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改革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進行了現狀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教學設計、課程資源開發,建立了圍繞企業生產實際的一系列教學資源。最后以列車在站臺發生火災應急處理為例進行案例教學設計,融入應急演練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關鍵詞:安全管理;案例教學;應急演練截至
2018年底,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計22條、運營里程636.8公里、車站391座(包括換乘車站59座),是1969年軌道交通首次建成通車里程的29倍。高峰時段最短發車間隔2分鐘以內,列車兌現率、正點率均達99.9%以上。北京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客運量世界第一、總里程世界第二的超大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地下超大城市”形態已然形成。伴隨網絡化運營格式的逐步形成,路網客運量也在以百萬人次的速度增長。2018年日均客運量1054.36萬人次,工作日日均1197.36萬人次。客流組織壓力大,換乘能力、站臺候車能力等瓶頸問題逐漸凸顯,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因其客流量大、空間封閉的特點,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會引起嚴重的交通堵塞,還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因此,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課程建設現狀
1.1課程定位不清晰
因其涵蓋行車、機電、供電、通信、信號、線路等方向,知識面廣且量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簡稱安全)課程容易出現重點和難點定位不清晰的現象,面面俱到則重點不突出,只強調某些重點則會偏而不全,教學計劃有待優化。
1.2教學難度大
安全課程教學中需穿插大量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中實際發生的突發事件,但是這些事件無法復原,在教學實施中僅靠理論講授無法真實還原,教學難度大,學生不理解甚至覺得枯燥,教學效果較差。
1.3規章制度內容多
課程中包含大量的規章制度內容,根據學情分析,死板的規章制度遇到基礎薄弱的職業院校學生,慢慢變成了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課程。由于安全管理實際的重要性,還需要豐富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方法,改革課程教學,進而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改善教學效果。
2改革思路
2.1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職業教育強調實踐能力為本位,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教學是理論知識向崗位技能轉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高職院校培養適應社會需求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環節[1]。在安全課程改革中緊密聯系企業崗位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實踐教學比例,逐漸形成互動型、實踐型、自主學習型的學習模式,切實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2.2優化課程內容設計
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安全專業核心課程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本位進行課程建設與改革[2]。本課程嚴格按照崗位作業標準確定安全標準,制訂教學計劃。因此,在課程建設中校企繼續深度融合,基于崗位群進行模塊化的課程內容優化設計,課程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
3課程特點和建設條件分析
3.1課程定位
本課程是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課程,是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必修課。從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崗位群出發,以運營安全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導向,將崗位劃分為若干工作任務,培養對應于各任務的專項能力、相關崗位安全管理的專屬綜合能力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3.2課程目標
以制度化管理為基石,守牢安全底線,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員工的基本工作[3]。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規范操作意識,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術理論,能夠運用安全理論進行基本的安全管理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最終能為企業輸送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盡可能地提升安全運營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3.3實訓環境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備的課程,更加強調實踐性,學生通過不斷實踐加強其技能的培養。因此,這對學校實訓環境也提出較高的要求。
3.3.1行車組織實訓區
具備列車運行監視、操作,綜合監控監視、控制等功能,可完成行車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演練。
3.3.2車站綜合控制實訓區
具備備品的管理與使用,車站各子系統的監控與操作功能,可完成車站突發火災等非正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演練。
3.3.3站臺門與車門實訓區
可完成站臺門、車門故障處理應急演練。
3.3.4急救與消防設備實訓室
可完成火災應急演練、包扎等急救操作訓練。
4課程改革建設方案
4.1優化教學計劃
依托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背景,按照“業務模塊—工作項目—典型任務”的層次結構,廣泛收集地鐵公司意見,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現狀及安全管理重點做廣泛調查,緊密貼合實際與發展,優化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
4.2豐富課程資源
選取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中具有代表性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流程,引入企業真實運營環境,開發企業生產實際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在真實職業環境中應用知識、技術和技能,逐步增加本課程中案例教學的比重,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推動技術技能訓練相結合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最終建成了包含文檔、圖像、教學案例、PowerPoint、音頻、視頻、動畫、虛擬仿真等素材,總計890余個教學資源,具體資源請參照智慧職教平臺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教學資源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平臺課程[4]。基于此平臺,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可隨時隨地自主學習,資源形式豐富;還可以看到很多突發事件的還原,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
5改革實踐—以列車在站臺發生火災應急處理為例
5.1實訓預備知識
第一,學生復習消防安全常識(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消防安全“一懂三會”);第二,學生通過智慧職教平臺復習消防設備(滅火器、消火栓)的使用;第三,學生通過智慧職教平臺自主學習火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流程。
5.2演練簡要步驟
主要包括:開啟車站排風裝置;通過手持臺向所有人員下達車站緊急疏散指示;通過廣播(PA)安撫乘客,車站緊急疏散的信息;將閉路電視(CCTV)切換到站臺的著火側;緊急關閉站臺,攔停后續再進站列車;自動售檢票系統(AFC)開啟緊急放行模式,打開所有閘機;打開安全門到指定車廂攜帶滅火器,準備滅火,如火勢較大,則使用消火栓滅火;確認所有電梯關停,并且沒有人員被困其中;引導乘客出站,待乘客安全撤離后關閉車站出口并張貼通告;待火勢撲滅后,解除封站,恢復正常運營。
5.3實訓過程
根據給出的演練情境,學生選擇行車調度員、車站值班站長、綜控員、站務員、列車司機、維修、120、119等崗位角色,確定分組,并填寫分組表。學生確定分工后,經過組員間討論,共同完成本小組的演練報告。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演練報告,并在實訓室完成演練,最后進行小組展示,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評價。
6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管理辦法》中要求“總體上運營單位年度演練計劃中實戰演練比例不得低于70%,保障應急演練效果,提升應急處置能力[5]”。通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教學改革,在校即可實現實戰演練,發現問題進行糾正整改,做到有效預控,真正實現防患于未然。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案例教學與應急演練的磨合,增加了本課程學習的趣味性與實踐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安全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實訓項目還需不斷更新完善。
參考文獻
[1]汪武芽.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4):57-60.
[2]招曉菊,譚飛剛.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課程建設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7(11):66-70.
[3]劉小明出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論壇時要求:持續提升安全服務水平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J].交通企業管理,2019,34(6):21.
[4]智慧職教[EB/OL].[5]交通運輸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管理辦法》政策解讀[EB/OL].
作者:馬娜 王小娟 單位: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