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美術基礎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開展美術基礎教育的必要性
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也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通過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通過美術鑒賞和藝術實踐,從而表現自己的一種生活態度和對事物的認識與感受,提高審美素質,達到培育目的。高職院校是培養適應社會的專業型人才,培養創新思維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同時有利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打開視野提高欣賞水平。
二、提高思想轉變認識,培養學習興趣
在現代的教育中,美術教育得不到重視,開設的美術基礎課也僅僅限于基本知識的介紹,無法體現學生的美術創作,所以必須從思想上改變認識,此時的大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適合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過程中發現和感受自身的藝術氛圍,從而實現全面協調的發展。提高思想認識首要任務是要提高審美能力。人的審美能力是后天培養訓練出來的,美術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提高對美的認識。美術基礎教育不是單一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學生在想象力、創作力上的思維,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實踐的動力,不斷的追求最后取得成功,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呢?一方面可以開設美術鑒賞課程,此類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激發學生對美的興趣,在鑒賞的過程中,引發聯想,把自己的情感與作品中表現的情感形成一種交融;另一方面可以借用多媒體教學平臺,讓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形式展現在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學過程的多樣性,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再者可以讓學生從作品的構圖、構思、用色、造型等方面去評價作品,與此同時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本期的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在開學第一節課上就對學生的基本情況作了一些了解: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美術功底也比較薄弱。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學生對美術課不重視,在教學方法上應多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在樹立信心以后,可以進行一些繪畫,通過臨摹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繪畫的趣味性,體會線條、造型、色彩融為一體的美。單一的繪畫是不夠的,還應該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總結繪畫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從美術專業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指導,這不僅提高了繪畫技巧,也對理論知識起到催化的作用。利用寫生讓學生有機會體驗接觸大自然的教學方式,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將課堂教學與寫生教學相結合,合理安排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增強應用能力,鍛煉創新思維
美術基礎的內容很廣泛,包括基礎素描、基礎色彩、圖案構成等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比例、結構、色彩對比等基本規律和元素也是美術基礎教育需要掌握的。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成了社會的熱點話題,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激發自身的主管能動性和創新思維能力。美術課程是能夠體現個人才能的綜合性學科,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首先是要轉變對美術教學的觀念。教師應運用新的理念武裝頭腦,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價各個環節都滲透著素質教育的精髓,引導師生樹立全新的美術教學觀。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結合學科特色和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制定創新教學的方法,自覺主動的做好引導和輔助工作,用專業的教師素養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染學生;其次,要創造良好的創造性教學環境。受到各方面的壓力因素,高職學生將多數的精力和時間是用在專業技能的訓練上,在開展創造性教學中面臨著一些阻礙。教師在日常中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將創造性教學先進理念傳授給學生。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的創造良好的創造性教學環境和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創造個性品質,學生是創新性教學的主體,美術是綜合人文性和藝術性的專業學科,自身就具備獨特性和創新性,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核心是積極培養和創造學生的個性品質。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并結合具體的美術實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為了激勵學生進一步的創新學習,教學評價應該側重于學生的全面評價,包括心理健康、藝術理論、藝術作品等多方面的評價。
四、結語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以后的工作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為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美術基礎教育的積極作用,還有待所有的美術教師探索和思考。
作者:王文娟 單位:四川省宜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