地質方向上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與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相吻合,培養出具有海洋科學研究思路的專業人才,同時,這也可以凸顯出我校海洋特色的辦學思路。

一、構造地質學課程特征

構造地質學是以地球上部圈層,即巖石圈為研究對象,研究巖石圈內地質體的形成、形態和變形等構造作用的成因機制及其相互作用、時空分布和演化規律的地球科學分支學科,具有空間尺度變化大、時間跨越長等特征。海洋科學專業中的構造地質學應該是傳統構造地質學在海洋中的應用,不同的是研究對象是限于海水覆蓋下的海底部分。海水的存在,使得海洋領域的構造地質的研究內容、方法具有自身的特征。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一方面,從尺度上說,海洋地質構造主要研究區域尺度的大型構造和全球規模的巨型構造,傳統的構造地質學主要研究手標本尺度、小尺度構造;另一方面,傳統的構造地質學在海洋地球物理方面涉及很少,而海洋地質構造研究手段主要有海洋地球物理等方法,研究海洋巖石圈結構、構造特征及演化過程,大多數都是利用OBS、多道等二維/三維地震剖面為基礎。

二、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設想

(一)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

1.重視緒論

緒論是每一門課程的第一課,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興趣程度,以及地質思維能力的培養。構造地質學緒論要向學生介紹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手段、發展歷史與最新的前沿進展,讓學生了解課程結構,培養學生的地質思維能力和思維模式。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和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需要涉及構造地質學的實用性,比如在油氣、工程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此外,作為海洋科學的理科生,據筆者的認識經驗,大多數學生對考研科目比較關注。因此,可以適當分享歷年學生在考研過程中構造地質學的重要程度。緒論課除了講述構造地質學的基本知識結構與框架外,關鍵還要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激勵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應重視第一課,在提出課程重要性的同時,逐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做到從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對課程的注意力。

2.理論教學環節

傳統的構造地質學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由地球內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褶皺、斷層、節理等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態、產狀、形成條件、組合方式、成因機制、分布規律和演化歷史等[7],其主要偏向于露頭等陸地構造地質現象,與海洋科學海洋地質方向鍥合度較低(見表1)。在保證構造地質學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條件下,海洋科學專業下的構造地質學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教學內容與結構,盡量補充海洋地質構造分析與研究的知識與內容。例如:除繼續將褶皺、斷層等內容作為教學重點之外,還應該偏向轉換斷層、底劈構造、花狀構造、同沉積斷層等海洋地殼結構地震剖面中常見的構造現象;增加圈閉、反轉構造等與海洋油氣資源勘探等相關的內容;補充單剪與純剪作用在大陸邊緣演化過程不同階段中的作用,同時對某些與巖石露頭構造相關的例如劈理、線理(節理)等在海洋地質研究與分析中不常見的內容進行弱化[8]。PPT相關知識點盡量都以海洋地震剖面為例,構造地質學研究內容逐漸從地殼-巖石圈-軟流圈、從大陸-大洋擴展,向海洋地質構造融合過渡。在課程內容上,運用多媒體、視頻、圖片、動畫等形式,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一些復雜的構造演化過程。同時,課程內容中應嘗試半英文教學,多媒體課件使用英文標注專業名稱和定義,以幫助學生隨時了解專業術語的英文表述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化發展和國際化視野,同時這也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作為理論科學,構造地質學應該注重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培養科研能力主要是培養一種發現問題的路徑、思維和習慣;同時通過科研文獻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實驗教學環節

實驗教學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教學組成部分[9]。構造地質學實踐性較強,又比較抽象,實驗實踐操作具有重要作用。在傳統的構造地質學實驗教學中,以閱讀、分析和編制各種構造地質剖面圖、玫瑰花圖、極射赤平投影等為主要內容(見表2)。編制各種地質圖件,是幫助學生培養地質時空思維的關鍵,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簡單地質模型,直觀地展示三維地質結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各種層面、剪切面及走向線、傾向線等之間的空間關系。如《極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實驗中求兩平面的夾角及其等分面,利用簡單材料做出多個層面與線之間的三維空間幾何關系,便于學生理解作圖過程。構造地質學中多種地質構造現象的形成具有時間跨度長、物理化學條件苛刻等特征而無法在實驗室環境中重現,利用構造模型或者虛擬仿真實驗可以讓學在安全的環境下達到直觀的實驗體驗。在實驗教學內容上,結合海洋地質方向特征,我們不僅僅要理解傳統構造地質學實驗中的各種剖面圖的編制方法與讀圖技巧,更要加強對各類海洋地球物理地質剖面圖的構造解析,來培養解譯深部構造演化過程的能力。這需要補充實驗:比如,以南海某一地震剖面為例,分析剖面中海底地形特征、斷層性質、類型、組合方式及形成時代,判斷底辟構造、鹽丘、火山作用等影響,最后結合區域地質背景簡單討論其動力來源及其演化過程。

(二)改進教學方法與方式

我院構造地質學理論課時32學時,要想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學方式就要有所改變。首先,要培養學生前預期的習慣。預習的方式可以是閱讀教材或者是觀看國家級精品課程視頻。課堂上鼓勵學生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隨時展開課中討論,以增進學生的互動式學習。其次,對課程中斷層與褶皺形成機制及其相互關系這類擴展開放性知識點,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總結,從機理上分析褶皺控制斷層還是斷層控制褶皺等,學生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觀點。鑒于二年級本科生知識體系和專業水準還很有限,在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不單純地從知識結構的正確與否來評判學生的想法,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為學生提供他們最容易接受的解釋方式。部分較為容易的實驗,可以安排學生自己講授。如在“間接方法求取巖層產狀”實驗中,指導教師只需提示走向線的性質及其不同高程走向線之間的關系,結合原理圖,讓學生自己推導及演示求取巖層產狀過程,增加傳統教學過程中的樂趣。不同的學生會利用不同的求解方法或者利用不同的等高線與地質界線交點,通過師生互動,可以讓每位學生意識到多種求解方法,及在不同方法、不同交點下求取同一結果之間的異同。

(三)完善考核和考評方式

我校構造地質學課程48課時,其中實驗課時16學時。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是不分開的,作為一門課程,可以保證理論與實驗教學的進程及相互配合,但在考核過程中,可以將其分開。理論與實驗教學雖然相輔相成,但側重點稍有不同。分開考核一方面可以凸顯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多數學生一般都忽略實驗教學,實驗報告具有明顯雷同和應付的現象,因為實驗效果對課程成績影響不大而未能顯示出實驗過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分開考核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分析褶皺和斷層地區地質圖”實驗中分析金山鎮地區構造發展演化過程,這種構造解析過程是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容,需要的時間較長,一般不在理論考核試卷中出現,但在海洋地球物理地震剖面解釋中卻非常重要。這種考核方式能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語

海洋科學是國家戰略科學,部分高校的海洋科學專業開始涉及海洋地質方向。構造地質學是地學三大核心課程之一,在這些涉及海洋地質方向的海洋科學專業教學環節中,如何調整和設置構造地質學的主要教學內容與重點,更好地配合今后的海洋地質研究工作,這也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秀麗,劉寶林,方芳.“海洋化學”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2019(1):50-52.

[2]李明明,謝玲玲,陳法錦,等.海洋科學專業大類培養的改革實踐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7):80-81.

[3]夏玉成.工科構造地質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06(1):110-112.

[4]張長厚,王根厚.“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拓展性學習[J].中國地質教育,2015(4):13-16.

[5]楊成杰,孫大鵬.三維可視化在構造地質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地質教育,2016(2):49-51.

[6]謝焱石,涂彩蓉,譚凱旋,等.立足核特色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構建“構造地質學”課程新體系[J].中國地質教育,2011(1):30-33.

[7]黃昕霞.淺析高職院校構造地質學的教學方法[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85-88.

[8]于一欣,陳建宇.“構造地質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33):58-59.

[9]司淑梅.應用型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石紅才 謝輝 蒲曉強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无极品| 91久久|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 国产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 九九啪啪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免费精品国产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激情91 |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 日韩欧美高清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欧美激情hd | 日韩精品 欧美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 | 一级久久 | 久久激情综合网 |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亚洲精品123区 | 国产美女一级特黄毛片 | 欧美成性色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91国内视频|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第1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