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學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思路,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醫學繼續教育,廣義指畢業后的全部教育;狹義指不斷發展、補充及更新知識的過程。自1986年后,國家先后在各地推行了醫學繼續教育,為取得更滿意、更科學及更合理的效果,醫學繼續教育學分制應運而生。該文主要由醫學繼續教育管理所面臨的新形勢與任務入手,分析了目前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思路。
[關鍵詞]學分制;醫學繼續教育;管理創新
21世紀以來,教育理念不斷改變,高等教育不再視為終結教育,學校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早期職前教育,而是上升到對人生整體負責的重要位置。教育活動空間由封閉轉變為開放,對象限制轉變為全民皆可,形式刻板到靈活創新。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知識爆炸時代特征逐漸凸顯。人民對健康要求提高以及醫療服務能力較為薄弱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醫院所面臨的構建其組織學習型人才的培養任務逐漸繁重,因此便需要進行醫學繼續教育,培養出高技能、高素質的全面應用型人才,是目前醫院滿足人民群眾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當務之急和治本之策。
1目前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的現狀以及問題
1.1目前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的現狀
自原衛生部1996年頒布實施《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試行辦法》后,各醫院均開始加強對醫學繼續教育管理,以確保每年每人皆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醫學教育,以保證衛生人員能夠不斷獲取新方法、新技術、新知識以及新理論,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及工作能力,更好地適應衛生事業和及醫學科技發展。然而,目前蓬勃發展的我國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還存在著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等問題。
1.2目前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的問題及原因
1.2.1管理難度增大,領導層面重視程度不夠
許多醫院領導缺乏對繼續教育應有的重視,甚至部分繼續教育淪為形式,并不注重質量,導致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存在許多漏洞,對繼續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礙。
1.2.2管理隊伍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高,特別是信息化素質方面
管理隊伍中,老齡化問題顯著,多數管理人員偏向于按經驗辦事,對高新科技接受能力較差;信息化人才缺失,既具有高專業素養又具備信息化素質的人才更是缺乏。
1.2.3教育設置與地方經濟發展有距離,湖北投入的經費十分有限
目前繼續教育設置存在著與地方經濟發展距離過大、與實際脫節等問題。繼續教育內容還受到傳統思想束縛,重視理論多于重視實際。同時,湖北醫學繼續教育投入經費甚少,與實際發展存在距離,導致許多繼續教育方法和項目無法進行。如:外出進修,知名專家講座等。繼續教育管理信息化無法全面普及,引發管理工作量大、管理效率低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醫學繼續教育根本價值的實現。
1.2.4信息化程度不高
湖北信息化程度落后其他一線城市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湖北繼續教育信息化程度落后甚遠。許多醫學繼續教育監管部門仍以傳統管理為主,對信息的整合及傳遞大多以人力進行。許多醫院繼續教育網站建設極其不完善,更新緩慢、滯后,使得學生無法及時獲得相關知識與信息,更無法與他人進行知識共享。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僅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更對繼續教育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
1.2.5教育理念落后
部分管理人員認為繼續教育只是一項任務,其完成的目的只是為了晉升與考核,管理人員對學生答題代考等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學生通過繼續教育取得的進步極其有限。
2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思路
2.1更新教育理念,發展個性教育;明確角色地位,發揮繼續教育應有作用
在傳統教育理念中,將重心放在教育集體觀念上,強調班級作用以及教育一致性,過分注重于“教”卻忽略了“學”,在教學管理及教學計劃中均以“教”為主,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知識,無法發展其個性。而學分制教學,則需要教師確立起“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不同個體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發展個性教育,消除教學中教師集權、學生被動的現象。在繼續教育中,教學是一個不斷充實學生知識、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因此需要在管理、教材、課程以及方法等環節貫徹人本主義,學分制的實施,則很好地保證了人本教育的落實。學生、管理人員以及教師需要充分明確學分制的意義、內容、要求以及目的,為更好實行繼續教育打下良好的技術與思想基礎。教師作為教育過程的組織者,需要主動參與學分制管理改革活動,積極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作為學分制繼續教育的直接受益者,需要明白其教學主體地位,不可片面追求學分。在學分制下,總學時被壓縮,片面追求高分會導致學生素質、能力及知識得不到提高,使繼續教育失去意義。因此,教師需要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學分制也為管理人員帶來了巨大工作壓力。因此,需要積極利用計算機及現代管理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應有的價值。
2.2進一步推進學分制,優化教育資源
2.2.1科學利用教師資源,推動遠程教育
想要真正全面地提高繼續教育水平,就必須合理調配現有師資,避開醫師使用高峰期,充分利用工作閑余時間。同時可以聘請離退休且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利用互聯網等遠程教育技術進行繼續教育,以便有效地改變繼續教育教師缺乏、師資力量較弱的現狀。
2.2.2加強學生管理,建立起以課為中心的互助學習集體
①參與式學習。在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實踐、考察、講座、研討等形式,使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將自己的方法、觀點及思想通過參與活動真正地滲透到學生知識體系中,既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更有利于其學會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②能動式學習。繼續教育的學生,通常因為工作等原因,在主觀上缺乏應有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因此,為了提高其學習能動性,在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做專題調查,寫研究報告等手段,使學生在工作時也能夠積極地進行學習。在開展小組學習時,需要對這一新生集體通過各種手段加強管理,循序漸進地促使學生由他律轉變為自律。首先,需要建立并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培養學生骨干,讓學生管理學生,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消除排斥心理,更能夠提高其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識;同時,將其他相關學科引入學習,提高生活科技知識含量,有助于培養全方位人才。最后,管理人員,教師等需要不斷明確學生學習目標,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對其素質潛能開發,培養其學生終身學習理念。③班級互助學習。脫離傳統師生聯系而學生之間相互孤立的教學方法。注重團隊學習,開放學習環境,交流學習成果、自學體會。要求每個學生均需要充分尊重他人,與他人溝通、合作。只有將個人學習成果上升為小組學習成果,使得知識充分交流共享,才能夠最大化地提高繼續教育效果。
2.3建立統一學分標準,嚴格繼續教育學分管理
為了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綜合素質,繼續教育學分制需要建立起統一的標準,如建立學分手冊,明確學分要求,將學生參加各類繼續教育的行為用學分形式進行統計,并作為年終考核、立功評價等活動的依據。
2.4著重培養學科帶頭人,建立高素質教育隊伍
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對繼續教育作用是持久且深遠的。因此,學校可以設立綜合考評,對于發展潛力大、綜合素質高的學生進行大膽任用;發揮其特長與優勢,集思廣益,聽取其好的建議以學術論點。另外,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注重培養年輕醫生的實際能力,充分發揮資歷較老的專家主任等的帶頭作用,通過觀摩、試講等方式解決學生臨床經驗少、資歷較淺等問題。
2.5搭建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促進知識溝通運用
互聯網搜索是目前信息化時代進行資源搜索的最強有力工具。教師需要收藏或者是熟記一些如Google搜索、百度搜索、搜狗搜索、中國搜索等常見的搜索網站;同時對于如265上網導航、教育網導航、網址之家等常見的上網導航網站,也需要收藏或是熟記。但是,網絡搜索存在不穩定性。一些較為陳舊的資源,因網址變更或網站停辦等原因,導致內容無法檢索;而一些最新的資源,若無人分享,同樣也無法搜索到。因,教師需要養成隨時搜索資源的好習慣,將搜索到的優秀資源歸類存貯,并且定期整理,以便在需要用網絡資源豐富繼續教育內容時,可以信手拈來。同時醫院需要建立起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運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搭建以網絡為平臺的知識信息溝通渠道,加強多種教育形式之間的相互溝通,滿足學生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加強師生聯系,從而使得繼續教育能夠穩定、有序地向著教學目標前進。大部分教師受傳統的“資源是個人或是單位財產”思想束縛,將資源與集體或者是個人的利益視為一體,因此而缺乏資源共享的積極性,或是分享垃圾資源,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醫學繼續教育內容的豐富。然而,只有充分做到資源共享,才能及時更新教師手中掌握的資源,以及更省時省力地獲得更好的新資源。對于成功經驗的分享以及有用資源的共享,可以最大化地豐富醫學繼續教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圖像、聲音、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信息載體,可傳遞大量信息,同時也可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訓練,更對其理解運用能力產生促進作用。以教學效果、教學目的為基礎,利用網絡資源將教學內容重新選擇與編排,加快教學節奏,增加教學密度,提高學生專業素質。
2.6教育設置由實際出發
目前學分制下醫學繼續教育的課程設置,其知識內容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因此,需要根據我國醫學實際情況及社會需要,重新設立繼續教育培養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在繼續教育中,不僅需要展現醫學科學的新進展與新成果,更需要體現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的培養。對課程體系的改革則需要將繼承作為基礎,創新作為方向,汲取傳統課程中合理的部分,加強對素質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訓練,同時需要注重教育的現實性,以解決實際問題、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為教育根本目標。
2.7創新醫學繼續教育管理理念
首先需要摒棄傳統為學而學的形式主義。為達到繼續教育學以致用的目標,醫院需要大力倡導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及最新理論成果進行醫學繼續教育,轉變傳統的落后、封閉、狹隘的教育管理理念,努力創建出具有開放性、實用性、時代性、先進性的醫學繼續教育管理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否將醫學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對醫院是否能長久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創新醫學繼續教育管理理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領導層需要高度重視創新意識及進取精神,積極建立起創新型以及學習型文化氛圍。②努力為每名醫務人才創造出多途徑、多渠道的學習機會。③醫院需要定期指派中層管理人員到大城市參加相關繼續教育管理與教學方法的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及管理理論。④醫院需要有專項資金保證及激勵政策支持,才能夠不斷建設師資隊伍,從而整體提升醫學繼續教育質量及管理水平。
2.8創新醫學繼續教育方法,建立多渠道、多途徑、多手段的新方式
在知識信息爆炸時代,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若不重視對自身素養的提高,便無法跟上知識更新的腳步,無法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因此,需要不斷加強醫學繼續教育力度,例如,除定期繼續教育學習外,每年還可外派進修人員,不斷引進新技術與業務,確保專業知識能夠得到補充與更新。同時,為了提高醫學繼續教育的教育質量,需要創新醫學繼續教育方法,建立多渠道、多途徑、多手段的新方式:如知識競賽、專業知識比試、專家講座、讀書報告和、進修學習體會、網絡講座等,并且可以對活動中的優勝者給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質層面獎勵,以調動其參與醫學繼續教育的積極性。綜上所述,學分制醫學繼續教育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醫學繼續教育管理需要一切由實際出發,不斷完善管理隊伍,加強教學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才能順利開展醫學繼續教育,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清州.我國科技人員繼續教育學分制管理的研究[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4(1):35-39.
[2]王兆娣.繼續教育學分制實施芻議[J].教育評論,2013(3):45-47.
[3]常思亮.我國大學推行學分制的改革路徑[J].武陵學刊,2010,35(4):130-133.
[4]劉藝.淺談醫學繼續教育學籍檔案管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9),36,38.
[5]曹東義.試論現階段中醫的“三大派別”與繼續教育[C]//第四屆中醫藥繼續教育高峰論壇暨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換屆選舉會議論文集.北京:中華中醫藥學會,2011.
[6]余少英.我國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創新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1(9):19-20.
作者:熊潔琳 單位:仙桃職業學院醫學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