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入黨教育培訓模式創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演進,加強大學生入黨教育培訓已成為高校教育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筆者通過對大學生入黨教育培訓的現實狀況、教育培訓模式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大學生教育入黨培訓模式的新方法、新途徑,旨在為大學生入黨教育培養模式注入新鮮血液。
關鍵詞:入黨教育;培訓模式;創新思考
高校黨校教育培訓開展以來,培養了大量的學生黨員,為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輸送了大批人才,推動了經濟快速發展。但在高校黨校培養發展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國家、社會以及各高校共同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黨校教育培訓水平的進步,進而帶動高校黨校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一、高校黨校大學生入黨教育培訓的現狀
1.教育培訓缺乏實效性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當代大學生的視角變得多元化,對于社會的需求也變得多樣化。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黨校教育培訓內容還是單一的黨的性質、宗旨、職能等一系列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沒有結合時展變化的實事,并對其進行分析,大學生覺得沒有新意,自然不會接受。同時對教師自身來說,他們還是固守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將知識與時代特色融合,去迎合當代大學生需求的多樣化,因此使得高校黨校教育培訓水平提高緩慢。
2.教育培訓組織難度大
近年來,高校擴招造成了大學生基數過大,這也造成了高校黨校教育過程中黨員、預備黨員以及積極分子的數量有所增多。而一旦黨校內大學生人數增多,黨校就要進行時間、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調整,就會給黨校培訓工作帶來負擔。尤其是進入黨校培訓的大學生都是來自于各個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專業,所以培訓時間還要綜合大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這無疑增大了黨校教育培訓的工作量,也更加難以保證黨校教育培訓水平的提高。[1]
3.教育培訓缺乏吸引力
大學生入黨教育培訓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就是高校黨校中兼職教育培訓類師資缺乏。在高校中,進行黨校教育培訓的人員大多是高校在職的與黨校相關的領導以及教師,沒有負責黨校教育培訓的專職人員,所以這些教師大多在講課過程中存在無法抓住當代社會重點問題的現象,由此使得大學生對黨課缺乏興趣。而且由于高校黨校中“雙高”等固有觀念的影響,導致一些受到學生歡迎的新教師根本不具有資格給大學生進行黨課培訓,由此嚴重阻礙了黨校教育培訓發展進程。[2]
二、關于大學生入黨教育培訓模式的幾點思考
1.加強課程建設豐富教學內容
(1)課程建設堅持“一個原則”。“一個原則”即黨校姓“黨”的原則,這是所說的“黨校姓黨,就是要堅持一切教學活動、一切科學活動、一切辦學活動都要堅持黨性原則……”。因此,我們在黨校教育培訓過程中必須時刻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變,教育內容要時刻以馬列主義、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核心來進行黨校培訓。同時黨校還要注重培訓當代大學生運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進而運用正確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除此之外黨校在教育培訓過程中要時刻要求大學生以黨的紀律來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培育當代大學生自身艱苦奮斗的精神與不忘初心的本質。
(2)課程建設滿足“三個需求”。課堂建設的“三個需求”即專題教學、參觀訪問以及模擬實訓三個部分。就目前高校的發展狀況來說,關于黨校教育培訓采取的措施比較有效的當屬“五分制”。首先,在課堂建設過程中必須保證有3/5的時間給學生們用來學習黨的相關知識,然后進行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長期記憶。其次,要用1/5的時間來領導學生進行參觀訪問,讓學生們多了解一些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光輝事跡,不僅達到讓學生們多接觸社會真實生活的目的,還能激發學生學習黨史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其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剩下的1/5讓黨校對學生進行模擬實訓的訓練,并在此過程中,組織學生們相互進行模擬實訓后的交流與溝通,從而提高其增強學習黨校培訓課程的積極性。[3]
(3)教學內容突出“四個結合”。第一,教學內容要關注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注重國內外教學內容的變化,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內容來促進黨校教育培訓發展。第二,堅持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始終以黨的方針、路線等內容為核心。第三,在教學內容教育上一定要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內容方面一定要始終以教育工作發展的大局為基礎。第四,要重視大學生自身的思想與意識教育,需要迎合大學生對黨課建設的要求,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從而促進黨校教育培訓的創新與發展。
2.轉變培養觀念規范教學管理
(1)更新高校黨校育人觀念。劉云山在黨校工作會議上曾指出:“貫徹落實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新形勢下黨校工作,關鍵就是統一思想。”所以,在黨校培訓工作中,就要積極地轉變培養觀念,從而達到統一思想的目的。一方面,需要各高校單位及其各個職能部門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從而形成一個典型示范的作用。而更新觀念必須要從高校內部以及職能部門兩個主體入手。另一方面,高校黨校自身要更新教育觀念,注重現代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黨校教育培訓水平的發展與進步。除此之外,在更新黨校教育觀念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校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其辦學規律,在高校教育教學大局的基礎上促進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發展。[4]
(2)轉變培養觀念。一方面,用主導地位來取代黨在教育過程中占據的中心地位,這樣才能保證在黨校大學生教育培訓過程中所實施的措施順利進行,并且達到行之有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將大學生由在課堂占據的從屬地位轉變成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要促使學生制訂合理的培訓計劃用以約束自身的行為,這也是大學生在教育培訓中主體地位的體現。同時高校還要將黨校大學生的教育培訓結果計入到最后的綜合測評中,從而督促學生更加重視黨校教育培訓。
(3)提高教育教學管理及學科建設水平,規范各類培訓班。《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指出:“黨校教學要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認真做好培訓需求調研,按照分類別、分層次設置教學班次、教學課程和內容。”[5]高校黨校應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構建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入黨積極分子骨干培訓、黨員發展對象集中培訓、預備黨員錘煉教育、正式黨員先鋒教育、畢業生黨員旗幟教育等涵蓋大學生入黨教育、培養、鍛煉、成長各個階段的多層次、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訓體系。[6]學校黨校對于黨課期間不同階段不同的教學內容要區別對待,更要有所側重。同時學校黨校還必須對大學生各班次的黨課培訓進行統一指導、統一謀劃和統籌管理。一是要統一各班次教學大綱,明確各班次教學重難點,為黨課教學提供理論基礎。二是要統一配發黨課教材,學校黨校要根據不同黨課培訓階段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階段的黨課教材,做到教學目標一致。三是統一黨校各班次培訓工作規程,保證各班次黨課培訓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四是統一試卷庫,由學校黨校聘請校內外專家為各班次培訓班出題,形成題庫,再由學校黨校統一印制配發各班次試卷進行考試,并統一組織校內外專家進行閱卷,確保閱卷環節公平、公正。
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組建穩定教育培訓團隊
(1)組建專兼職結合的課堂教學團隊?!吨泄仓醒腙P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關于黨校工作的決定》指出:“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能夠滿足分級輪訓培訓干部需要并在思想理論戰線上發揮更大影響的黨校教師隊伍,這已經成為黨校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和最緊迫任務之一。”[7]在出席全黨黨校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曾說到,黨校教師是我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團隊,是我黨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論力量。因此,我們要重視教師團隊在促進黨校教育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內部要重視組建專兼職結合的課堂教學團隊,改變傳統單一的黨課教學模式。因為,對于黨校的發展來說,雖然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與靈魂,但是教師卻是黨課的基礎所在,黨課教育培訓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地發揮自身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黨校的課堂教學團隊應盡量拓寬教師來源,比如可以考慮從高校專兼職黨務工作者、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中挑選,采取上交備課教案,聽取公開課的形式公開挑選出綜合素質高而又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新觀念的黨課教師,形成黨校教員師資庫,配套學校黨校大學生各批次培訓班,并規定各學院聘請的黨校教員,一律從黨校教員師資庫中選聘,不在師資庫中的教員一律不得選聘。在黨課教育培訓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專兼職教師的道德水平進行考核,確保為高校黨校大學生教育培訓提供高質量的師資團隊。
(2)選派專兼職教師進行多渠道的學習。目前,高校黨校的教學內容仍然是以傳統的教學內容為主,缺乏時效性與前瞻性。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進一步促進高校黨校的發展進步,就需要學校積極地選派專兼職教師進行多渠道培訓與學習。這樣不僅能讓教師接觸到先進的知識與技能,還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改革與創新傳統的黨課教學內容。同時能夠使教師通過學習發現當前高校黨校中存在的問題,并得到及時的解決,從而進一步促進黨校的發展進步。
(3)發揮網絡教育培訓優勢,激發大學生對黨校教育培訓的興趣。網絡的發展已經深入每一個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黨校教育培訓自然也離不開網絡技術的發展與帶動。因此高校黨??梢愿鶕陨淼膶嶋H情況來建立網絡學習黨課的平臺,可以利用網絡分享“微黨課”、開通黨課教育“主題微博”“微信”,黨校教員可以在線解答大學生的疑難問題,與大學生網上互動,大學生也可以將社會實踐、理論知識學習心得分享在網絡供大家學習討論,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優勢調動大學生對黨校教育培訓的興趣。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黨校入黨教育培訓水平的提高,是促進高校黨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黨校對大學生的入黨教育培訓一定要順應時展的大趨勢,做到與時俱進。同時還要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改革與創新高校黨校大學生培訓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促使高校黨校大學生教育與培訓在新時期取得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張慧欣,陳尚華.創新高校黨校教育培訓模式的若干思考[J].價值工程,2010(31):299-300.
[2]楊震,陳俊明.論新時期高校黨校教育培訓體系的優化與重構——基于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思考[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93-96.
[3]張瑞,王文.加強高校黨校建設在黨員教育培訓中作用的思考[J].延邊黨校學報,2011(02):34-36.
[4]汪輝.高校黨校學生入黨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2011(07):165-166.
[5]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發)[2008]13號[Z].2008.
[6]呂永亮,秦洪偉,姜勇.新形勢下高校黨校大學生入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6(02):86-88.
[7]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關于黨校工作的決定(中共中央發)[2000]10號[Z].2000.
作者:康東升 胡鳴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