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課教育技術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音樂教學是小學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可有效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了解和認識,促進其積極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音樂演唱技能及其自身音樂素養。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抽象化的音樂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化和生動化,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其充分感受音樂文化從而追求音樂藝術的更高境界等均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主要從現代教育技術入手進行深層次分析,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對策,為以后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音樂課;教學;應用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先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各級教育機構中均應用廣泛,其中尤以小學音樂教學較為明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一般具備內容豐富、直觀快捷、操作方便、教學互動等特點,主要通過設計、開發、管理和評價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來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理論課堂與教學實踐。本文筆者主要總結了以往教學經驗以及相關文獻資料報道,現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論述如下。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其音樂情感
一般來講,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和感知音樂的基礎主要為情感體驗,對其感受和表現音樂美具有重要意義。而傳統的音樂課教學,單純應用課堂教唱法,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致不高,所以現階段,教師可充分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有畫面和聲音的多媒體設備生動、形象地將教學內容充分展現出來,帶給學生真實的直觀感受,感染學生情緒,激發其學習興趣與音樂情感,進而使其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歷或學習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和發展其創造力。例如,在人教版新課標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小紅帽》的課堂教學中,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小紅帽”的視頻短片,通過音樂欣賞烘托課堂氣氛,并將該首歌的主旋律依次展現在多媒體屏幕上,使抽象的音樂教學具體化、直觀化和形象化,指導學生在學習歌唱的同時感受音樂旋律,增強學生腦海中對“小紅帽”的印象與理解,激發其學習興趣。又比如,在同冊教材《快樂的小木匠》的課堂教學中,由于這首歌的內容和節奏均比較歡快,同時也是一部動畫片的插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先利用網絡搜索該動畫片視頻,指導學生結合該首歌曲欣賞視頻短片。當學生看到“小熊貓”工作的畫面時,能夠感受到它的“快樂”和“勤勞”,而當學生進行歌曲演唱時,大多數學生均會無意識地去模仿視頻中的畫面,從而營造和諧、良好、歡樂的課堂學習氣氛,使課堂教學情趣盎然,從而增強學生對歌曲內容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效果。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貫穿音樂創作、欣賞以及課堂學習的始終,學生可根據歌曲內容通過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以幫助其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現代教育技術可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多媒體教育工具,創造優美的圖像、旋律以及教學情境,可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作品的同時,充分開發和發散思維,使其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春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先通過多媒體和投影儀播放班得瑞《春野》的視頻讓學生欣賞,待其觀看之后,依次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①對于這首歌的基調,你們覺得是歡快還是舒緩的?②通過欣賞音樂作品,你覺得這首樂曲的演奏樂器主要是什么?③此種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是什么樣的?④閉上雙眼,在腦海中重新播放一遍視頻,你腦海中浮現出什么景象?⑤將你腦海中的景象或畫面通過語言描述出來。通過以上這些啟發式提問,讓學生在腦海中重復播放視頻內容以及相關畫面,使其在欣賞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并培養其節奏感和創造力,增強學生對該首歌曲中高低音、長短氣息以及音調強弱變化的理解,使其掌握相關樂理知識,提高其課堂學習效果。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的音樂感悟水平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材中的音樂作品比較多樣,對于枯燥、難懂、無味的音樂作品,單純的應用專業術語進行課堂講解,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此種情況下,教師可充分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通過新型教學設備播放音頻、視頻、圖片、畫面和短片等,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思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整體欣賞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彼得與狼》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演示以(交響童話)教學內容為基礎制作的教學課件,通過動聽的音樂和精美的畫面向學生展示這一完整的故事情節,將歌曲中抽象的音樂元素轉變為形象化的音樂感知,創設特殊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使其通過聽覺和視覺感受激發其音樂情趣,增強其音樂欣賞與音樂感悟水平。同時,由教師向學生講解和展示本首歌曲中人物形象、個性特點以及思想情感的具體表現形式,增強學生對本首歌的深層次理解。之后,教師可將班級內學生進行分組,指導其以課堂教學內容和原有的故事情節為基礎,自編自導音樂情景劇,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音樂樂趣,再現音樂形象和音樂內容。綜上所述,通過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可有效調動學生聽覺和視覺器官,增強其對音樂作品的領悟力和情緒感染力,并感染課堂氣氛,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音樂教學內容,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種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如何科學、有效的利用先進教育技術,并將其與教學內容高效結合起來,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成為現階段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研究重點。針對目前此種發展現狀,本文建議教師可充分借助多媒體教育技術,通過播放視頻、短片、畫面和圖像等多種直觀化和形象化的教學方式或手段,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及其音樂情感,并在其學習過程中重視培養和發展其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悟水平和欣賞水平,實現音樂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充分融合和發展。
作者:杜雪 劉添 單位:山東省臨沂棗園小學
參考文獻
[1]王芝君.取之有益,用之有效———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5,(04):92-93.
[2]黃敏.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5,(04):240.
[3]許瑞英.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祖國:建設版.2014,(0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