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職學業水平考試計算機教學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以福建省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為背景,闡述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考試的內容和意義,在分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索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質量提升的路徑,研究應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考試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業水平考試;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
1引言
福建省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使中職學校從以往單一的就業導向轉變為就業與升學二者并舉。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學業水平考試其中一門公共基礎課,如何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質量、提升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2學業水平考試的意義
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要考點是基礎教學內容,考試方式為上機操作。參加群體為中職學校一年級學生,每年6月份舉辦。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共分為A、B、C、D、E五個等級。其中E為不合格,通常情況下所占比重不超過5%。省教育廳組織實施的學業水平考試,是考察和衡量中職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有助于促進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1]。學業水平考試對于契合職業人才培養目標、提高職業人才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學考內容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2)學考側重于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的考核,有助于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穩步提升[2]。
3教學策略
3.1教育教學理念
在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計算機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理念已然不適應時展。計算機教師應當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形成良好的教學正循環。以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來設置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例如:教師在進行PPT辦公軟件教學時,可以設置合理的教學任務,要求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適合用作總結報告的演示文稿模板,然后自制一份學結PPT,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及運用辦公軟件的能力。
3.2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制定應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為依據、兼顧職業技能的特色。目前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將知識點的考察分為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練掌握四個等級,分別對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綜合運用”四個能力層次。因此教學計劃需要根據考綱對于知識點考察的難易來合理分配課時。比如考察等級為了解的知識點“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常用文件類型”等,可安排較少課時;而對于要求掌握和熟練掌握的知識點“控制面板配置系統、搜索引擎檢索信息”等,則應該適當增加課時并強化實踐操作。此外教學計劃還可以統一并安排符合教學進程的階段測驗、復習課、實踐課等。出于對學業成績和技能培訓兩方面的考慮,教學計劃需要平衡二者關系,在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還應體現職業學校的技能特色。
3.3教學內容
在統一組織學業水平考試之前,中職學校基于上級教育部門的部署,主要是確保學生課程的成績達標,并獲取職業技能證書。考慮到傳統教學內容僅考慮職業技能證書獲取,忽視了學業成績,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考作為教學的導向,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調整,兼顧考試和考證的需求。當然教師應在學校教學部門統一安排下進行教學內容和進度的更新,不能盲目安排教學內容,應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學業考核內容,同時刪除一些學業水平考試不做要求的內容。此外,教師還要確保考試大綱和知識目標的統一融合,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界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考試和考證的教學內容進行分解細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3.4教學方式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面向中職一年級學生,由于學生入校之前的計算機運用水平差異較大,故在教學過程中容易產生兩極分化。部分學生無需教師指導,即可熟練使用office辦公軟件以及完成各種基礎操作,甚至還能獨立制作PPT課件。另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則顯得手足無措[3]。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該將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作為依據,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通過模塊化教學、任務驅動、重視測驗、小組合作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具體為:(1)強調教學重難點內容,通過重復性練習,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2)加強理論和實際的聯系,提高學生對考試軟件和界面的熟悉程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確保學生能夠順利通過學業水平考試[4]。(3)任務引導,提高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教學任務與學生能力水平相符。此外,考慮到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僅在課堂練習計算機操作技能,可能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例如使用office制作宣傳海報、電子賀卡等,以促進學生實踐操作水平的提升。(4)重視課堂測驗和階段性測試。通過經常性、階段性的測驗,掌握學生當前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手段,使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5)小組合作學習。課程有部分內容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針對漢字錄入和指法,教師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再設置比賽規則,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
3.5家校合作
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家長和學生認識到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要性。學生在明確考試目的后,會基于自身實際情況設置學習目標。此外,中職學校還應針對學生設置的目標,對其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學生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確保其成績合格即可順利畢業;如果學生希望升學,應確保其考試成績達到B級以上。宣傳手段可以多元化,如通過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家長群等方式,使家長及時了解學考政策的變動情況,從而轉變思想觀念,與學校達成合作,督促學生學業,促進教學成效。
4結束語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師要基于學考政策的變動,及時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并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進行優化更新,以培養學業水平和職業技能雙優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巧容.學業水平測試下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思考.中學理科園地,2018,14(05):26-27
[2]劉清生.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西部素質教育,2020,6(05):224-226
[3]王素萍.淺談中專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21):198-199
[4]鄭子偉.應對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計算機教學實踐與探討.福建電腦,2019,35(11):62-63
[5]羅奕媛.中職學業水平考試中計算機基礎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190-193
作者:楊帆 單位:集美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