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育學課程研究性學習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階段
首先,由于目前高師院校的大多數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毫無認識,憑感覺認為其很神秘,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教師在活動開始以前,做好必要的知識鋪墊,使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初步的感性認識,了解“什么是”“為什么要”。
其次,教育學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有必要事先告訴學生,還要通過講座或其他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如何確定適合本小組的研究課題、如何進行人員分工、如何確定開題報告和課題研究方案、如何收集、分析和處理相關資料、怎么進行研究活動來得出結論、怎么表達和交流研究成果等等。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只能簡單說明,不要用教師的思路固定住學生的自由研究,也不能盲目統一要求,以免失去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再次,在研究性學習開展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動員,通過向學生講解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意義、讓學生了解以往國內外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些成功案例、邀請教育專家結合目前大多數人關注的教育問題為學生們進行講座,目的是開闊與拓深學生的思路,為研究性學習實施階段自主選擇課題做準備。
2.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施階段
第一步,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們結成結構合理的課題研究小組,所謂結構合理是指在小組內部每個成員都擔當起適合自己的角色(如聯絡員、記錄員、檢查員等),都可以取長補短,加強小組的整體工作能力。
第二步,學生在選擇自己研究的項目時,教師要加以關注,使其所選既科學又可行,并具備創造性。
第三步,定題后,學生結合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和相關知識與研究方法,再根據選題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這可以使課題研究更有目的性、計劃性。
第四步,進行開題報告。各小組派一人陳述本組開題報告———課題的由來、意義,課題研究的可行性、所選擇的研究方法、計劃進度及人員安排。由教師與學生組成的評審組根據各組陳述進行評審,提出修改意見。
第五步,學生按照課題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活動。在每一步的活動之前,先要進行組內討論,討論內容為此次活動的內容、預期達成的目標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使每個組員都能心中有數;在活動中,組長的任務是組織協調各方面工作,組員對自己所負責的事務要認真履行,注意相互交流與合作;活動后,組內展開討論,各組員匯報自己任務的完成情況,探討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如需請求幫助,則有聯絡員與指導教師聯系。同時,記錄員要履行職責———及時填寫活動記錄,聯絡員負責將活動記錄交給指導教師。本階段教師的任務是密切關注各組活動情況,對研究小組的求助及時回應,積極支持與幫助,并做好師生聯絡記錄。
第六步,成果交流,結題報告。學生將研究成果呈現到網上,便于各小組之間進行研究成果的交流與探討。之后召開結題報告會,每組匯報人員在規定時間內簡要匯報課題的具體實施過程、組員分工情況、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同學們在研究中的體驗與收獲;然后由評審針對報告內容提問,評審根據各組的結題報告和答辯情況進行評分。
作者:丁一 榮亞軍 朱雅琴 肖伯玲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