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英語教學在日益頻繁的國際往來背景下,越來越受到教育領域的重視,教育界對于英語教師專業(yè)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漸拔高。在此背景之下,繼續(xù)教育在幫助英語教師適應時展、提升教育水平、優(yōu)化及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人本主義為理論基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某省參與繼續(xù)教育的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主要探討了造成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學習動機減退的主要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旨在進一步改善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力減退的狀況,推動外語教學領域的有效發(fā)展。
【關鍵詞】人本主義理論;繼續(xù)教育;英語學習;動機減退
伴隨著現代社會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其相關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對從事教育行業(yè)的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的教育領域正處于由應試教育階段向素質教育階段轉型的關鍵時期,相比于學生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英語教師的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升同樣是教育成敗的決定因素,繼續(xù)教育作為英語教師進行自我提升的主要途徑之一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其學習動機容易出現由高潮逐漸跌入低谷的階段類似,英語教師在繼續(xù)教育的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甚至枯竭的問題。因此,充分了解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現狀,研究其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就變得十分重要。
一、學習動機減退相關概念
在外語教學研究領域,學習動機減退的研究尚且屬于較新的研究方向,故而還未有被廣為接受的定義。而關于學習動機減退的相關概念,目前有兩類說法,Dornyei(2001)認為學習動機減退是“降低或減少行為或行為傾向動機基礎的特定外部因素”,認為學習動機減退主要受到外因的影響;另一種觀點則強調學習動機減退的主導影響因素源于內部。針對高校學生及英語教師等學習動機減退的狀況,國內外學者進行了不斷深入的研究,總體上認為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相關因素主要為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目的、學習信心、學習者自身失敗經歷以及自身性格等內在原因,以及授課教師、學習環(huán)境、教學設備、授課教材、考試壓力及學習氛圍影響等外在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相關統(tǒng)計軟件及統(tǒng)計方法的不斷完善,對于學習動機減退研究本身具有的復雜性和動態(tài)性,越來越多的研究運用了定量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具體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推動了學習動力減退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國內關于繼續(xù)教育中學習動機減退的實證研究并不充足,主要集中在英語學習動機及學習的策略相關性等方面。樊文娟(2019)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對繼續(xù)教育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習者的英語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的相關性進行了探討。于守剛(2019)指出在考察外語教師的心理需求與價值取向方面,動機分析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視角,并基于此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二、主要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本次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對某省參與繼續(xù)教育的206位高校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第一部分主要詢問被試者是否存在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情況以及動機減退的具體程度如何;調查問卷第二部分,則主要以人本主義理論為導向,向被試者了解導致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調查問卷由筆者發(fā)放,之后統(tǒng)一進行回收。總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06份,回收198份,其中有8份問卷沒有對是否有動機減退的相關問題完成回答,作為無效問卷予以剔除。針對得到的分析數據,信度檢測以及效度檢測分析顯示,調查問卷總量表的Alpha信度系數較高,達到了0.798,說明調查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具有較高的信度。其次,由調查數據所得的效度分析結果中顯示KMO值為0.734,達到了顯著水平,說明相關數據也同樣符合效度要求,可以進行相關的因子分析。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旋轉法進行主要影響因子的分析,由此得到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主要影響因素并進行相應的歸類。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1.調查結果基本分析。本次研究中對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是否存在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根據問卷的相關作答情況進行了有效數據的描述性分析。表1為調查問卷第一部分的基本結果分析。根據調查問卷的作答情況,發(fā)現在繼續(xù)教育過程中,英語教師群體中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現象,出現學習動力減退情況的人數約占全部被試人數的63.6%。男性英語教師群體中,該比例高達66.0%;女性教師群體相應的比例為62.8%,略低于男性教師比例,可以看出不同性別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程度差異并不明顯。在對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過程中,首先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對問卷涉及的所有項目進行了主成分提取。通過對特征值高于1的公因子的篩選,得出8個公因子滿足要求。這8個因子分別為教材因素、課程因素、教學方法、興趣缺失、教學設備、個性因素、學習困難以及教學風格,共解釋總方差的63.24%。之后采用最大方差旋轉法,對得出的數據進行探索因子分析,并進行了相應因子的信度檢測,得到的分析數據如表2所示。不同因子的信度系數為0.474到0.815之間,總的信度值為0.798,數據表明針對不同因子的分析具有較高的信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研究結論的可信度。綜合考慮以上各因子之間的關系,將上述八種因子進行具體類型劃分,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類為教師教學因素,主要包含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第二類為教學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含教學設備以及教材因素;第三類為課程設置因素,主要為課程設置以及教學設備;第四類為自我效能因素,主要涵蓋興趣缺乏和學習困難兩個方面。通過對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四類主要影響因子進行分析及顯著性排序,得出各主要因子平均值及標準差數據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到:課程設置因素以及自我效能因素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是對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影響最為顯著的兩個因素;教師教學因素和教學環(huán)境因素的平均值及標準差數據相差不大,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2.討論。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在參與繼續(xù)教育的英語教師群體中,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現象比較嚴重。其中課程設置因素的影響最為顯著,說明設置更貼切英語教師實際教學需要、能夠幫助他們進行教學提升的課程尤為重要。其次是自我效能因素,說明在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處于學習者角色時,同樣存在學習困難、興趣缺失等負面影響因素,要轉變這樣的局面,應提倡以人本主義理論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增強其學習信心,有效激發(fā)其自主學習興趣。而針對教師教學因素對學習動機減退狀況的影響,授課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力求形成更加輕松有趣、積極的課堂氛圍。
四、結論
在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前提下,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等方法,對某省參與繼續(xù)教育的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相關情況進行了研究,發(fā)現英語學習動機減退是相關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研究數據顯示:在四類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中,課程設置因素對繼續(xù)教育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影響最為顯著,自我效能因素、教師教學因素及教學環(huán)境因素的顯著水平相對較高,但其影響程度依次降低。
【參考文獻】
[1]艾麗.英語專業(yè)學生第二外語學習動機衰退的實證研究——以蘭州城市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9(3):73-75.
[2]王旭,胡啟琴.地方高校音體美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以貴州省A學院為例[J].安順學院學報,2018,v.20;No.98(2):99-102.
[3]樊文娟,唐誠.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及動機激勵策略實證研究[J].英語教師,19(05):25-29.
作者:王強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