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超星泛雅平臺的醫學英語線上教學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醫學英語課程在促進中西方醫學交流與傳播、弘揚中醫藥理論和文化、推動中醫藥國際化進程等方面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 基于2020 年 2 月至 6 月遼寧中醫藥大學面向 355 名本科生開展的醫學英語線上教學實踐,探討以“課程思政”和“兩性一度”為引領,依托超星泛雅平臺的醫學英語線上教學平臺建設、教學實施方案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為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醫學英語線上教學提供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醫學英語;超星泛雅平臺;線上教學;兩性一度
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醫學英語是一門以中醫藥專業知識和大學英語為基礎的專業英語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對中醫藥知識的英文翻譯和口語表達能力、深化學生對中醫藥理論知識的理解,是傳承中醫藥文化、培養跨文化交流的中醫復合型人才的基礎課程。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線上教學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可隨時隨地開展,這無疑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如何保證線上教學的教學質量,這給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挑戰[1]。2020 年 2 月 至 6 月, 遼 寧 中 醫 藥 大 學 面 向2017 級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和針灸推拿學專業的 355 名本科生開展了以“ 課程思政” 和“ 兩性一度”為引領,以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為導向,以超星泛雅平臺為主要依托的醫學英語線上教學。本文基于此教學實踐,從教學平臺建設、教學實施方案以及教學評價體系 3 個方面探討醫學英語課程的線上教學。
1教學平臺建設
1.1課程門戶建設
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依托超星泛雅平臺建立相應的醫學英語課程門戶,有利于不同專業線上教學的開展。 一門課程建立不同的課程門戶,可以在不同的門戶上傳不同的教學資源,資源的專業指向性更加明確。
1.2教學資源建設
依托超星泛雅平臺的線上教學資源可以包括教學相關的各種視頻、音頻、課件、課外閱讀、題庫等。筆者建立的醫學英語線上課程,上傳視頻資源 396個,非視頻資源 561 個,題庫涵題量 1 087 道。 根據線上教學的特殊性,授課教師原創制作、傾力打造了課程安排、教學課件、授課視頻、重點短語和重點句型誦讀、課后練習以及章節測試等 9 類教學資源。在課外閱讀方面,上傳了英語類、中醫專業類以及課程思政類醫學英語課外學習資源。
1.3平臺訪問量
線上教學的關鍵一環是“ 互動”。 筆者建立的醫學英語線上課程,發布課堂活動和作業總計 367次,師生合計發帖量 11 863 次,學生章節學習次數近 13 萬次,平臺累計訪問量超 65 萬次。
2線上教學實施
2.1學生自主闖關與課堂活動相結合
根據學生對線上教學的適應情況,筆者逐步建立了依托超星泛雅平臺的“學生自主闖關與課堂活動相結合”的線上教學模式。
(1)學生線上學習流程。 學生線上學習任務包括課前預習、課程闖關、課堂活動及課后鞏固與拓展。在課前預習階段,學生通過瀏覽教材與課文電子版、課件、單詞預習視頻、課文預習視頻等線上資源完成課前預習。 在課程闖關階段,學生自主選擇時間,在課堂活動開始前,完成課程的相關視頻、課堂測驗、重點句型和重點短語的誦讀任務,通過課程闖關。 在課堂時間(15 min 左右),按時參與主題討論、測驗、投票等課堂活動。 最后,通過完成每日重點句型的口語打卡、課后練習等進行課后復習,并通過課外閱讀拓展視野。 同時,學生遇到任何問題可通過超星泛雅平臺私信老師,隨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基于超星平臺的線上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學生線上學習流程具體見圖 1。
(2)教師線上教學流程。 教師線上教學任務主要包括課前準備、線上教學、課后答疑以及總結反思。 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針對線上課程內容,融入課程思政,優化教案、完善課件、錄制教學視頻,完成線下準備。 在此基礎上,依托超星泛雅平臺,“ 線上”建立章節結構、上傳教學資源、創建課堂活動、發布課程安排。 當線上教學開啟,學生開始闖關時,教師需密切關注學生學習進度,并對隨堂測驗和視頻內容進行實時答疑。 線上教學時,開展簽到、主題討論、測驗、投票等課堂活動。 課后,進行實時答疑,關注學生口語打卡任務中的誦讀情況,糾正學生口語語音語調。 最后,通過開展學生評教、專家評教、學生自評、教師他評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及總結反思。 教師線上教學流程具體見圖 2。
2.2以“課程思政”和“兩性一度”為引領的線上教學實施
2.2.1從多環節開展線上課程思政,促進情感層面教學目標的實現。增強對中醫藥的文化自信,是中醫藥事業發展與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更是當前中醫藥界需要高度重視的時代課題[3]。 基于醫學英語授課內容,筆者以“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為主線,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通過主題簽到、視頻講解、主題討論與小組討論、課外閱讀等多環節從中醫藥的歷史與發展、中醫藥的國際化、中醫藥在防治“新冠肺炎”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堅定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將“課程思政”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使線上課程德育水平得到提升。
2.2.2以“兩性一度” 為引領,促進知識和能力層面教學目標的實現。
(1)高階性方面,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筆者引入思維導圖法,借圖促思、以圖導記,將思維導圖教學法貫徹始終。 從授課視頻中教師講解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繪制課程相關內容的思維導圖,到學生繪制課程內容的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和復習、繪制課程關聯內容的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拓展,在這一個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性思維、系統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得到了培養,高階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解決綜合問題能力的培養上,筆者通過線上課程發布了團隊協作主題匯報作業,學生以制作視頻的形式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 教師發布匯報主題、匯報形式、匯報時長、作業分組、上交方式、評分體系和評價方式等團隊任務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其中,評價體系包括教師評價、組間評價和組內評價。 教師及組間評價的評分標準包括內容設計、PPT 制作、講演技巧、英語表達及綜合印象 5 個方面。
(2)創新性方面,課程的內容應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應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應具有探索性和個性化[4]。 筆者開設的醫學英語線上課程,引入最新中醫藥術語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英譯內容,使課程內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通過采用“學生自主闖關與課堂活動相結合” 的線上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多種啟發性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實施口語提升計劃、開展主題討論等,使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索性和個性化,切實提高了線上教學的教學質量。
(3)挑戰度方面,宜改革考核評價機制,增加課程形成性評價占比;提升課堂活動和作業的挑戰度,挖掘學生潛能。 筆者開設的醫學英語線上課程,學生最終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兩部分構成。 ①期末考試由學生在學期末,通過手機完成線上考試,滿分 50 分,占課程總成績的 50% ;②平時成績包含授課視頻(10 分)、課堂活動(10 分)、作業(10 分)、 簽到 (5 分)、 課外閱讀 (5 分)、 討論 (5分)、章節測驗(5 分)7 個考核項目,滿分 50 分,占課程總成績的 50% ,其中課堂活動包括主題討論、小組討論、選人、搶答、投票等,作業包括團隊主題匯報視頻制作及思維導圖繪制,所有項目均在線上完成。
3線上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對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行為及學生學習情況的綜合性評價。 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是督促及規范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學水平、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5]。 筆者建立了集學生評教、專家評教、學生自評、教師他評于一體,以教師教學情況評價和學生學習教學效果為“ 兩端”的醫學英語線上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3.1教師教學情況評價
授課教師可通過超星泛雅平臺,以問卷的形式定期開展學生評教。 同時,校內專家和教研室教師也可通過線上平臺瀏覽、觀看課程,進行專家評價。筆者建立的線上課程獲得了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3.2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授課教師可按教學內容劃分章節,分階段開展線上教學效果的學生自評,并通過口語打卡、課堂測驗、章節測驗、主題討論、小組討論、作業等途徑開展教師他評。 筆者建立的線上課程進行了 9 個時間節點的學生自評,課程開設中期時學生自評結果顯示:88% 的同學能英譯中醫語段,80% 的同學加深了對中醫知識的理解和掌握,74.51% 的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堅定了中醫藥文化自信,73% 的同學中醫英譯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69% 的同學邏輯性思維、系統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
4小結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已從“彈性”走向“剛需”,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認識,在線教學已然成為未來學校教學活動的發展趨勢[6]。 依托超星泛雅平臺的醫學英語線上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發揮了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作用,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了課程的德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值得我國高校教師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
作者:袁東超 陳彥君 倪菲 楊茗茜 崔家鵬 李可大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