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與實踐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校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有計劃地對高校教師進行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以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分析了高校教育技術能力存在的問題:理論知識基礎較差、教育技術能力不夠,介紹了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體系:明確負責部門、完善培訓機制、建立監督反饋機制,闡述了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實踐應用:改變教學培訓模式、豐富培訓內容、完善組織與管理、搭建在線交流平臺、改進評價方法,以期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和專業能力,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從而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實踐
教育技術能力已成為高校教師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師必須不斷學習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新知識,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術能力,將新知識滲透到教學中。當今社會越來越需要素質過硬的創新型人才,而高校教師就肩負著傳播新知識、新技術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師必須適應時展潮流,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抓好教師培訓工作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1高校教育技術能力存在的問題
1.1理論知識基礎較差
一些高校教師對教育技術能力的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教學觀念陳舊,照搬老套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仍以教材為中心,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教育技術觀念的認識還不夠。在教育技術培訓過程中,很多人對教育技術理論感到乏味,有的學校甚至直接把教育技術理論學習取消,造成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缺失,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教育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
1.2教育技術能力不夠
教育技術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也可以把它當做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技能,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但一些教師能力有限,缺乏系統的教育技術知識,無法靈活運用新媒體,無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雖然有些學校開展了教育技術培訓,但由于參訓教師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很難達到培訓的預期目標。
2高校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策略
2.1明確負責部門
教育技術培訓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牽涉許多部門,需要各部門的合作與分工。例如,可以由教務部門負責協調培訓教師的工作,人事部門負責組織管理參加的培訓教師,教育培訓部門負責設計培訓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具體內容如下:制訂合理的培訓方案、制訂詳細的實施方案、確定培訓教材。
2.2完善培訓機制
培訓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并非搞一次培訓就能建成,需要有一整套完備的培訓組織形式、管理制度、激勵措施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據可依。要想搞好培訓,必須“事有專人,人有專責”。教育培訓部門作為組織培訓和會務服務的主要部門,要安排專人負責教師培訓,及時關注教育培訓的前沿動態,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要有計劃性地組織專題培訓,積極探索新媒體的教學模式,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2.3建立監督反饋機制
很多教師參加培訓時滿腔熱忱,但在教學過程中卻很少應用新教學方法,教育技術也停留在口號上,最終流于形式,沒有起到培訓應有的效果。首先,要著重加強教育技術理論和教學模式的培訓,要從思想觀念上轉變,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其次,要加強溝通交流,要到教學中了解實際應用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使培訓效果真正落到實處,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最后,發揮監督作用。可以對教師進行抽查,給教師以緊迫感,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
3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實踐應用
3.1改變教學培訓模式
可采取“混合式教學+培訓”的模式,即“面對面教學培訓+網絡”在線互動,這樣可以將傳統的培訓方式與網絡學習的優勢進行互補,能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參與培訓的興趣,大幅提高教學效率。
3.2豐富培訓內容
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內容,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信息化專業素養,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與時俱進,融入前沿的教改實踐理念。
3.3完善組織與管理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培訓工作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分層次開展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應靈活運用培訓方式,可采取“長短班結合”和“面對面+線下授課”的培訓方式,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術能力與專業素養。
3.4搭建在線交流平臺
利用平臺的交互功能構建協作學習模式,組織受訓教師協作學習,并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學者進行在線答疑,擺脫傳統培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最大限度提升培訓的實用性。搭建在線交流平臺能促進教師間的溝通和互動,從而實現個性化的定制學習。
3.5改進評價方法
必須重視對參訓教師的評價。在培訓的評價反饋上,可采取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應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結果需要綜合受訓教師的日常表現、學習情況等因素,并通過教師自評、小組互評、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4結語
科技不是萬能的,科技再先進也不能代替教師,但與時俱進的教師卻可以取代固步自封的教師。高校教師必須要滿足時展的需求,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術素養,從而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同時,高校應積極開展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督促高校教師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成.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21):65-66.
[2]陳勤.高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的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2017,(08):28-29.
[3]孫松濱.中美高校師資培訓比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03):50-51.
[4]黃海.信息環境下高校教師信息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161(21):92-93.
[5]費英,謝百治.以教師信息素養培養為支點,加速信息時代教師角色轉型[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08):334-337.
[6]何克抗.正確理解“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目的、意義及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20-21.
[7]趙呈領,賈永娜,程明鳳,等.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8,(01):142-146.
[8]楊哲.增強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實效的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1,(01):154-157.
[9]羅文浪,王志輝.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職前培養問題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09):61-62.
[10]劉慧蘭,李堯英,吳江萍,等.地方高師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0,(07):90-92.
作者:邵雷 單位:綏化學院