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課外閱讀:讓你的知識儲備更豐富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發展。所以,我們要重視課外閱讀教學策略的優化,組織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究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完善基礎知識的有效構建,使得他們的語文學習過程更為豐富,知識儲備更為夯實。
一、課外閱讀應遵循的原則
1. 全面性原則
一方面,從內容上來說,課外閱讀應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著手,保證學生閱讀的內容能夠具有全面性的特點,能夠讓學生的閱讀層面與閱讀角度更為廣闊,最終讓他們從閱讀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實現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從表現形式上來說,學生既可以閱讀傳統的書籍,也可以閱讀卡通、漫畫等等。教師要關注的是學生閱讀的內容,而不在于閱讀的表現形式。相反,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表現形式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教學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2. 科學性原則
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該遵循科學性原則。要想充分發揮課外閱讀的價值和作用,就一定要讓學生讀好書,選擇有價值的、契合學生身心發展基本規律的讀物,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對此,教師就一定要科學地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在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書籍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階段,要能夠適應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掌握。還要保證所選擇的閱讀書籍內容科學、合理、健康、向上,能夠實現學生的綜合、有效發展,最終落實學生閱讀學習素養的提升。
二、課外閱讀優化策略
1. 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首先,教師在指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的時候,要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教授學生基本的選讀法與精讀法,讓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課外閱讀內容,靈活地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對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然后以目標作基準去展開課外閱讀實踐,提高讀書的質量與品味。比如,在教學完《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有選擇性地為學生推薦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經典著作《昆蟲記》,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昆蟲選擇自身喜歡的課外閱讀篇章,然后展開精讀。而同學們基于這樣的閱讀實踐,也能夠更為全面地了解人類與昆蟲之間的關系;其次,教師應該為學生安排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展開高質量的閱讀實踐,通過實踐不斷鞏固自身所學習的內容。而學生在展開閱讀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做好巡視工作,及時地回答學生在閱讀中所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逐漸掌握更為科學的閱讀方法,進而激發出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加更多的閱讀方法,比如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給他們滲透瀏覽性的泛讀、探求性的速讀以及品味性的精讀等閱讀方法。甚至可以讓學生在文章上進行旁批,記錄自己的閱讀見解,這樣便能夠讓他們做到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實現以讀促思。
2. 注重閱讀內容的鑒賞
在展開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鑒賞。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閱讀情景,讓他們展開自主閱讀,以更為科學的閱讀方法去引導自己展開閱讀實踐,創新學生的感悟與體會。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讀物,讓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所推薦的讀物展開高質量的閱讀。對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為他們推選更加適合展開課外閱讀的書籍;其次,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多元化的課外閱讀情景,以情景來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更為快速地進入到閱讀作品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插圖、配樂以及語言等等,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再者,在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醞釀和激發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并且要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剖析,加深對文本內容與中心的深層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欣賞能力。在學生展開閱讀實踐之前,教師就要為學生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要讓學生有目的、有層次地展開閱讀。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兩個閱讀任務,分別為“快讀初步感知”與“精讀批注”,然后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動手,展開高質量的閱讀實踐。而這一個環節應該設置 15 到 20 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展開深沉的思考;最后,在學生結束閱讀之后,教師再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回顧整個閱讀內容,理清楚整篇文章的線索,加深課堂互動,確保學生能夠在回顧閱讀內容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思考與感悟,進而表達對整個閱讀內容的深層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這些經典的閱讀段落進行模仿創作實踐,讓他們能夠實現讀與寫的有機結合,能夠充分地感受閱讀的魅力,使得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去欣賞和體會課外閱讀內容,最終實現閱讀素養的有效培育。
3. 注重閱讀后續的匯報
在展開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學生閱讀后的匯報實踐,要讓學生通過這一匯報實踐將自己所閱讀的書籍分享給其他同學,展示自己所獲得的閱讀體會,引導其他學生也能夠去展開高質量的課外閱讀。比如,在教學完《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之后,除了為學生推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一課外讀物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漫游三國城》這一課外書籍。那么在學生閱讀完這一書籍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開以下匯報實踐:首先,要讓學生準備好匯報的提綱。對此,教師可以提前一周告訴學生需要匯報的內容,讓學生謹慎地選擇自己想要匯報的內容,然后列好提綱。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明確地列出匯報的重點。比如文章的中心思想、各個篇章的寫作方法等等。甚至可以讓學生結合一到兩個方面來闡述自己的心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享,優化他們的匯報內容;其次,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與討論,讓學生彼此分享自身的閱讀見解與看法,互相補充閱讀認知。在此之前,教師就可以以生動簡潔的語言來喚醒學生的匯報興趣與積極性,然后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討論,進而展開全班范圍內的交流,最終落實高質量的匯報實踐;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展開個性化的閱讀匯報實踐,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閱讀感悟。比如以詩歌朗誦的方式、情境表演的方式等等,以此讓學生的分享方式更為多元,進而整體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與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課外閱讀這一教學實踐,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優化課外閱讀,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閱讀鑒賞水平,指導學生逐漸豐富課外認知,加深自身的課外文化底蘊,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發展。
作者:陸靜 單位:太倉市陸渡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