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影響音樂師范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因素
(一)師范生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音樂師范生對模擬教學重視度程度遠遠不夠。學生普遍對參與模擬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易出現遲到或早退的現象。在模擬講課過程中,學生的課堂表現不佳,經常出現精神不集中的現象。問及原因,學生普遍認為,對模擬試講前的理論知識還未完全吸收,在進入試講環節時都是概念模糊、似懂非懂,導致了對這門課程的緊張感與懼怕感。
(二)師范生個體差異
要想成為優秀的教師,需要不斷的努力。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不同的追求,因此不是所有師范生都一定會成為優秀的教師。如果將未來職業規劃定位在教師職業,音樂師范生就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和發展各項教學技能,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另外,教學技能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來訓練。
(三)教師方面的因素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模擬教學的教師團隊是由在職教師、在讀博士、在讀碩士組成,模擬教學的每個小組分別分配1名在職教師(任課教師)或在讀博士(助教)+4或5名音樂教育學原理或音樂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的研究生。可以說,這樣的教師團隊結構比較合理。但是,在讀博士及在讀碩士由于在校時間有限,每屆研究生人數不同,導致了研究生助教人數也不穩定。另外,每名研究生助教對模擬教學的指導和評價能力也有很大差異。相較來說,在本校本碩連讀的研究生,由于本科階段已受過本校的模擬教學訓練,對環節比較了解,對模擬教學的指導和評價能力更強。而通過其他學校錄取的研究生,由于本科模擬教學流程與訓練方式的不同,對模擬教學指導和評價能力就會薄弱一些。另外,音樂模擬教學團隊中的教師都不是一線教師,有的甚至缺乏一線教學經驗,對學生的指導和評價也會偏理論而輕實際。
二、提高音樂師范生實踐能力的對策
(一)端正學習態度,認真角色扮演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目前音樂師范生對模擬教學的重視程度一般。筆者希望,入學時就以教師作為自己終身職業目標的音樂師范生,時刻要以一名準教師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教師專業教育學和心理學課程的相關知識,以及音樂專業理論基礎課程,如音樂課程與教學論、音樂課程標準及其解讀、音樂教學設計等,要通過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扎實教師專業基本功,把握音樂學科發展的主要方向。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人們在網絡上可以時刻關注國家教育政策的調整和改革動向,及時了解音樂教育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對未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要求。另外,學生要積極、主動地與畢業年級的學生做適當交流,了解就業信息以及就業單位的招聘要求,為即將開始的模擬教學和教育實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強調音樂本體,適度運用多媒體
師范生要想在模擬教學中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首先一定要重視音樂主體性。例如師范生在講解新疆歌曲《青春舞曲》中,在導入環節中會羅列很多圖片,以展示新疆地區的概況,如當地的風土人情(如服飾、美食、節日、樂器)等;在講解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時,學生在沒聽過完整曲目的情況下,要提前了解《梁祝》背后的凄美愛情故事。而產生的問題是,20分鐘的課程,導入環節卻占了將近10分鐘,師范生往往將重點放在音樂以外的內容上,而忽視了音樂課的本質。所以,筆者建議在音樂模擬教學中,導入的最佳時間為5分鐘,用音樂導入音樂課,不要用大量的故事、文字和圖片進行過分渲染,一定要開門見山,直達音樂主題。
(三)強化理論學習,拓展觀摩內容
在進行模擬教學前,首先要讓音樂師范生復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掌握各個年級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其次要了解模擬教學的概念、流程、意義以及教學技能的概念、課堂教學技能的分類和各個單項技能的內涵。再次要熟知《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中所有內容,如音樂課程的五對基本理念、音樂課程的總目標、音樂學科各個學段的目標等。最后要了解國家最新的教育形勢,時刻關注教育改革,掌握音樂學科的發展動向,理論學習要做到與時俱進。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模擬教學是音樂師范生進行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的一門必修課程。通過訓練課堂教學技能,可以使學生熟悉、掌握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技能,為順利適應音樂教育實習工作和畢業后的音樂教學工作打下基礎。因此,促進音樂師范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曾曉安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