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鄉村醫生繼續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任務重、職責多
有關資料表明,中國農村有一半以上患者在村級衛生部門就醫。鄉村醫生工作和生活在農村,除擔任醫療衛生基本工作外,還從事計免、婦幼保健、新農合等方面的基層衛生工作。有的鄉村醫生還有繁重的農活,有時使之身心疲憊,對鄉村衛生工作顯得力不從心。
1.2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參差不齊
有調查表明,鄉村醫生的從醫途徑存在多種多樣的現象,有的是參加縣一級衛生職業學校培訓的;有的是參加全國成人高考的;有的是通過祖傳的等等。從事鄉村醫生時間跨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鄉村醫生從業幾年,有的甚至超過了幾十年。但大多因為沒有經過正規高校的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培訓,醫學理論知識顯得相對膚淺,基本臨床技能操作也不是十分規范。鄉村醫生在文憑、年齡、閱歷等方面巨大的差距,使得其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必將影響中國鄉村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
2影響鄉村醫生繼續教育培養質量的相關因素
2.1缺乏對鄉村醫生設身處地考慮的教學組織
鄉村醫生的繼續教育過程實際上是一種脫產的受教育形式,存在著工作和學習上的矛盾。自己診所之事及家務的繁忙是大多數鄉村醫生在繼續教育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和障礙。而在鄉村醫生教學組織和教學管理上,現在多實行以醫學高等院校為依托的相對集中的短期教學培訓的方式,而醫學高等院校又集中分布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城市,這種相對集中的教學組織和管理方式給鄉村醫生的求學之路帶來極大的不便,這樣很容易出現鄉村醫生繼續教育出勤率不高的現象。另外,有些醫學高等院校只是集中將每期不同層次、不同經歷鄉村醫生分到一個較大的班級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堂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從而影響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的培養質量。另外,鄉村醫生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他們缺乏對現代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認識,顯得其醫學知識整體性差,臨床操作技能不夠規范,文化水平整體較低,所以承擔鄉村醫生培訓的醫學高等院校要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使課程設置更適合鄉村醫生的繼續教育。
2.2忽視了對鄉村醫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再教育
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和臨床能力、緊跟醫學知識發展的前沿。但隨著現代健康生態學模式的發展,鄉村醫生的繼續教育理應向素質教育方面進行轉化。但相當多的醫學高等院校在對鄉村醫生進行繼續教育時,只注重醫學理論教學和臨床技能的實踐,而忽略了對鄉村醫生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講解和滲透,尤其忽略了對鄉村醫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醫德的教育。
2.3教學方法陳舊單調
由于缺少對鄉村醫生有關課程的教學任務、內容等方面了解和認識以及缺少對鄉村醫生知識層次和業務水平的認知,在對鄉村醫生繼續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抱著完成進行教學任務萬事大吉的心理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方法上的陳舊枯燥,勢必會影響鄉村醫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2.4有些鄉村醫生對繼續教育目的不夠明確
許多鄉村醫生具有一定的醫生知識技能和獨立的醫療工作能力,事業上的小成功使其產生滿現狀的心理和想法,不思進取;加之對相關政策的認識不到位,對繼續教育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了解,進而以一種無奈的心態和抵觸情緒對待繼續教育。有些醫學知識,特別是醫學基礎知識枯燥又難懂,而且表面看上去與農村衛生工作關系不大,加之自身學習能力和記憶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不少鄉村醫生在繼續教育過程中對現代醫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
3鄉村醫生繼續教育培養質量的對策分析
3.1采取多種教育模式并存的教學方式
鄉村醫生的繼續教育主要是采取集中短時間授課的教學管理模式對其進行的成人教育,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取聘請有關醫學專家或者醫院科室主任舉行講座、親臨醫院臨床學習、集體會診、觀看醫學教學視頻、針對不同層次的個別輔導、分組探討等形式。這是由于鄉村醫生不能和五年制的醫科生相比,醫科生是在醫學高等院校接受全日制的本科教育。所以我們可以采取上述教學管理模式。其主旨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的讓接受繼續教育的鄉村醫生在接受繼續教育的有限時間內學到更實用的現代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知識,在臨床實踐教學中要盡可能去征求鄉村醫生對病例和案例的意見和看法,廣泛聽取鄉村醫生的建議,并結合本院校實際情況積極抓落實,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鄉村醫生安排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以期提高繼續教育授課質量及教學效果。同時在授課安排要做到科學、合理的原則。做到能激勵鄉村醫生在繼續教育中將學習真的落實到位,盡可能減少調課、停課給鄉村醫生造成的上課撲空現象的發生;在教材和所學課程的選用上要以能夠培養出技能型、實用性的地方醫療衛生人才為主,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采取啟發式教學,培養鄉村醫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3.2加強對鄉村醫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
針對鄉村醫生臨床經驗不足的特點,承擔繼續教育任務的醫學高等院校可以為其量身制定一套臨床實綱并實行臨床導師制。即聘請學校附屬醫院臨床經驗相對豐富的相應科室醫師作為鄉村醫生的培訓導師,在這些醫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在規定的繼續教育時間內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有關臨床操作技能和臨床實踐。同時指導老師要細心地解決鄉村醫生以前從醫中遇到的相關醫學問題和困難,指導老師可以從出醫院到鄉村醫生所在的鄉鎮或者自然村,為病人診斷和進行相關治療。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鄉村醫生要較好地完成臨床實際操作技能,將學到的醫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去,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自己的臨床實踐能力。為做一名合格的鄉村醫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3.3加強對鄉村醫生的管理
負責承擔繼續教育的各醫學高等院校要對鄉村醫生進行入學教育、行為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活動,應加強承擔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的各醫學高等院校之間溝通和學術交流及聯絡。同時要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培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人文素質和時代精神,增加人文素質教育在鄉村醫生繼續教育中的比例,加強醫德醫風醫貌的培養,努力造就一批又一批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鄉村醫生。通過不斷地提高對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的管理,使更多的鄉村醫生更好地服務于祖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
3.4采用多種而有效的考核形式
結合鄉村醫生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在繼續教育中可以采取多種考核方式,如理論筆試、臨床實驗操作等,學校可以安排模擬執業醫師考試的形式對其進行規范化的實踐操作性考核,提高其執業醫師考試的考試通過率。總之,要采取人性化、規范化的教學和實踐管理模式,有針對性地對鄉村醫生進行理論教學及臨床實踐的管理,培養出具有真才實干精神的鄉村醫生,使接受繼續教育的鄉村醫生受到當地村民的認可和好評,為農村醫療衛生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4結語
在實施鄉村醫生繼續教育過程中,各級政府和承辦單位要高度重視,制定出切實可行培養方案并結合鄉村醫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管理,加之鄉村醫生的認真學習,必然能加快我國農村醫療衛生從業人員的培養,提高其現代醫學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達到完善執業醫師資格制度的目的,使我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以其發揮出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王長文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