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創業教育與循證教育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循證教育學理論及其在創業教育中應用的價值體現
(一)循證教育學理論的內涵
循證教育學也被譯為“基于證據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須嚴格遵循研究證據,使個人智慧經驗與最佳證據有效整合進行教學決策。荷蘭三所大學(包括阿姆斯特丹大學)組建的循證教育學研究所(簡稱TIER)對此定義進行了延伸,主張“循證教育學是遵循有效的最好證據完成教育決策及教育實踐的一種哲學。它意味著必須通過科學評估之后才能應用或大規模推廣具體的教育決策。它不僅指對干預評估證據的積極收集,而且也指對教育育政策制定者和實踐者的一種行為或態度”。
(二)循證教育學在創業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1.有效地拉近了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與創業教育實踐的距離。
抽象的理論與鮮活的實踐之間本身存在矛盾,創業教育也是如此。長期以來,創業教育理論與創業教育實踐更像兩個平行序列: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內容與實踐脫節,甚至有大量重復、空洞無物的研究:而研究結果的呈現形式過于學術化,晦澀難懂,既不能滿足創業教育實踐的需要,也增加了將研究理論應用于創業教育實踐的難度。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者并不是專業從事理論研究,難以獲得最新的創業理論進展,判斷理論的優劣及應用理論均有困難,因此,創業教育實踐只能與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處于一種隔離狀態,難以推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的進步。循證教育學的出現有效地拉近了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與創業教育實踐之間的距離,對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溝通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創業理論研究更為關注創業教育實踐的需求,能指導創業教育實踐,而實踐問題的解決也會幫助創業理論的提升,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2.在創業教育理論內部分離出了應用理論。
教育工作者通過研究得到的教育學知識或結論被稱為教育理論。它包括基礎研究獲得的“基礎理論”與通過應用研究獲得的“應用理論”。基礎研究是指在無明確應用導向下對教育現象本質及其規律的研究。而應用研究則有明確的應用導向,強調在相關的實踐領域中運用教育學的基礎理論。真正能指導教學實踐的是應用理論。循證教育學將創業教育理論分為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提供可具體操作的步驟在眾多可行性方案中選擇最適合的實行方式。比如,目前美國高校流行三種創業教育模式:聚焦模式、磁鐵模式和輻射模式。三者在教育花費、教育獲益、實施計劃及難度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選擇何種模式更好,要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進行深入的證據收集及科學評估,甚至通過對照試驗研究獲取證據,獲得最佳證據的創業教育模式就可以進行推廣。
3.有益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業教育體系。
在傳統的創業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其自身的實際需求也往往被忽視,教育效果不明顯。而創業教育目標的核心內容是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創業綜合能力,提升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在教學思路上要求重視學生個人主體,使創業教育能充分回應社會和經濟結構調整對人才的需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在循證教育學的框架下,受教育者不再只是一個平均數的概念,作為創業教育的主體,學生個人的自身條件、興趣愛好、價值觀、家庭環境及創業熱情等因素均可以得到充分的重視,加強了互動式的溝通和交流,尊重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最大程度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接受創業教育及進行創業實踐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得以提升,可有效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4.平衡創業教育體系中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與研究者四方的關系。
管理者與研究者在傳統的創業教育體系中起主導作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只有被動接受,對教育政策、方式及內容的評價及監督沒有發言權。研究者認為教育者過于依賴于個人經驗,對經研究證實具有良好效果的方案視而不見;管理者很難避免根據自身的理論偏好或利益傾向進行決策;教育者則抱怨理論沒有普遍性,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大;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動接受。循證教育學的產生在他們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之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凡事都要重視證據,基于科學的研究證據基礎上有效平衡四方的關系。研究者提供證據;受教育者可以基于證據對教育者提出教學要求;教育者遵循證據教學;管理者遵循證據進行管理,可以更為輕松地協調各方。這樣參與創業教育的四方遵循循證理論能夠有效地進行相互溝通,分工明確,形成合力推動創業教育的發展。
二、循證教育學的5A實踐步驟及其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框架結構
(一)循證教育學的實踐步驟
循證教育學是一種教育哲學,但也有固定成熟的5A實踐步驟:一是提出問題(Ask)———將亟須解決的教育問題以標準化形式提出以便檢索。二是獲取證據(Access)———檢索是否有研究指南或標準可以解決該問題,如果沒有,登陸數據庫檢索相關文獻及試驗結論等證據。三是判斷評價(Ap-praisal)———將收集到的證據分級判斷,找出最佳研究證據。四是應用實踐(Apply)———根據最佳證據推薦的教育策略進行實踐。五是效果評估(Assess)———評估實施效果,總結經驗教訓。
(二)循證教育學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結構
創業教育體系中的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與研究者四方被循證教育學有效整合,形成一個整體框架結構:
1.研究者為創業教育實踐提供最佳證據。
循證理論根據研究方法對證據進行科學性分級,研究方法越嚴格,該證據的級別就越高。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控制試驗或系統綜述所獲得的證據級別最高;準實驗研究及相關研究獲得的證據次之;個人經驗與專家意見居最后。證據的采用次序由高至低。在創業教育研究初期都是從處在證據級別最低的觀察報告及個案研究開始的,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目前標準化的創業教育方法及相關的試驗研究已趨于成熟,擁有大量創業教育理論研究文獻。面對紛繁蕪雜的研究結論,循證教育學理論有了用武之地,能應用科學方法迅速找到高校創業教育實踐的最佳證據,基于研究證據進行科學實踐。
2.教育者基于證據進行創業教育決策。
循證教育學主張教育者基于科學證據教學,而不僅僅是基于個人智慧。創業教育內容涉及廣泛,對教育者要求較高,甚至需要有一定的創業經驗。教育者如果完全依靠個人經驗進行單兵作戰,力量過于單薄,而依照循證理論的步驟,教育者可以通過更為廣泛的途徑獲取關于創業教育的最佳證據(包括其他研究者或教育者提供的最佳證據),相當于與研究者及其他教育者結成同盟進行集團作戰,并且能夠科學評估這些證據,根據最佳證據進行創業教育實踐。這樣即使普通教育者(不必是專家或精英)都可以遵照執行,有效提升教育者的創業教育實踐能力。
3.受教育者參與創業教育的決策。
傳統的教育者主宰教育實踐的整個過程,受教育者只有被迫接受,缺乏主動性。
循證教育學為受教育者接觸相關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途徑與渠道,使其提前預見研究證據的判斷、干預及結局。加上受教育者可能已經獲得一定的創業專業知識及經驗,他們可以基于證據與教育者積極協商,共同決策,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確保創業教育實踐順利高效進行。
4.管理者可以協調整個創業教育過程
依照循證理論,實踐前需要有研究證據作為支撐,實踐完成后,需要即時總結并評價教育效果,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并以證據形式反饋給管理者,管理者遵循證據協調:一是制定有研究證據支撐的創業教育政策,嚴格評估創業教育成果的科學性。二是利用項目審批、財政資助、、著作出版等方式引導研究資源的分配,使研究者關注急需研究的創業教育問題。三是組織相關專家,針對具體的創業教育問題,制定出創業教育指南、標準甚至建立數據庫,供教育者更容易檢索所需要的研究信息。
三、循證教育學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實踐評價
相對于西方國家60多年的創業教育發展歷史,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各地發展不平衡,創業教育體系構建不完善,而循證教育學將科學方法引入高校創業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質量及效益。
(一)完善高校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加強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
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近年來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相關文獻數量也大幅度提升,但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積累周期長,難以滿足創業教育實踐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理論及課程設計大多借鑒美國、英國等國家,或者整理零散的創業活動案例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多不確定,沒有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反饋。應用循證教育學可以嚴格評估這些創業教育決策和實踐結果,基于科學證據進行創業教育,反饋總結經驗促進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同時大幅提高教學效率與實踐質量。
(二)緊貼高校的自身特點構建創業教育的實踐體系
高校創業實踐體系是創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創業指導中心、創業信息網絡等創業服務平臺和創業模擬大賽、創業孵化園、創業實驗室等創業實踐基地。對于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來說,建立完整系統的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有一定的困難;而不同高校實施創業教育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將創業教育融入素質教育之中,鼓勵學生以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積極參與創業實踐及社會公益活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及技能,成立了“創業管理培訓學院”專門負責與學生創業有關的事務,并建立大學生創業園進行商業化運作。在循證教育學理論框架下,不同高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側重于各自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可以避免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將有限的資金真正投入到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中,大大提升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朱亮 單位:浙江萬里學院現代物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