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教育背景下專業教育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學前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專門研究從出生到6歲學前兒童的一種教育。它包含兒童心理、營養保健、兒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公益性,是保育、教育、教學三者的結合。該專業的主要課程比較繁多,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學前教育,部分院校已將修業年限增至五年。畢業后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學前教育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近30年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上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學前教育理論的研究有很大進展。加強學前教育已成為世界未來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
二、職業道德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影響
在實際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培養中,職業道德教育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僅限于書本理論層面的死記硬背,不能夠有效地和將來的工作實際相結合。
在現有的培養方案中,職業道德教育通常和幼兒教育法律法規一起講授,更多的是給學生提供《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法律法規的分析。很少針對職業道德的內涵教育進行專門的授課。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并沒有高度重視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一說到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學生認為自己走上工作崗位后不會在職業道德上出現問題。學生沒有正確認識職業道德的內容,把職業道德和一般的個人道德品質混淆在一起,不能分別兩者之間的差別。
三、教育學課程改革的目標
目前教育學課程體系的設置表現出較強的學科本位主義,課程設置比較隨意,缺乏先進性和科學性。如何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培養學生運用教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教會學生掌握教育學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生教學能力等已成為教育學課程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專業課程的改革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將改革的目標定位為:“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服務學生終生發展。”通過對專業課程的改革,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過程的落實,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課程的內容更好地把握,同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培養實踐能力,達到學習目標。
(二)文化課程的改革目標
文化課程做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將來掌握精湛的專業技能,發展理論創新的能力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將學前教育專業文化課程的改革目標定位為:“夯實基礎,深化理解,服務應用,促進發展。”教育學課程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學科,承載著提高學生教育素質、培養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和拓展學生能力的任務。開設教育學課程的目標是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在面向全體學生,著重強調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發揮各自的優勢,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教育學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
在傳統學前教育教學中,文化課和專業課都有著共同之處,那就是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的概念就是只要期末考試通過就萬事大吉了,這種學習概念造成了很多學生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日常教學中一些重點并沒有長久記憶在學生的腦海中,久而久之形成了消極應付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心理。因此,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從改變教學和考核模式入手,構建“全程式、多元化、現場化”的新型課程教學和考核模式。而針對在實際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中,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解決:
(一)入學教育
在學生入學之初,通過入學教育中的課時,對學生進行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和具體的培養方案的分解、分析,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校四年中的主要課程的方向和內容,初步設定將來的就職方向,樹立最初的就職理想。讓學生在入學教育的過程中,熱愛并向往自己的專業。并且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讓學生理解幼兒教師職業的偉大,增加學生的職業自豪感,啟發學生從心底里熱愛這份事業。
(二)心境教育
通過分析不同文件中關于職業道德的要求不難看出,熱愛的兒童、愛護兒童是我們職業道德的核心。所以我們需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幼兒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瑣碎的,只有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才能在工作中調整心態,發現班內每個孩子的優點,才能發自內心的尊重兒童和熱愛兒童。
(三)承諾教育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相較于其他的畢業生有很大優勢,通過研究表明,幼兒教師對本職業作出承諾是很重要的。幼兒教師這個工作本身就是助人的工作,我們需要將我們工作的對象置于我們職業生活的首位。雖然有時我們身體不適也要堅持上班,但對我們選擇的職業要有職業的堅守。
(四)理論結合實踐教育
鼓勵學生利用志愿者服務工作積極參與到幼兒園一線,設身處地地像一線優秀教師學習職業道德,并將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也可以到幼兒園參加園內組織的關于職業道德的相關活動,體會職業道德教育的真諦。
(五)專題報告會教育
請優秀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到校做職業道德教育的專題報告會。可以請專家用豐富的案例介紹在幼兒園中如何愛護孩子,如何尊重家長,如何支持幼兒的發展。真正把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每一處教育契機中。
五、教育學課程改革實施計劃
(一)修訂和完善教學計劃
根據國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門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要求,結合本學校對該專業的定位與服務方向以及本校學生專業素質的實際情況,確定學前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努力將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完美結合,打造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全方位復合型人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二)調整專業課程體系
想要針對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模式進行改革,就必須要見改革堅持到底,改革非朝夕間即可完成,更不是游走在紙上的文字,想要顛覆從前的教育模式,就必須要打破曾經的以學科理論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建立以職業和技術崗位群所需要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逐步探索使用行業導向型的模塊式教學計劃,突出課程的實用性,增加輔修和選修教學內容的比例,全方位、立體地打造專業人才。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增大實踐教學的比例。新的課程設置緊緊圍繞改革目標,堅持培養目標的層次性、漸進性、梯度性、全方位性。
(三)考核形式和內容的改革
專業考核形式和考核內容的改革做個課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標準,如果考核形式和內容還是循規蹈矩,那么專業課程改革也就會流于形式,不會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學生成績評價模式,體現“全程實踐,優勢定位”的理念,強化實踐性,采取面試、口試、課程教案設計、現場教學、研究報告、提交作品、各類專業技能測試等不同組合的形式,以鼓勵教學團隊不斷創新考核方式。
作者:劉春生 單位:臨沂大學沂水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